不会说话?教你说话的技巧
导语:会说话的人怎么说别人怎么爱听,听众个个还都心悦诚服。为什么不会说话的人,会说到一半就不知所错甚至胡言乱语,听众对你毫无兴趣。最后都不知道怎样像个正常人一样和别人说话了。求教怎样练习说话?说话也需要怎样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吗?
(1)
第一步:先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身份。孔夫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人要有自知之明,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比如王健林说“先定一个小目标:挣他五个亿”,大家会觉得首富就是不一样,钱多人胆大。一个普通学生说这个,就是吹牛,信口雌黄,给人不靠谱的感觉。比如你去追一个女同学,在关系不明朗,还没有到彼此有好感的时候,你去表白,或者说一些亲昵的话,对方会觉得很恶心,觉得你变态,轻浮,把你拉黑。摆正自己的位置是说话的第一步,这一步做不到那就最好闭嘴,否则自己的事业前途都会受到影响。
第二步:内心要清楚自己的立场。这需要有知识,逻辑的支撑。多去看书,听讲座,去提升。这样自己才能对一个事情有自己的看法,称系统,有逻辑,知识支撑,才有见地,否则就是不入流的废话。
第三步:要清楚别人的想法,利益,乃至私心。不清楚别人的感受和想法,自我感觉良好,自己说个不停,沾沾自喜于自己的“道理”。结果把人得罪光了。要清楚,这个世界上太多事情不是靠讲道理能行得通。哪怕在家里,你和孩子讲道理,孩子会因为道理正确鸟你吗?和太太讲道理,太太会对你崇拜,会因为道理正确而不离不弃吗?考虑别人的想法,感受,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才能妥善平衡各方的利益。我们追求的不是真理,而是平衡各方感受,利益后的圆满。
第四步:要有幽默感。严肃的事情,尴尬的事情,要能用段子,自嘲,化解掉。这是语言的艺术,要靠天赋。
做好前三步已经很不容易,四步都做得尽善尽美,你就是别人学习的楷模了。
(2)
在与人交谈(社交)的过程中,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他人身上,减少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实际上,他人往往注意不到我们是否紧张,因为他人不会像我们自己那样花心思关注我们。
检查我们在说话中的“焦虑触发点”是什么?你在哪些场景下会更容易感到焦虑?焦虑时你在想些什么?社交焦虑有时来自于对结果的过度负面预期。比如,如果你发现自己对和别人争执时感到格外焦虑,是因为担心“如果我和对方有冲突,Ta会不会不喜欢我”。那么当下一次你和他人争执时,你可以在过程中回想一些积极经验,告诉自己“冲突不代表我们的关系一定会恶化”。
这会是我们反复练习说话技巧中的重要一步,没有一种技巧是可以针对所有人的,我们必须记录自己的“特殊焦虑触发点”,哪些情况严重影响到我说话时的状态?我能如何消除自己对这些情景的过度负面预期?遇到这样的场景我可以如何进行心理暗示?等等。总结完这些,才能找到针对自己的解决方法。否则可能会出现,“记下了一百种说话技巧,遇到xx场景还是一秒打回原形”的情况。
提前为说话作好充分准备。收藏完说话技巧的一瞬间我们觉得“醍醐灌顶”,但遇到了具体的场景好像又开始迷茫了起来……具体我们要怎么做呢?在参加一个需要说话/交谈/社交的场合之前,我们可以尽量提前了解场合的主题,或是参与人员的组成。我们可以根据主题或者参与者的背景,提前准备一些能够聊的话题,例如相关领域的趣闻,近日的热点等等。想好你的说话/交谈/社交目的,如果你打算和一些人深入交流,那么你需要比较透彻地了解相关内容;如果你只是打算进行几段闲聊,那么泛泛地准备一些信息即可。
(3)
我们在社交当中,我们更多地要给到社交对象更少的压力,甚至我们还要帮助他们去减少这些社交压力,其实可能更会有助于对方做出一个更好的选择。
在社交当中,我们还是要挑明了说自己的需求点是什么会来得比较好,因为我们如果旁敲侧击地抱怨或者是直接生闷气的话,那么不仅自己会感觉到难受,而且对方更有可能会云里雾里,那么我们还是让社交变得简单一点吧。
有一句话说得好,千万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在社交当中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在社交当中去多次揭人的伤疤,去让人联想痛苦,那么给到人的社交体验将会是差劲的、同样也会是痛苦的。
综上所述,在社交当中,我们说话就不能给到对方太大的压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去揭对方的伤疤,最后,我们还要帮助对方去了解我们自己。
其实沟通里最快、最高效的方法,就是“诚恳、直接地表达”。很多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都源于有话却不直说。这听起来真的很简单,但很多人却真的做不到。前面题主说的那些沟通技巧也都很有用,但“诚恳、直接地表达”更像是一种说话的基调,在这种基调之上,你说的话,别人大概率会愿意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