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财务三张表!
01
第一部分 解读财务报表
看透数字背后的真相,让财务数据成为管理依据
1.含义
财务报表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分类、加工、处理后编制的用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2.“四表一注”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
(1)解读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含义:是一张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时点资本来源和资本使用状况的报表。
编表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时点报表,静态报表
报表内的项目按流动性大小排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
公司所掌握的经济资源
公司所负担的债务
公司的偿债能力
公司所有者所享有的权益
公司经营模式特点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财务管理内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解读损益表
损益表含义:反映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销售收入、成本和盈利关系的报表
编表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损益表提供的信息
反映公司获利情况、反映公司利润的构成、反映税金交纳情况、预测公司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净利润来自三个方面:1、营业利润 2、投资收益 3、营业外收支净额
损益表反映的财务管理内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解读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含义:提供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内有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编表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现 金 流 量 表 结 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
反映净收益与现金余额的关系
预测未来现金流量
评价企业取得和运用现金的能力
确定企业支付利息、股利及到期债务能力
表明公司生产性资产组合的变化情况
各类现金流入与流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财务管理内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大财务报表勾稽关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2
第二部分 预算管理
用财务思维驱动业绩
1、计划与预算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计划存在的问题
较弱的计划编制与汇报技巧
计划与指标与公司的战略和目标不符
主要关注财务指标
各部门编制的计划比较零散,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计划缺乏协调性,容易发生公司资源分配的冲突
信息很难传达给员工并影响员工的行为
管理者“擦边”管理,没有集中于计划
员工的目标和评估与业务目标的关联性小
个人表现与奖惩结合不紧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认为预算与公司的战略关系不大,缺乏明确手段对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的进展状况进行细化
认为预算是财务部的事情
认为预算编制中基于的市场因素不断的变化,可能使预算流于形式
各部门的经营目标定的过低,没有达到本部门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预算确定的目标与各负责人员的职责不相匹配
各部门的经营目标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工具进行监控和考察其进展状况
2.预算管理的概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预算是一种公司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是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
细化了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
预算涉及公司所有部门以及各项经营活动,其有效推行为各部门确定了具体可行的努力目标,同时也建立了他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预算是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有效工具,便于管理层在过程中控制和监督业务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偏差并确定偏差的大小,预算是执行过程中进行管理监控的基准和参照
预算也是公司各部门绩效考核的基础和比较对象
3.预算管理的作用
在战略上:
激发与价值创造相一致的长期行为举止;保证整个组织的目标一致、战略相互联接;明确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验证战略的计划假设。
在战术上:
沟通协调战略目标的实施;根据自己的能力排列方案改进的优先级,完成非财务目标、接收反馈;修改业绩改进计划以达到营运目标;通过奖惩系统保证一贯的表现和目标的达成;以增值的计划活动为中心。
4.预算管理体系框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① 根据商业环境和内部的能力制定公司战略;
② 将战略细化到目标和考核指标;
③ 为实现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确认必须执行措施包括业务流程、相应的成本费用、主要的负责部门;
④ 根据确认的执行措施编制预算;
⑤ 执行;
⑥ 将确认的主要的行动及相应的业绩考核指标作为目标数据,并与前述制定的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进行对比修正;
⑦ 对预算执行情况按月进行检查,并将目标数据和实践数据进行差异分析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加以改进;
5、年度计划的制定步骤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6.全面预算的制定步骤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7.预算过程控制
借助ERP平台,实时对预算项目进行控制、实时查询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借助ERP平台,实时查询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8.预算差异分析
周期性的差异分析
目标利润和实际利润的差异、产品结构差异、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
关键是要理解驱动力
内在因素:成本管控不到位 外在因素:政策变化,上下游市场变动
差异分析是一个寻本溯源的过程,即从最终的财务指标入手,逐步向上追溯,最后落实到具体的各项指标的变动影响因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9、预算差异管理
针对预算差异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实施年度计划与预算:
由财务控制流程但是每个领域提供它自己的数据
在开发计划与预算时财务保障不同业务领域之间的协调
由财务部门进行对计划与预算的关键回顾
持续计划与预测:
要有随市场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灵活性
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
调整行动并进行下一阶段的预测
10、预算考核
预算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认可过程,是预算执行的有效保障。
针对不同的责任中心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
利润中心——收入指标、费用指标、利润指标
成本中心——成本指标、费用指标、生产率指标
考核的依据是预算差异分析的结果。通过差异分析可以剔除非可控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考核趋于公平。
03
第三部分 财务管控体系构建
建立完善的制度系统
1.财务管理体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财务部门、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构成了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财务人员招聘与管理 ——财务人员能力模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财务制度系统
制度
日常费用标准、发票管理制度、费用审批报销制度、借款制度
物资申请、购买及跟踪管理制度、预算制度、财务报告系统
目的
维持日常运作、帐务符合财税制度、维持日常运作
节约有限资源,保持公司资源的完整性、确保费用发生在可控范围内
实施方法
按费用类别及实际状况制定不同标准
根据费用类别和实际状况制定审批权限及额度
根据不同级别员工制订借款额度及清帐时限
制订物资申请审批权限,将公司资源分类管理
自下而上制定计划,按期滚动执行
4.会计制度系统
内容:适用会计制度、科目设置、科目使用、会计核算
说明:根据企业所在行业,选用适当的会计制度
5.信息化系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借助现代化ERP系统,通过各业务模块的有效集成,大大提高了财务分析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压缩会计基本核算工作时间,使财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