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变,别急着开刀!

早在上世纪末,笔者就接诊过多位惰性癌患者,进入新世纪后,类似经历更丰富,对策也更从容。

 患者实例 

2000年1月3日笔者收到一位家属求助,其妻胰腺癌手术失败,被手术医师告知胰腺灰白色的巨大肿块,严密裹住大血管,已无治疗价值了,人还在医院住着。并被劝告说“找中医看看吧!”显然是无奈之下安慰之举。

患者姓徐,文化水平一般,因不太知情,认为只是一般性疾病且已手术,术后性情大改,不再急躁易怒了,仅靠中医药调整,至今滋润地活着。

她有个插曲:因为胆胰综合征——反复胆管炎症、胆道结石,胆汁逆流胰头,引起癌变——故术后仍有心窝下隐痛。用内服外敷,大概半年余隐痛消失,患者后来得知自己患的是胰腺癌,因已无不适,也不再纠结,悠哉悠哉。

2003年10月因胆结石发作,希以保守方法消除。CT示一大把结石,保守治疗消除不现实,作者建议她寻求外科帮助。仍找原开刀医师治疗,该主任医师初不从,后反复观看CT片,愿意一试。

结果术中见胆囊里满是大小结石,遂做了切除;而此时患者的胰腺却已完全复常,与他原先术中亲眼所见的癌性灰白发硬之增生、裹住大血管的情形迥异,代之以似正常的胰腺组织。故记者获悉此消息后则有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的追踪报道。

笔者行医40余年,经治癌患者五万多(现数据库有资料四万余),相当多的仅以保守治疗而优雅活至今天,可以说带瘤生存是较普遍情况。而且,几乎所有癌种中都有类似情况存在;差异仅在于概率高低多少而已。

其实,类似现象早已被注意到。早先的一种解释认为癌有自愈倾向,但机理语焉不详。“自愈”也曾被看作是一类偶尔意外。更有学者借进化来解释,如英国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血液肿瘤专家格里夫斯(M·Greaves)在《癌症:进化的遗产》中指出:是进化导致癌的出现、进展或退缩,因为细胞总处于“钟摆样效应”中,既可向更为恶性程度进展,适宜条件下也可以逆回到初始状态。虽具体机理仍较茫然(诸如什么是“适宜条件下”?就难以确定),但至少可解释部分临床现象。

陈竺院士给该书写序时分析说:“恶性转移性癌肿的每一步都是自然选择带来的压力作用的结果!”而癌治疗的失败往往就“是因为癌症治疗这把双刃剑在杀死部分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带来进一步的选择压力,促使新的突变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协助’了癌细胞的发展。”故陈竺强调:“人为的、违背自然进程的过度干预,往往只会帮倒忙”。

高敏度筛查技术的涌现促使发现“惰性癌”的概率倍增,而它们本身并不会导致重大的健康威胁。但一旦告知患有癌变存在,人们大都会自动跟进一连串迫切且非理性的诊疗过程,想尽办法根除它,其中大多数带有创伤性。

同时,患者的心身也开始承受痛苦、不安、恐惧及风险等。这正是肿瘤临床天天遇见的现实,大量患者因癌而焦虑恐慌、忐忑不安,每每加重病情,并因惰性病变而导致生活质量极差。

几十年临床,我们既劝阻了多例疑有癌变、忐忑不安的年轻女性之切除术,代之以追踪观察等,最后保住了乳腺,且安然无恙;也让一些坚拒手术、但有进展迹象者不得不接受手术;有的甚至是被骂哭后才手术的。决定性的并非个人意志及喜好,而是评估惰性癌的可能性大?还是可能已进入进展期?对后者,年轻者应毫不犹豫争取手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