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条时间管理技巧——读书 | 《吃掉那只青蛙》
人生来即不同,不同的颜值,不同的身世,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财富。唯有一样东西,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时间,每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既不会因为颜值高多给一分,也不会因为贫穷少一秒。
可是当时钟转过同样的圈数后,给人们留下的东西却大相径庭,有人增长了才干、增加了财富,有人却依然如同往昔。决定结果的因素很多,时间管理和利用的方式,是其中之一,也仅仅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课程很多,各种理论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眼花缭乱、目不睱接。但是这本《吃掉那只青蛙》却让我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因为……太薄了!全书仅200多页,21个章节就是21个行动要点,内容干练,极易上手。甚至,只需看目录就能知道掌握主要内容。
作者博恩·崔西,世界著名销售培训大师,曾为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沃伦·巴菲特等人进行过领导管理培训。
所谓“青蛙”,是喻指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完成任务(吃掉青蛙)会对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明确目标
拥有明确的目标是个人生产力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实施有效行动的前提。目标越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就越清晰,就越容易克服拖延和畏惧去完成任务。
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或者每天开始工作之前,都先把你的目标用书面化的方式(写在纸上,或者电脑、手机上)记录下来,并且设定完成时限。
2.制定计划
“怎样才能吃掉一头大象?”回答是:“一口一口地吃。”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你的目标?同理,要把目标拆解,变成一系列的行动计划,然后从第一步开始着手做。
每天早晨花5-10分钟,列出今天的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安排好一天的时间。有了这份计划,相信你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
3.将“二八法则”用于所有事情
“帕累托法则”(即“二八法则)是时间管理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20%的重要任务产生80%的价值。
在我们的计划中,必然有一些任务比其它任务更有价值,这些任务是我们应当最先吃掉的青蛙。但是这些“极重要的少数”的完成难度通常也大于其它任务,所以在现实中往往也是被拖延得最厉害的部分。有的人终日忙忙碌碌,却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结果,就是因为他们忙碌的大都是低难度、低价值的任务,重要的任务却一再拖延。
把精力集中在最艰难、最复杂但是回报也最大的20%关键任务上,在搞定它们之前要坚定地拒绝做另外80%重要性较低的事情。
4.考虑长远效果
以未来5年、10年甚至更远时间的目标为导向,据此分析目前的状态并制订行动计划,确保当下的选择和行动符合长远规划。从长远来看,能够带来发展前景的事情是重要的事情,否则就要定性为不重要。比如,你计划在5年内由普通文员晋升到管理岗位,那么学习管理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就是重要的事情,虽然这些学习对完成当前的文员工作帮助不大,但也必须持续投入、积沙成塔。
追求长远目标,必须愿意做出短期牺牲,放弃短暂的快乐。一旦确立了长远目标,就要立即动手去做,并且坚持每个月、每周都要给这个目标安排时间,哪怕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事。
你无法吃掉池塘里的所有青蛙和蝌蚪,但在当下,能吃掉最大、最丑陋的那只就够了。
试着用生产力最大化的3个问题问自己:
1st——我的最高价值的工作是什么?
2nd——我只有把哪件事情做好了才会产生非凡的影响?
3rd——在此时此刻,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
5.创造性拖延
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情,必须有选择地去做事,刻意推迟处理那些意义不大、回报很低的事,先把少数的、重要的事处理好。
如果不想帮别人的忙,就要在一开始说“不”,可以优雅地说,但是态度一定要坚决。
试着用“归零法”来思考问题,不断地问自己:“如果我还没有开始做这件事情,但是已经知道做完的后果,今天我还会如此这般再做一次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件事就应该创造性拖延甚至取消。
6.给每件事排序
作者称之为“ABCDE法”。在开始行动之前,按重要性对计划中的所有任务进行排序:重要且必须完成的任务标为A,比如拜访一位关键客户,或者为领导准备一份报告;不做的后果并不十分严重的任务标为B,比如回一个不太重要的电话,或者浏览下周的工作安排;做了大家都愉快、不做也没人感到不悦的事情是C,包括给朋友打电话,和同事一起吃饭;可以授权给他人去做的事情属于D,完全可以不做的事情则是E。
标注为A的任务要立即动手处理,在完成它们之后再开始做其它工作。
7.聚焦关键结果领域
每一项工作一般都可以分解为5-7个关键结果领域,思考一下你的工作的关键结果领域,然后找出你的强项和弱项。弱项往往是影响工作效率的根源,要搞清楚自己的劣势在哪里,然后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制订相应计划,不断学习提升,解决弱项。
对自己提问:“有什么技能是如果掌握了并做到极致,就能够给我的事业带来最积极影响的?”找出答案,然后努力提高这一领域的技能。
8.遵守“3件事”定律
找出工作中最重要、回报最大的3件事,无论什么情况都要优先把它们做好。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重要性排序的问题。
每天工作前先问自己:“如果今天只能完成一项任务,哪项任务对我的工作贡献最大?”然后重复两遍同样的问题,找出最重要的3项任务。
工作时,时间的质量最关键;回家后,时间的长短最重要。
9.充分准备再行动
开始工作前先把一切都准备好,包括资料、信息、工具等,放在触手可及之处。
充分准备并不包括完美的行动计划,计划是不可或缺的,但不能奢望第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甚至不能奢望前几次就能把事情做好,必须做好反复失败的准备。所以,只要有一个粗略的计划就应当开始行动,只要大方向正确就行,边干边调整。
10.拆解目标
一个巨大的工作目标,可能会让我们产生畏难情绪,有的人因而选择先做简单的事,导致重要的工作一再拖延。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把眼光放小一点,把大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把大目标细化为多个阶段性小目标,每次工作时只盯着下一个小目标,只完成当前力所能及的部分。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再瞄向下一个,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最终目标前进。
11.提高核心技能
面对陌生的工作内容,人们也容易出现拖延的情况,因为缺乏自信,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而面对熟悉的工作内容时,很少有人会逃避。
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不断提升关键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更加“精专”,能激励我们持续地高效工作,形成“表现出色——热情高涨——精力充沛”的正循环。
找出能够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核心技能,制订计划加强这些技能的训练。
12.找出最关键的限制因素
现实与目标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瓶颈,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只有突破了这些瓶颈才能实现目标。
找出影响我们实现目标的瓶颈和主要障碍,集中精力解决它们,首先要从自身的劣势入手。
13.自我施压
无论外部有没有给Deadline,自己都要设一个。如果外部有给,那么自己需要再设定一个稍稍靠前一点的。在制订工作计划时,对每一个步骤、每一项任务也要设定Deadline。
14.自我激励
决定人们感受的不是遇到了什么事,而是如何看待这些事。
保持乐观,不断自我激励,遇事要勇敢面对并承担责任,尽快摆脱消极情绪,减少抱怨(因为并不能解决问题),努力寻求积极的一面,把精力集中于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关注问题本身。
困难的出现不是为了挡住去路,而是为了指明出路。
15.不要被技术控制
克制刷微信抖音、看邮件资讯的欲望,不要沉迷于手机、网络等,最好定期让自己脱离电子设备。
技术是工具,切忌让它们翻身成为主人。
16.用好技术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类工具软件的优势,减少“体力型”工作,把自己从不重要的事情中解放出来,提高效率。
17.培养专注
人们或许可以同时管理多个任务,但每次只能专注地做一件事,被一个突发事件打断后,至少需要花好几分钟才能完全将注意力转回到之前的事情上。不够专注,或者专注的时间不够,是导致工作结果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
在每天的工作计划中,安排一段时间批量化处理琐事,其它时间专注于大项工作;用计时器(在时间管理领域,俗称“番茄钟”),在这段较短的时间内(建议25分钟)不要主动去做其它事。
18.香肠工作法
重大而艰巨的工作容易让人望而却步,而每次只做一小部分,不仅要容易得多,而且更能让人充满信心。一旦做完了其中一部分,也会更愿意完成下一部分。
“香肠工作法”实际上就是目标分解,把庞大的任务分解成很多个梯次衔接的小任务,每次只处理最近的一个小任务。
19.创造整块时间
重大的任务需要充分的思考和谋划,需要有大量、连续、不被外界打扰的时间,这样才能保持思维的一贯性。
在你的日程表中,要留出大块的时间处理最重要的事情,或者用于思考、冥想。这段时间要采用一些办法确保自己不受打扰,比如寻觅一个独处的环境,关闭通信工具。或许我们能够控制的整块时间不多,但即便每天只有一小时,长期积累之下也是非常可观的。
多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办法来节约、创造整块时间。比如乘坐飞机出差时,航程中的几个小时就是非常可贵的整块时间。
20.保持紧迫感
提高行动力,优先、迅速处理关键任务,不要拖延,一旦确定计划就立即行动。坚持这种方法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高效工作、享受高效工作,而且头脑清醒、充满活力,这时你已拥有了“心流”。
动能法则:克服惯性进入动态,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但是继续保持这种动态,所需要的能量却少得多。
21.单独处理每一项任务
任何一项伟大的成就都是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的,如果要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业绩,关键就在于选择最重要的工作并着手处理,全身心投入直到完成。
一旦开始,就要心无旁骛,要保持连续性,在全部完成之前尽量不要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