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苏轼乘船突遇台风,九死一生之际写下一首诗《六月二十夜渡海》,狂到了人生巅峰
唐宋八大家,苏轼是最受人喜爱的一位。不仅仅是因为苏轼天纵般的才华,更因为苏轼是一个懂生活、爱生活,性格洒脱、狂放不羁的人。他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却从未因此而退缩,最后又将生活的酸甜苦辣全都融入了他的诗词中。
苏轼1037年出生于眉州眉山,他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父亲苏洵亦是学问大家,从小苏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首次出川赴京应试。
少年的苏轼就像故事里走出来的男主角一样,凭借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震动了京都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梅尧臣。在一番接触后欧阳修评价:“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可是仕途不仅仅是读书和写文章那么简单,苏轼虽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平步青云,但恰逢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因此包括苏轼在内的欧阳修一派,反对新任宰相王安石的变法,而受到了打压。
元丰二年(1079年)已被调任为地方官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冤死于狱中,而侥幸出狱后的苏轼也从此过上了漂泊无定的生活。尤其是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这些奸臣当道时,专门整元祐旧臣,苏轼自然成为了被主要打压的对象。
绍圣四年(1097年),已经62岁的苏轼被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这里原本是流放的地方,一般犯了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才会被流放到这里。
但是苏轼的心态却很好,甚至把儋州当作了自己的家,苏轼在诗中写道:“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在这里写诗,快活的生活了下来。一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病死后苏轼才被特赦北还。
苏轼在乘船回朝的时候,要途经水路,却不巧遇上了台风。这一年苏轼已经65岁了,但他的心却一点都没有老,台风让他的心也跟着飘荡了起来,他站在船头与风共舞,并写下了一篇狂到了人生巅峰的千古名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前两句看似在写景,其实是在借景抒情,昏暗的天气如同黑夜,可是突然这恶劣的天气变晴朗了。然后苏轼便问道是谁遣散了这乌云?苏轼又自答,这天空原本就是干净的,不会被风云所玷污。这恰恰是用风雨比喻了自己的身处的逆境和受到的刁难。而第三段则是说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等一系列的感叹。
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就是表明作者苏轼虽然被贬南荒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这次远游是自己平生最奇绝的经历,抒发和表达了苏轼豁达的心态。正如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所言一样:“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