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式的尴尬,人红书不红,一个没有代表作的著名作家

几天前看到一篇文章,说蒋方舟在北京买房,交完首付之后卡上只剩下11块钱,这让她大哭了一场。

故事来源于节目访谈。那时她刚毕业,作为少年成名的作家,在北京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理所应当的事。但刚工作两年的她,并没有能力独立支付买房的费用,她向父母求助,遭到了拒绝。父母认为她应该学会独立,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文章以此为起点对蒋方舟的成长轨迹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并作出启迪性的评论。不得不承认,蒋方舟成为一个话题人物,无关清华大学降低60分破格录取的事,主要还是让她自小就得以扬名的写作能力。也没几个人去关心作家的学历,作品才是能证明一切的东西。我至今也不知道郭敬明毕业于哪所高校。

大概十年前,我在广州市图书批发市场工作,闲暇之余,看了一本写蒋方舟的书,从而知道了这个天才少女的存在。至今仍然记得那本书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名就忘了,内容大抵跟现在媒体上说的一致:九岁出书,十一岁开专栏,然后被清华破格录取。我2011年离开了图书批发市场,那时她应该还在清华大学里读书。当时电脑才能接入互联网,智能手机还是稀奇产品,自媒体时代还没到来,对她的了解也就中断 了。当时就觉得她很厉害,很多文学爱好者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她小小年纪就做到了。韩寒与郭敬明都是上中学的时候才显露出非凡的写作才能,出书成名,她则更厉害,小学尚未毕业就已经是作家了。

知道韩寒与郭敬明是炙手可热的80后作家,全因那份与图书有关的工作。在职三年,他们的作品也热卖了三年,几乎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好像读者的胃口总是塞不满一样。因为天天就配发那几本书,书名几乎不用想就能说出来,《像少年啦飞驰》《他的国》《零下一度》《三重门》《悲伤逆流河》《爱与痛的边缘》《幻城》《爵迹》以及《小时代》系列等等。当时感觉老板主要就是靠这两个人的书赚钱的。他们的书由开始的简装本,变成后面的精装本,并加了封膜,包装档次是最高级别的。后来郭敬明还成立了自己的团队,集合了一批同时代的作者,进行集团化操作,产生了一批一样热销的青春类小说,也捧红了几个青年作家。但这中间并没有蒋方舟什么事儿,她的有名,只是一种静态的描述。

韩寒喜欢与人争论,特别是与文学相关的,用自己的逻辑完胜对方,而不是理论。比如有人将民国诗人徐志摩比喻为中国的雪莱,韩寒不屑的反驳说中国只有雪菜——这根本不是讲道理的方式。有作家说韩寒的作品不具有文学性,进不了文坛,韩寒反击说不论什么坛,最后大家都得进祭坛——这又把对手气得说不出话来。郭敬明的新书里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大上海繁华与先进程度的段落,韩寒就说这种作品适合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读者看(因为那些地方的人才对大城市的摩天大厦感兴趣)。据说郭敬明对此只回了一句话,“他一直都是那样”。韩寒喜欢赛车,但他写的与赛车有关的那本书恰恰是销量最差劲的,《就这么漂来漂去》没有再版。读者更喜欢作家韩寒,不是赛车手韩寒。

有人曾说郭敬明是有商业头脑的作家,原因不外乎他的书几乎本本畅销,并由此跻身中国富豪作家排行榜,这在中国作家史上极为罕见。后期又转行做起了电影导演,把自己的作品搬上银幕并获得巨大成功,这在中国作家里面简直是绝无仅有。韩寒不甘落后,也拍起了电影,但在成功度与影响力方面,似乎略逊郭敬明一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力的比拼自有高下之分,是否一定要比才可以呢?

遗憾的是,即使在写蒋方舟的文章里,作者不厌其烦的罗列出她的作品,还是难以让人记住。比如说到陈忠实,你会想到《白鹿原》,说到贾平凹,你会想到《废都》与《秦腔》,莫言有《丰乳肥臀》与《红高粱》,余华有《活着》,余秋雨有《行者无疆》。迄今为止,蒋方舟没有哪一本书可以列入畅销之列。这就造成了尴尬,别人只知道她是作家,至于写过什么书,只好摇头——哪怕有一本也好,别人对她的印象也不会那么空泛了。

有一段时间,头条上频繁出现“知名作家刘信达”这个词条,就让人很莫名其妙。都没几个人知道你是作家,还要加上知名两个字,有啥意思?当得知蒋方舟已经31岁时,我有点吃惊,原来那个少年作家已经这么大了呀。虽说她现在顶着《新周刊》副主编的头衔,但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让她生色的光环,因为在人们眼里,编辑与作家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她年少成名让人羡慕,这么多年过去,感觉她的名气越来越大,依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但写不出让人记住的作品,不单单是她的尴尬,也让关注她的人感到失望。感觉她就是一个名字比作品更红的作家。对此,你怎么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