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六年 全城追看热播家乡剧《青谷子》

“青谷子青青,青谷子无花,青谷子生在野外默默长大;青谷子青涩,青谷子无华,青谷子就像童年天真无瑕……”当电视剧《青谷子》的主题曲响起,朴素真挚的歌词让许多人夜不能寐。2月9日,拍摄完成6年之久的电视剧《青谷子》,终于在黑龙江卫视上星首播。连日来,《青谷子》在省级卫视黄金剧场收视榜上,始终占据前十的位置,农历除夕一度冲到第三名。在优酷、腾讯、搜狐等网络平台,《青谷子》战绩不俗,截至发稿前,《青谷子》在爱奇艺飙升榜排行第八名。

看了想哭

《青谷子》热播,在我市引起很大反响,一大批50后、60后观众在大庆散文微信群里展开了热烈讨论。电视剧的播出,让他们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对剧中人物的经历感同身受。 “《青谷子》开播了,看了让人想哭!”朱启智的一句话,让微信群沸腾起来。

“真的很感动,特别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感觉剧情非常贴近生活。”赵富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也有人因为看了这部电视剧,开始读原著。

在大庆书友会全民阅读群,以及一些生活交流群、家族群里,人们都在谈论《青谷子》。

《青谷子》坚持用本地原名,坚持宣传肇源、宣传大庆、宣传龙江,并在第一集中通过男主角张一山道出“大庆油田”,让家乡人倍感亲切;《青谷子》开场中唯美的芦苇荡风光,是大庆的特色之一,是大庆人最熟悉的景色。

宣传家乡,《青谷子》做到了极致,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从追书到追剧

“从最开始在网上追看这本书到现在已经10年了,电视剧从拍摄制作完成到现在也有6年了,今年终于播出,真的太不容易了。”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冯云说。“我非常喜欢这部小说。我们一群书迷还曾一起去了肇源,特意去看谷子田。”冯云说。

当被记者问道“为什么这么喜欢看《青谷子》”时,冯云说:“我是1980年上的大学,与这部书的作者焦彦章同龄,我们都经历过那个火热的年代。当有朋友向我推荐《青谷子》时,我很高兴地找来看。乍一看就被深深吸引了,一直追了下去。书中的很多情节,都让我感到熟悉、亲切。比如和剧中人物一样,我的很多同学都是知青老师教出来的,哈工大物理实验中心主任赵教授就是知青老师教出来的,赵教授也是《青谷子》的粉丝。仅仅我知道的,就有很多知青在追这部剧,我们会聊起《青谷子》,感觉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我在读完原著后又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其他朋友,很多人也都是通过朋友推荐发现《青谷子》的。”

“《青谷子》反映出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努力刻苦,对知识极度渴望。整部剧很有历史质感,又非常有地域特色,是一部反映黑龙江农村生活的优秀作品。”冯云如是评价《青谷子》。

电视剧开机后,冯云主动加入《青谷子》后援团,戏里戏外收获了许多感动。当得知群众演员丹丹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冯云和朋友赵栩、《青谷子》基地副总栾竣泽一同去医院探望,并帮忙发起水滴筹,筹集捐款50余万元。

看着《青谷子》从最开始的网络小说到有声书发布、纸质书出版,再到电视剧拍摄完成,如今终于在龙江卫视播出,冯云觉得非常欣慰。

肇源人的节日

“看到《青谷子》首播,我们肇源人像过节一样高兴。天南地北的肇源人都在追这部剧,大家每天准时守在电视机旁,比看春晚还要迫切。”《青谷子》开播前,身在哈尔滨的肇源人吴国范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是散居全国各地的肇源人,大家把推广《青谷子》当成了分内事,并在群里交流观剧感受。

《青谷子》作者、电视剧制片人、编剧焦彦章,儿时在肇源县瓦房村读小学,他的小学同学郭鸣的父亲是当时下乡来到当地的文艺工作者。这些年来,已经走出家乡的郭鸣还时常回到瓦房村。郭鸣说,《青谷子》的播出,勾起了他少年时代的回忆。

袁少波是焦彦章的高中同学,他为《青谷子》写了一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肇源乡村画卷:“风吹刮着田野,刮着谷地,雪落院内和道路上。一声声狗叫驴鸣,太阳落下,太阳又升起。还有那河塘里摸鱼,偷烤嫩苞米,摘杏翻墙头,贪吃住瓜窝;还有那风吹窗棂响,梁高燕筑窝,柳哨吹欢歌;一家办喜事,全村来张罗,满院摆酒席,老少齐欢乐……都是那个时代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读过这篇散文,再欣赏《青谷子》,两相对照,相得益彰。

年逾七十的付淑英,是一名知青,1977年前后在肇源工作,后来考上大学,离开了肇源。之后的几十年里,她始终牵挂着故乡肇源。“《青谷子》时代感很强,情节真实动人,非常接地气。看到剧中的方格向父亲哭诉委屈,我也跟着哭了。”付阿姨说。

在吴国范建的微信群里,大家讨论着电视剧的细节。“剧中,从镜子后面拿出蜡烛的这个细节太有生活了。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大镜子后面也总掖着东西。”长空无影说。

“女主角方格穿的列宁服、女学生头上扎的橡皮筋等细节,都承载着我们那一代人的回忆。作为肇源人,大家都有一份乡情,都希望《青谷子》的播出能带动肇源的发展,所以都尽力推广这部电视剧。”吴国范说。

还原我们的家乡

“能参演家乡剧真的很骄傲,拍摄那段日子让我感觉像回到了插队的时候。”群众演员李伟华说。李伟华在剧中饰演了老田二大爷。

“《青谷子》圆了我们的演员梦,我们每天都守在电视机前,几乎全村人都在看,亲戚朋友们都在看。”在《青谷子》中饰演代课李老师的李群懿说。李群懿是肇源较有影响力的诗人,还是肇源楹联学会秘书长,她在剧中成功塑造了一位农村知识女性。拍摄过程中,李群懿把小说看了不止一遍,一个小小的角色,她用全景视角来把握。

《青谷子》的群众演员都是肇源本地人,许多群演完整地看过《青谷子》小说,有的人甚至看了好几遍。家乡人为《青谷子》付出了很多,不只不要片酬,而且还为剧组筹备道具,提供了十几吨大米等生活物资。现场制片人赵珊被肇源人的热情所感动,在与记者交谈时对肇源赞不绝口。

“当地人的淳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每个人都把宣传家乡放在第一位,不计报酬,不讲条件,无论刮风下雨都准时赶到片场报到。”赵珊说。

“影视作品追求真实,肇源人演肇源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种效果。”乔和平导演说。乔和平导演的小女儿也在剧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当剧组完成拍摄准备离开肇源时,小女孩眼中含泪,一直追问父亲:“我们还能再来肇源吗?”

《青谷子》目前已经播出十几集,许多观众都在积极地向亲朋好友推荐,《青谷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一时间热度不减。身为大庆人的你如果还没有看,不妨锁定龙江卫视黄金剧场,观看这部宣传家乡的电视剧。

大庆日报记者 裴艳双

【来源:大庆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