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6

一、

张琪老中医积多年临证之心得认为:“柴胡之作用不只拘于和解少阳,凡表邪不解者皆可放胆用之,乃解肌祛邪之良药。”

二、

产后大便难,可用桂枝汤加当归10g有奇效;肛裂便血加三七;体虚加参芪各10g。适应症:恶风,汗多,脉浮。

三、

肝气从左而升,必赖肺之肃降,而肺气从右而降,亦必赖肝气之升发,两者升降相同,脾胃居中为气机之枢纽,共同维护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

四、

豨莶草乃治痹之要药。《滇南本草》载本品“治诸风、口眼歪斜、痰气雍盛。”《本草经疏》谓其“祛风除湿兼活血之要药”,且味苦性寒,有祛风清热,消痰活血之功。

五、

益气聪明汤”为李东垣方,临床治疗脑动脉硬化供血不全出现的眩晕,视物不清,面色白,脉弱息微,辨证属气虚,清阳不升者,常收满意疗效。

六、

针灸学专家承淡安先生经验:肚腹部疾患,足三里配内关、公孙;头顶疾患,列缺配承浆、后溪;面口疾患,合谷配曲池、至阴;有手到病除之功。

七、

白天瞌睡夜间失眠的病人,可予归脾汤加熟地。上午服头煎发挥参芪之力解其困乏,晚上服其二煎显示归地之功助其睡眠。

八、

临证应用水蛭、土元、蜈蚣虫类药时,往往因为气味难闻,患者入口即吐,只要加上1g肉桂同煎,取其芳香以辟秽,即可达到安胃的目的。

九、

大黄推陈致新,可助中焦运化,通泻大便,而使浊气下行浊道。

十、

肺气肿病人往往一日大便数次,每次排便量很少,可用杏仁、瓜蒌降肺气通润大便。

(0)

相关推荐

  • 麻黄 白芥子 共奏宣散经络寒湿痰滞之功

    麻黄--白芥子 [配对奥妙] 二药辛温,同归肺经.麻黄宣通腠理,通九窍调血 脉:白芥子走窜利气,既能温宣肺气,化寒湿凝聚之痰,又能通达经络, 尤善搜胁下皮间膜外.筋骨经络之间的寒痰.麻黄.白芥子配对, ...

  • 益气养阴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组成:党参,黄芪,茯苓,炒山药,麦冬,酒黄精,生地黄,当归,酒女贞子,墨旱莲,牡丹皮,酒山萸肉,泽兰,醋鳖甲(先煎),三七粉(冲服),地龙.   [按]糖尿病肾病(DKD)当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由禀赋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26

    左侧肢体麻木,用桃红四物合二陈汤加钩藤.竹沥.姜汁治之.右侧麻木,用六君子汤加竹沥.姜汁治之. 一般风湿热,不用散风药,因防风.二活之类的药物太燥,易伤阴血. 肾阳虚性的风寒痛,用附子.细辛.麻黄为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26

    一. 中医治疗肿瘤重在维系机体的阴阳平衡,中医的思路在"带瘤生存"和"带病延年",西医的思路是"治瘤活人".中医肿瘤的治疗原则是扶助正气,抑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2.26

    一.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和健康系统的健全,全球范围内老年人口比例都在不断上升,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老年化社会.因此老年化和个体衰老将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8

    一. 秦艽苦而不燥,为风中润剂,祛风胜湿,和血止痛.善治游走性疼痛,肢节肿疼发热,其效甚佳. 二. 紫草.紫参.茜草三药凉血.解毒.活血,治肝炎有效.三药加石菖蒲(重用)可医肝硬化腹水. 三. 生地祛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7

    一. 川军久煎则泻下通腑之功不著,而清热解毒活血破瘀之效尚存. 二. 冠心病胸闷,其本在虚,故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香窜破气之药,宜暂用而不宜久用. 三. 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可用参苓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6

    一.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 二. 朱丹溪认为: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黄芩.黄连之类. 三. <本草经百种录>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29

    林佩琴<类证治裁>:"夫膀胱仅主藏尿,主出尿者,三焦之气化耳." 先贤谓:"攻伐之剂,中病而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学不好中药就学不好中医,重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7

    一. "阳明寒(胃)不能食,阳明(胃)热善消谷." 二. "离经之血就是瘀","瘀不去则血不归经","祛瘀生新",&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