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空空如也”,钱穆在其《论语新解》中对于这一句的解释非常全面,“或说:孔子自言无知。或说:此指鄙夫来问者,言此鄙夫心中空空。就文理,后说为是。或说:空空,即悾悾,诚悫貌。鄙夫来问,必有所疑,有所疑,即非空空。然此鄙夫心中只有疑,并无知,则仍是空空。两义可兼说。”

一种解释为心中空空无知,分别可以理解为孔子说自已心中空空无知,或提问题的鄙夫心中空空无知。从文理上看后一种更合理,如果是孔子说自己心中空空无知,则与前一句“无知也”重复了。

另外一种解释则认为空空即悾悾,诚朴、真诚的意思。鄙夫既然来问问题,其心中必然有疑惑,如果有疑惑,其心中就不会是空空无知的状态。换一个角度理解,如果鄙夫心中只有疑问,并没有相关的知识,则仍然可以称之为空空无知的状态,这两种解释方法都可以解释通。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一句则是本章之要点,钱穆先生的解释很详尽,有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学习。

第一就是“叩”字的精妙,“叩,如叩门,使门内人闻声开门。又如叩钟使自鸣。孔子转叩问此鄙夫,使其心自知开悟”。孔子并不是直接去教育提问者,而是采用启发的方式进行引导,更能扣人心弦。

第二点就是所谓“两端者”,“凡事必有两端,孔子就此鄙夫所疑之事之两端叩而问之。竭,尽义。于此两端,穷竭叩问,使鄙夫来问者,对其本所怀疑之事之两端均有开悟,则所疑全体皆获通晓,更无可疑。”

第三点就是孔子之所以会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一句话,其原因就是“然此非孔子先自存有一番知识,专待此鄙夫之问。孔子仅就其所疑而叩之,使自开悟”。

第四点就是希望学有所得,善教育是一方面,善学同样很重要。“正为此鄙夫心倥倥如,诚悫有疑,又自承无知,故能循孔子之叩而逐步自有所开悟。若使此鄙夫胸有成见,不诚不悫,别怀他肠而来问难,则孔子虽善叩,此鄙夫必抱持己见,深闭固拒,不能有所开悟矣。故孔子虽善教,此鄙夫亦善学。孔子之善教,正因其自认无知。此鄙夫之善学,亦正因其心空空诚悫求问。”

第五点,不论是教人,还是求学,虚心很重要。“盖问者心虚,而答者亦心虚,敬使答者能转居于叩问之地位,而问者转居于开悟对答之地位。而此所疑之事,乃跃然明显,不明显于孔子之口,乃明显于此鄙夫来问者之心头。此章亦孔子循循善诱之一例。”

译文:孔子说:“我有很全面的知识吗?其实并没有。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提的问题并没有确切的答案。我只是从问题本末或正反两个极端去反问他,引导他,追根溯源,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逐步搞清楚了。”

孔子所谓的“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是想告诉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了解世间万事万物,但是孔子在这里教我们了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也正体现了孔子的伟大,大师并不是什么都懂的人,而是知道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汲取知识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