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声,与「石」为伴

靜水流深 巫娜 - 禪踪

众多文人墨客喜好赏玩奇石,将形体大而状奇特的,用于园林点缀,将小而奇巧者用于案头清供,还以诗记之,以文颂之,其浓厚的人文色彩是隋唐赏石文化的一大特色。

唐人讲究“形、质、色、老、声、势”皆备, 诗人白居易最,其《太湖石记》一诗,赞太湖石之奥妙,“形质冠古今,气色通晴阴,罅青苔色厚,远望老嵯峨,末秋已瑟瑟,势若千万寻。”这些观念的产生多少受当时的园林建筑、山水诗和山水画影响 。

宋代起中国赏石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脱离雏形,奠定了沿用至今的赏石理论与框架, 宋代赏石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

开始以米芾所提的“瘦皱漏透”四字为品石标准,后来米芾进一步提出他绘石抒情的精神内涵,他把赏石抽离于象征意义,并将山岳、赏石等现实之物作为品德、操守的联想,并将之提升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对象。

宋代赏石同样盛名的还有各种赏石笔记:赏石、藏石的《洞天清录·东坡小有洞天》;咏石的《侯鲭录》;画石的《春渚纪闻》;封石的《墨庄漫录》;题石、刻石的《墨庄漫录》。

宋代赏石笔记较为全面反映了宋代赏石文化的真实面貌与发展历程,对后代的赏石笔记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可以说元、明、清的赏石笔记基本沿袭的是宋代赏石笔记的路子。

元 

元朝统治者采取高压政策,汉族士子的地位跌至谷底,汉文化的重视更无从谈起。南宋遗民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隐居在城市、乡村、山林之中,以研究传承文化为乐事,寄情于艺术为取向。

赏石文化,在故国山水的遥念中,在这种落寂的士子心境中,文人自发于民间,陈设于文房,形成更加精致小巧、疏简清远的风挌。

元代研山兴盛,最为文人赏石推崇。林有麟题有诗句:“奇云润壁,是石非石。蓄自我祖,宝滋世泽。”林有麟先祖、张雨、赵孟頫、倪瓒都珍藏研山,元代文人置研山于文房也蔚为风气。

明代精致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园林、文房、赏石精致理念的认知与普及,创造了更加精深的典籍,成为精致文化的传承宝库。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列出四十九项精致的文房用具,精巧的奇石自然是案头不可或缺的清玩,文中写到:“石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横石以蜡地而峰峦峭拔者为上。”因几案陈设需要精小平稳,明代底平横列的赏石和拳石更多的出现,体量越趋小巧。

《水石·品石》卷又说:“(石)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横石以蜡地而峰峦峭拔者为上。”此处品石,体量、形、质、色兼备,体现出晚明对赏石要求的完备。

明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几乎成为中国经典家具艺术的代名词,赏石底座也顺势而上,专属性渐渐成熟,底座有圆形、方形、树桩型、须弥座型等门类的诸多形状。底座大多无纹饰,但有优美的曲线。随形并有唇口咬合的底座,成为明式赏石底座的主流。

清代的文房赏石,仍沿袭了明人精巧的风格,文人赏石与皇家赏石交相辉映,形成古典赏石最后的高峰与风采,留下了标新立异的赏石形态。

清代艺术风尚繁华,追求繁复的装饰,亮丽的色彩,清代赏石形态也深受影响,不断有石种被发现、对于石头质地颜色的要求越来越重要,赏玩方法多样,谢埅《金玉琐碎》说:“在长沙刘子厚家有五座笔山,分五色,黄色者卡什楞也,青色者青精石也,黑色者黑晶也,红色者玛瑙也,白色者羊脂玉也,色彩斑斓,亦堪雅玩。”

清代赏石理念更加丰富多彩。梁九图的《谈石》最喜蜡石、高兆的《观石录》和毛奇龄的《后观石录》中最早提出了寿山石以坑分类的“三坑分类法”,李渔的《闲情偶寄》则是一部生活美学和养生行乐的宝典,其中劝人赏石,如同治病救人,为免俗的良药,其赏石审美,不乏真知灼见。

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翦淞阁”则是文玩收藏的代名词,其主人黄玄龙先生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收藏家,20多年来耗资上亿元倾心于古代文人文房用品。

在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的“道法自然——重要赏石收藏”专场拍卖,翦淞阁主人黄玄龙珍藏的14件文人赏石,除了一件未成交外,13件的总成交额达到了1432.95万元。最高成交价的“元·玉山璞·黑灵璧石”以384.75万元被一位亚洲古董商收入囊中。这场拍卖对于赏石圈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带动了整个市场,辐射到内陆就使当时很多人开始去关注和了解传统赏石的价值和价格。

一块自然界的普通石头,入室登堂,演变成为一个承载人文审美的艺术角色,其原因并非地理矿产的稀有和物质元素的珍贵,而正是由于作为欣赏者的人,赋予了这些没有生命的石头具有人的灵魂与情感,拳拳一掌、盈盈一尺的石头,在爱石人眼中看来却是一个大千宇宙。

但在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岁月流变之中,玩石者数量虽不断扩大,所求之意味及境界,却日益消淡,过度追求石头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心灵和意境美的追求,赏石第一是情感交流,第二是精神寄托,第三是文化附加,这就需要收藏者需要对自己的审美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去欣赏和收藏文人石,不断加强自己在文学、美学、地质学等领域的修养后,才能在命名、配座、陈设时,拿捏到位,眼到心随。

对赏石形式美的过分看重,最终导致了赏石向造型上的格式化、技法上的工艺化和功能上的装饰化方向的发展,其结果便是晚期赏石的「得象忘意」,已经失去了早期所注重的「意味」和「意境」。

以自然为最高艺术,前提便是脱离最世俗的物质观,以及人为制定的价值评判标准。眼光和修为的高度,决定了赏石的艺术分量。因此,把赏石作为文人审美的最高趣味,丝毫不夸张。更深层的,以天然石头为欣赏对象,肯定天公造物的神秀,便是对自然秩序的遵从。

当人们在肆意改造世界的同时,仍然保持一颗以天为敬的谦卑,则是追寻古人最高智慧的开始,领略自然,便是发现自己。

·END·


本文转自《菖蒲寿石斋》,感谢原作者

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咨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