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一件事物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你称得上它……

文/诗来

最近,《人民日报》一篇“伪精致,正在掏空中国年轻人”的文章火了。

当然,这篇文章或这个话题,不是突然火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因为关于年轻人究竟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初三时,几何老师(该老师是副校长,在学校很有话语权)有一次对我们说:“你们现在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人一生当中最好的年纪。掰着手算算,人这一辈子哪有好时候啊,像我们这代人,童年大部分人都在贫困中长大,到了二十多岁,就要结婚养家,一辈子为家庭和孩子操心。数来数去,人这辈子也就十几岁的时候最快乐最自由。”

那个时候的我,当然还不能完全体会到几何老师话里的深意

因为这位老师本身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对于家庭、亲戚、工作都有一番体会。之前,他还举过他和他哥哥的例子,说他大学毕业,从农村混出来,好歹一步步混成了一个县里的初中副校长;他哥哥至今还在农村,一辈子没出息,甚至50多的人了,身上穿的都是他这个弟弟扔了不要的旧衣服。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说,“得到一件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你称得上它。”

道理很简单,当你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拿着几百万的年薪,就算你自己不想,你的老板或公司也鼓励你换一辆高档汽车。当你拥有了一定的名望和社会地位,很多东西,即使你自己不想要,也会逐渐随之而来。

相反,如果你还没达到一定的级别,却过早拥有了不相称的事物,反而不是什么好事。这就是古人说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初中几何老师给我们讲那段话的时候,还是2004年。一转眼十五年过去了,一个人该如何度过青少年时光,仍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儒家文化传统下,非常强调人的奋斗,尤其是青少年时代。

从小我们就接受了这种“青少年时期应该努力学习”的思维,课本上、电视上、生活中充斥着很多这种榜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类似的诗词警句不绝于耳,仿佛古人就在你身边,谆谆不懈地教育你:人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努力学习,一定要努力学习,一定要努力学习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和中国古代实行的科举制度分不开。

也有一派人认为,人在青少年时代就应该享乐,至少不能太委屈自己。原因也很简单,人这辈子真正自由快乐的时光,也就十几岁的那几年。童年时由于太小,对什么都不懂,生活不能自理,自然谈不上多大快乐;长大了成家立业,被抚养家庭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更是谈不上多少快乐。

人这辈子,真正自由快乐的时光,也就十几岁的那几年。

既然如此,何必在最自由快乐的几年里,让自己吃苦呢?

如今,有不少经济学家对这种观点进行延伸,提倡一种“年轻时适当负债不是坏事”“年轻人该消费就要消费”的这么一些观点。

是啊,男性最需要花钱的时候无非是结婚买房这么几件大事,这个时候男性往往二十多岁三十岁,除非极其少数个人能力特别强的,绝大部分男性都没有足够能力独自负担起结婚买房的费用。

等你老了,六七十岁功成身退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什么行业,一辈子挣的钱也总算不少了。但偏偏这个年龄你也没啥需要花钱的地方了。毕竟六七十的人,物质欲望已经很低了,除了保持身体健康外,需要花钱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讲的“年龄和资产倒挂矛盾”。

毋宁说,金融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帮助一部分缺钱但又想办事的人,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所以,对于年轻人是应该一味地艰苦奋斗,还是应该适度地过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其实自古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何况,每个人的出生环境、成长经历也都天差地别。

当然,这也都没啥。但让人无奈的是,这世上有一些人,一方面不听劝诫你要努力要奋斗,给你灌输“年轻就要吃苦”的理念;一方面自己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看看那些明星,在娱乐节目上挤眉弄眼,也没见他们吃啥苦,甚至从小到大吃个苹果都有佣人给切好,从小就和“奋斗”“吃苦”这些词儿不不沾边儿。但如今,不照样随便拍个广告就大把大把地挣钱?

所以说,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某种程度上是在刻意隐瞒一些东西。当然,这种隐瞒并非刻意期满,毋宁说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作为审查教科书的人,作为教育部的官员,他们很清楚,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很贫穷,大部分人童年都谈不上多幸福,因此,大力推广“吃苦是福”“年轻就要吃苦”的理念,是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的。

所以,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者说以什么样的理念去生活,很大程度上看个人的选择。但至少,我们要知道,社会上有些人,一直给你灌输要“吃苦、奋斗、努力”的信念,其真实意图只是为了通过你的奋斗或吃苦而让他自己生活得更好。

这就像郭台铭,总是孜孜不倦地对富士康的职工说,“你们小小年龄,要多吃苦多奋斗!”

我们当然愿意吃苦,也愿意奋斗,但我相信你吃苦或奋斗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让别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难道不是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