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消失的徐家山炮台
徐家山炮台就是今天的金州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炮台山。为保障旅顺军港的安全,1887年李鸿章从德国买来许多克虏伯大炮,用来武装金州和旅顺周边的炮台。金州周边修筑了六座炮台,唯一的陆防炮台是徐家山炮台,安装大炮16门。其余五座是海防炮台分别是大连湾和尚岛东炮台,和尚岛中炮台,和尚岛西炮台,老龙头炮台和黄山炮台。
金州城处在辽东半岛最狭窄的地段,渤海与黄海之间距离只有5公里,通过陆路接近旅顺就必须走金州不可。徐家山炮台可以控制金州和大黑山侧翼和大连湾海上通道。金州城与众多炮台就成为旅顺后路的坚实屏障。
关于徐家山炮台有资料是这样介绍:“徐家山炮台东西长180米,南北宽70米,呈马蹄形,口向东南。炮台周围建有8米宽12米高的围墙。炮台内是水泥浇灌的兵舍和弹药库,西北角开一大门,门楣用汉白玉镶嵌,上书徐家山炮台。”这段描述很有趣,“8米宽12米高的围墙”,相当于四层楼房一样高,比金州城城墙还高,这种墙体在其他炮台都是这样的,是出自同一个炮台的设计者的手笔,就是德国人汉纳根。从历史照片看汉纳根设计的炮台都有即高又厚的围墙。
和尚岛中炮台。当年的炮台设计均出之汉纳根。
现在去看徐家山炮台,历史的遗迹已经完全没有了。也看不到“12米高,8米宽的围墙”,能够看到的是所谓的“炮台遗址”,是按照旅游的需要而设计建造的“炮台”,上面按了四门大炮的模型,而且制作粗糙。而现在恢复的炮台长85米,宽70米,也看不出什么马蹄形,其长度少了近100米。
清军没有摄影人才和设备,故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
对徐家山炮台的恢复,完全是只考虑旅游的需要,所以建筑的式样,材料的选择,大炮的摆放等都缺乏军事常识。大炮是按在台阶上,台阶的材料选择的是理石,真正的炮台是不会选择这样的材料的。如果真有士兵去操作大炮,士兵站位的地方都没有,这样做多少也有点对历史的亵渎。其实那些大炮模型,即不能左右转动,也不能改变仰角。
虽然写有“炮台遗址”四个字,但与真实的炮台南辕北辙。 摄影:冬人
徐家山炮台安装大炮16门,现在只有4门,数量显然太少。
人们真正注重的是“炮台遗址”的“花园”功能,至于它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价值已经被忽略了。
1894年10月24日日军在花园口登陆,一路扑来直奔金州城而来。清军将领徐邦道率部在金州城东,石门子一线阻击日军。石门子防线最终被日军突破,11月6日日军攻占金州城。
守卫金州城周边地区炮台的清军将领赵怀业,面对进攻的日军没有做任何抵抗,带领士兵向旅顺方面逃跑,日军兵不血刃,占领了金州城周边的六座炮台。
大理石建筑的台阶上摆设4门大炮模型。摄影:冬人
李鸿章自以为花重金买来那么多克虏伯大炮,弹药充足,工事坚固,旅顺周边的炮台应该是固若金汤,于是鼓吹:“日军就是花上三年,也拿不下旅顺。”其实日军攻陷旅顺只用了一天,伤亡人数不超过百人。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德法俄三国共同干涉还辽。1895年12月日军撤出徐家山炮台,在撤退时将炮台彻底破坏。
俄国强租旅大,俄国总算有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1898年俄军占领徐家山炮台。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日军再次占领徐家山炮台。几经周折,徐家山炮台完全被破坏掉了。
炮膛没有膛线 摄影:冬人
在“炮台遗址”旁边是“中日青年友好樱花林”,并立有石碑。樱花林里的樱花树苗是由“日本社会党”捐赠。
每年春天,这个多次遭受日俄铁蹄蹂躏的地方,樱花盛开。这里也是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地方。这种设计和安排实在有绝妙之处。甲午战争120多年后,日本的国花樱花占领了徐家山。而这一点与旅顺的203高地一样,那里也建有“中日友好樱花林”。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120多年,战争的创伤在慢慢消失,樱花林代表着两国的友好,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平顶山惨案、731细菌部队、这些历史的记忆要永远记在国人心中,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发展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