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古城碣石宫 ——记清明辽西行走之旅(一)
前所古城 碣石宫
——记清明辽西行走之旅(一)
“往事越前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何为碣石?为什么千年后伟人毛泽东依然因它发出慨叹?前所古城有什么奥秘?这些困惑都让人亟待解决。清明节,难得的小长假,辽宁文保志愿者十人小团队开启了辽西之旅,欲一探究竟。
我们这次访古行走的三个地点都在辽宁省西部的绥中县境内。清早六点,从沈阳准时出发,骤然下降十几度的气温丝毫没有减轻团友们的热情。前所古城是本次行走第一站,当中午登临前所西门城楼时,大家热情高涨,兴致勃勃。这座明代修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叫过“前所城”,现在恢复古时称谓,叫“中前所城”,我们习惯称呼前所古城。它是明代在辽东修筑的军事防御城堡—125座所城中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有的资料说关外所城126座、127座,学术上的问题且不去追究),号称关外第一所城,距离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仅二十多公里。明代在这些城堡里边屯兵,互为犄角之势,守护一方平安。一旦发生敌情,还可互相发兵支援,以保战事胜利。
西城门名永望门。我不禁望文生义,是永远盼望和平之意吗?永望门是古城东南西三座城门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并得以修复。它现存瓮城、城门、马道,城门栓的孔洞依然完好。沿马道登临十米高的城门之上,瓮城形制赫然在目。瓮城是半圆形的,左侧开一城门,向右拐经西城门进入中前所古城。原始的大块条石基础和部分青砖原貌历历在目。古时,一旦敌兵来犯,进入瓮城,两个城门关闭,将来犯之人困于瓮城之中,城上守军可以射杀敌兵。所以,瓮城是保护主要城门的一道屏障,阻止敌兵顺利攻城。这是我在文字中了解到的。但我立刻产生疑问,敌兵涌入瓮城,守军如何关闭瓮城城门呢?此时,敌兵大量进入,高大厚重的木板城门需几人合力推动才能关上,敌兵岂容守军安然关闭城门,早已将守兵杀死,到底如何做到瓮中捉鳖呢?难道瓮城门不关了,杀退敌兵了事?哪里有正确答案呢?这些疑问我没有向团友明示,只是正面讲了瓮城建筑构造和作用。城楼已经坍塌,我结合复制的柱础石给团员略讲了古代建筑基础设施。四望城内,阴天之下难以看清这座长宽各500米的方城轮廓。从大多是平房的城内建筑物来看,古城现代建筑不多,个人判断,解放后的建筑也应该有30年以上了,因此,保存较好,侧面也反映出当地保护意识浓厚或经济发展迟缓。城上冷风呼啸,已觉冻手,大家迅速下撤。
城下人家院墙多用石块和城砖垒砌。看到旁边坍塌的城墙,我告诉志愿者,在不重视文物保护的长年累月里,居民就地取材现象屡屡发生。就像省城沈阳,解放后允许市民扒城墙盖房子,何况此地。贫穷、无知,造成人们无所顾忌。如今国家强大了,注重文化建设,文保地位得到提高,参与人数不断扩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加强文保宣传,扩大影响,让文物承担起传承历史的重任。当孩子们问为啥不把城墙全都修好呢?我说,一是需要保留历史变化的遗迹,做到今昔对比;二是经费有限,还达不到全面修复的力度。是啊,文保鼎盛时期快些到来吧,以挽救更多濒危文物的命运。
明代的所城,是五级城堡中的第四等,仅比当年的沈阳中卫城的卫城低一等。那么如今的沈阳成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谁的功劳最大呢?答案当然是努尔哈赤,是他在近四百年前定都沈阳,子孙建立大清,陪都沈阳才逐年扩大并繁盛起来。相关常识我在车上向孩子们一一讲解,知识贯通成为链条,有利于形成知识网,便于孩子成长。
由于在高速上堵车一小时,大家饥饿寒冷,下一个活动还在等待,我们无奈地放弃了参观前所古城城内建筑,留待以后吧,好在城还在,机会会有的。一对母子曾参观过古城内部建筑,给我们看了不少照片,聊以慰藉。这次活动,我受陈赫队长嘱托,临危受命,带领大家行走辽西。我发挥自己身为教师的职业特长,结合长期随团爬山具备的管理经验,尽心竭力竭诚为大家服务,效果已然显现。
参观渤海岸边止锚湾的碣石宫遗址,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遗址区域里,在已发掘的3万平方米范围内建立了遗址公园。在小型陈列馆里,一位七旬老者赵鸿德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娴熟地向我们讲解了碣石宫的发掘过程和史学界印证的秦始皇东巡修建碣石行宫的历史脉络,描述了神奇悲壮的民间神话故事孟姜女哭长城葬身大海化作碣石的动人传说。老人的精彩之处还在于不断地调动听者的积极性,用提问设疑,引起人们的兴趣;用表扬鼓励,给人们留下扎实记忆。志愿者们纷纷点头赞许,不由得让作为教师的我陷入深思,如何更好地讲解与交流是一门学问,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有所收获。我们四位小队员,从小学一年级的六岁孩童到初一年级的十三少年,频频作答,屡屡获得100分,令老人惊讶,难不住你们哪!孩子们拥有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印证,这都是家长进行有益教育的结果。这场别开生面的讲解场面令人感动。
登临秦皇行宫遗址台地,我告诉孩子们柏树下就是回填的行宫发掘现场;脚踏菱形图案黄砖,我告诉孩子们脚下就是踏步空心砖偏殿台阶。我们找寻了正殿遗址地和原始的渗水井,却不见文保碑所在。在路上我告诉孩子们,寻访古迹,特别是文保单位,一定养成良好习惯,找到文保碑研究。然而返身看到赵鸿德老人再次询问文保碑位置时,告诉我们很远。我们急于去海边近距离观赏碣石,而放弃了寻找。令我懊恼的是,回到沈阳,上网查询,文保碑就在正殿不远的荒草中。但管理队员更重要,缺憾是下次继续探寻的动力。
面朝大海,春不暖花已开。阴空下虽不见主席笔下的白浪滔天,然海中碣石巍然挺立。岁月悠悠,八千年过去,独特的柱状碣石和孟姜女为丈夫万喜良送寒衣的包袱石经受了无数的风吹日晒,海水侵蚀,始终坚守着当初的信念,不贪图秦皇的荣华富贵,宁可投身大海让灵魂与丈夫相守也不与暴君同处。这坚贞不屈的爱情千古流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特定符号。
眼界再放宽一些,网上讲原来秦皇碣石行宫尚有他处,尚有疑义,待考古学的继续推进以正视听。
绥中地区历史悠久,两处古迹一秦一明,跨越千年。秦始皇扫清六国,中央集权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民族世代延续立下汗马功劳,功绩显赫。然而,周边民族多有进攻,入侵富庶的中原掠夺资源,因此,浩大的抵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军事堡垒工程——万里长城出现在世人眼前。这是我们寻访的第二站——绥中“野长城”,它与上述寻访的首尾两处古迹截然不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且以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千古名篇《观沧海》结束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