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15期《奉天诗刊:星月湾》作者:舒羽 借书那些事儿
借书那些事儿
文/舒羽
高尔基说:“书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话千真万确。读书便我们的眼界开阔,明白是非,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读书使我们浮躁的心归于平静,思想得到升华,这是一个不可言喻的妙境。
从小到大,也有过许多借书的经历。我家住农村,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家里很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父亲做了一份乡村教师的工作,薪水也不多,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根本拿不出闲钱来买书,读书主要靠“借”。为了满足自已的“奢望”,常常是厚着脸皮“淘弄"书来看。上三年级时,就已经把村里有书人家的书借来看了。像什么《三家巷》丶《晋阳秋》、《林海雪原》丶《铁道游击队》、《平原枪声》`《战火中的青春》丶《欧阳海之歌》等小说都不知看了多少遍。连邻居家当兵的叔叔复员带回的书藉都看过了。还有书香之家的老师和乡绅人士收藏的孤版书,线装书如《东周列国志》丶《西汉演义》`《大八义》丶《小八义》及《包公案》之类的公案武侠小说也都读了不少。记忆犹新的是上四年级时,借了邻村一位小队会计叔叔的由韩希良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黄继光》,那时饥不择食,也分不清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的区别,反正是书就行。当时由于母亲患脊椎性结核,常年卧病在床,家务活做不了。烧火做饭喂猪打狗的活儿就落到了我的肩上,父亲忙于地里活计和学校的事务,也帮不上多大忙。常常是早晨起来烧火做饭,吃完饭赶紧洗涮碗具,抹挱一把脸就赶紧往学校赶。冬天的小北风吹得脸生疼,棉袄大襟儿上脏得明亮,镜子似的。经常迟到挨老师的批评。晚上回到家照例是当“伙头军",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好读书的习惯就是改不了。有时就着灶前的火光,一边拉风匣一边看小说,额前头发燎焦了也不理会。看报告文学《黄继光》时,因为一边喂猪还要不时给猪添泔水,把书放在门前坎墙上,不小心掉到地上被“克朗猪(农村养的半大育肥猪)"拱到了,抢救不及时,让猪啃得豁豁牙牙,几乎报废了。把我心疼够呛。书没读完是小事,怎么往回还哪?况且书主人还是爸爸的好朋友。后来还是爸爸出面,帮我解决了这件“囧事"。这件事给我敲了警钟,从此以后再也不敢马虎大意了。再后来,随着家境的好转,爸爸也为我购置了一些图书,我也可以和小伙伴们“换"书看了,结束了借书的历史。
“书非借而不读",说的是借书曾是读书的一种方式。俗语云: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买来的书容易因为时间充裕而放弃了读,最终成为书虫,而借书的好处恰恰是因为时间紧迫,抓紧读完,反而是做到了常读常新,受益匪浅。虽然由于社会的进步,个人购书成为主流。但从个人手中借书阅读,和利用图书馆借阅读书及阅读电子书也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借书好处多多。让我们成为书的主人,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吧!在绵绵的书香中漫步古今中外丶大千世界,未尝不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作者简介:舒羽,本名张树宇,1952年生人,农民,高中毕业,爱好文学创作,作品多为描写农村生活、展示当代新农村新农民美好愿景,偶有作品发表于省地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