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阴生,心静自然凉~
骄阳渐近暑徘徊,
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
坐闲枝上唱开怀。
☯2017夏至节气
阳历:6月21日 12时24分06秒
农历:丁酉年丙午月己卯日 周三
夏至——农历24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
也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巨蟹座)。
对应《易经》离巽卦,地支午
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早在周代夏至已有祭神仪式,
用以消除疫疠、荒年与饥饿。
从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
按照节气历,夏至到大暑为午(五)月,
在“十二消息卦”中为天风姤卦,
姤卦初爻为阴爻,其它为阳爻,
形象地表现了“夏至一阴生”。
古人认为天属阳,地属阴,
“夏至一阴生”,
帝王在夏至日祭祀地祇(地神)。
夏至九九歌
宋代陆泳《吴下田家志》: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
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大佛寺。
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现在流行的“夏至九九歌”有这样一首:
“一九和二九,扇子拿出篓。
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
四九三十六,房顶晒个透。
五九四十五,乘凉莫入屋。
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
七九六十三,夹被替被单。
八九七十二,盖上薄棉被。
九九八十一,准备过冬衣。”
如果说“冬至九九歌”是盼望寒冬快点过去,
那么“夏至九九歌”就是盼望酷暑早日结束,
凉风悠悠吹过来!
☯2017夏至习俗
夏至吃凉面
谚语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
民间传说,夏天吃热面,有 “避恶”之意。吃热面以驱除邪恶,用多出汗的方法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所以,夏至吃面也有为家人祈求身体康健之寓。
清代时“夏至伏面”已发展成为各种花色冷面。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冷淘面”就是今天的凉面。
古人还有夏至吃“长命菜”(即马齿苋)的习惯。
☯2017夏至养生
夏至灸神阙
传说夏至灸神阙穴可以祛病消灾、延年益寿。
明·都穆的《都公谈纂》记载有这样一件趣闻:
永乐年间,嘉兴人金晟任刑部主事。
一次讨贼中,官府捕到强盗多人。
令金感到惊奇的是:
强盗的头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岁“的老人,
此人看上去却毫无老态,而“面如童子”。
金初不信,于是拟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调查取证,结果无误。
金于是亲审该盗首,“什么原因让你长寿?”
犯人说:小时候在湖南住时,听一异人告之:
经常用艾草灸肚脐,可以让人长寿。
于是自己长期操行此术,“遂知至此耳。”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载蒸脐治病法:夏至酉时,冬至寅时……合四时之正气,全天地之造化,灸无不验。
此乃神阙养生法!别忘了是:酉时。
关于夏季养生,养心脾,除湿气是重点。
喝温水、忌贪凉,防止痄凉和空调病。
适当发汗有利于秋冬季身体的康健。
☯2017夏至诗词
竹 枝 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七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好时光,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