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与经济学(另一章)

文:罗煜杰 聂传安


  记得曾经推出过一篇文章,内容是我们两个班向《唐诗三百首》进发前,我让每个孩子用文字向唐诗进行表白。

  大部分同学都直接写了“我愿意”,而一班的罗煜杰别出心裁,写了一篇感情真挚的短文:

  你单膝至地,手持鲜花。(“你”是谁?这么多情?)

  回想当初见你时,是父母逼的。(这也许是诸多孩子当时状况)

  当时的你有一些桀骜不驯。当了解你的名字后,我暗想:“唐诗?”真是个古怪的名字。不过初次交往还算愉快。(这是初次与唐诗相会)

  但只要想想那次,心情依旧。那天,我身体不适,你却依然漠不关心,还对我说着一些古板的诗句。我永远忘不了那句“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后来你便失踪了。(这是王之涣的《离别》。而最后的失踪,是不是正是那种离别?)

  后面,我才知道你在诗中已向我告别了。后来,我才知道,你给我的礼物,被我遗忘了。蓦然回首,才发现它。(与唐诗的关系,似是时续时断)

  也有你安慰我时,一次我考差了。我哭着向你倾诉,你摸着我的头温柔地对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最好的安慰)

  花香钻进我的鼻子,我被拉回现实,看着面前的你。(照应第1段。唐诗又来,前缘可续?)

  我说道:“我愿意。”(希望这次是一允定终生)

  面对唐诗,煜杰用非常文艺的语言回忆了当年与之的邂逅,并且设置了不少浪漫的情节,让人读后忍俊不禁,不由叹道:“这个戏精!”

  煜杰想像力的确非凡,即使是平常的英语课,他依然能读出“通货膨胀”与“大战略”。

  且看他一文《英语课与经济学》。

  英语课与经济看上去没有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是悬念吧)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英语付老师实行的是计分制度,每个人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拿到对应的分数。一次性得到的分数与回答问题的个数成反比。(交待得非常简明清晰)

  像我和刘彦杰这种回答的多的,每次只有一分;有些人答得少,一次可以拿五分。我与刘彦杰就是因为答太多而分值降低,正如通货膨胀,而有些人因为答得少而分数变高,正如通货紧缩。(煜杰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不一定准确,但非常有意思)

  所以有时以退为进更好。(其实老师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尽量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不爱发言的人有发言的机会)

大战略

  “大战略”就跟田忌赛马是一个道理,就是说有些操盘手让前面亏损,让后面连本带利的赚回来。(这孩子懂得的太多了点)

  英语课上,老师用过挑战赛,就是用自己组的分和其他组的分下赌注,谁胜,对方扣分,自己加分,反之亏得很惨。(对规则必要的交待)

  因为老聂实行师徒制,所以有些组实力差距大,师很厉害,徒就较为逊色了。(应该说每个组都存在这个现象)

  有个人去挑战某个组,很明显他比不过师父,但他还是选择了那组,前面组的自家都亏完了,但只剩徒的时候,他直接连本带利赢回来了。(这是煜杰的原文,我自己似乎没读太懂,是不是说先输后赢?)

  所以,有时不要在意眼前的利益,眼光要远,格局要大。(一个13岁的孩子能写出“眼光要远,格局要大”,这也太牛了吧?这是多少成年人都不容易做到的)

  很多事情看似没关系,但用心一琢磨,关系紧着哪!(可贵的是那“用心一琢磨”!眼见不一定为实,思考方见力量)

  读这些孩子的文章,时常被他们的思想、想像、见识、兴趣、爱好所深深打动,每逢那时,我就放下红笔,再仔细重读文章,随着文字进入孩子的那个世界,或赞或叹或笑或赏。

  那时,是一个老师最幸福的时刻。

  读煜杰二文,这样的感叹自不会少。前文是对唐诗真情的表白(似乎把唐诗当成男主,而自己则成为女生),后文是对英语课与经济学知识的巧妙联系(即使联系的不准确也丝毫不影响思想质量,来日方长)。这个男生年龄虽小,但见得多,想得深,然后从容入文,潇洒行笔,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的文章,绝无套路的影子,陈腐的气味。

  这才是用心的创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