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能达到这2点审美要求的,不是杰作就是神作!
有人问我,中国的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这个书法艺术最高的审美标准是儒与道的标准。只要能够达到儒家和道家所提倡的境界,书法自然不会太差。而在这里,道主要指的是道家对于自然的理解和追求,强调人不要过分去加工,要去追求自然之美,自然而然,情感是自然而然的情感,该怎么爆发就怎么爆发。
而书法,也是应该如此。书法是追求自然气质的艺术。好的书法,都是自然而然的作品,都是浑然天成的作品。而这里的儒家,是指儒家所提倡的中庸的精神,那种中正祥和之美,除了那种追求情感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极其克制的表达之外,还有对于诸多道德品质的美好愿望。反映在书法作品里面,就是一派谦谦君子之风,也就是书卷气。这两点都能做到的书法家不多,只要是具备的,不是书法大师就是书法牛人。在中国书法史上,能够有这两种精神气质的朝代,也不多。
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峰,在晋朝和唐朝、宋朝,而中国排名前三的行书作品,一个是晋朝王羲之的《兰亭序》、一个是唐朝颜真卿的《祭侄稿》,一个是宋朝苏轼的《寒食帖》,可见这三个朝代书法之兴盛。我们回想一下,这三个朝代,分别经历了什么呢?他们当时最前沿、最流行的思想文化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儒和道。
比如,晋朝时期,玄学之风盛行,而所谓玄学,其实就是以道家的道法自然为外表,追求人生逍遥自在,而以儒家对人的重视、发现和觉醒为内核,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风气。在历史上,有一个专门的词语,叫魏晋风骨,其实就是讲这两种精神是如何融合为一的,以至于达到了相融相衡的状态的。所以,在这样精神文化的沐浴下,才能有王羲之在兰亭宴会上的不朽杰作——兰亭序,才能有王羲之对于人生、生死、社会、宇宙无限概叹的精神高度,才能有那一代书法家特有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养。
晋人书法,多喜欢韵味,这和其儒道两家的盛行不无关系,也和其时代文化不无关系。我们再看孕育了颜真卿的唐朝,一派大唐繁荣之景象。唐朝前后,盛唐大一统豪迈壮阔的国家格局和后来安史之乱后的萧条衰败又无比脆弱的形象之间,构成了巨大反差,这让尊道(道家)崇儒的唐朝人在这无比强烈的对比冲击下,将儒家中正、忠信仁义的品质发扬到了极点。这反映在书法上,就是颜真卿书法。可以说,颜真卿的书法,贯穿于他书法实践始终的精神气质,就是一个字——儒,尤其是儒家的忠,对于颜真卿来说,有着非凡意义,甚至到了晚年,颜真卿为了这个理想追求、品质,可以到了去安然赴死的地步。
而在书法上,颜真卿更是将其儒家的精神贯穿于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迹中。颜真卿的书法史,就是一个儒家精神的成长史。而在颜真卿的一生中,他的最高杰作祭侄稿,堪称是儒道合一的杰作、神品。他将自己对于侄子无比怀念悲痛的心境转化为儒家教义上的“忠”,而将这个情感发挥、发扬到了畅快淋漓、自然洒脱的地步,是道法自然的表现。
宋朝的苏轼,在新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更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常常以国家、天下的兴衰联系到一起,可谓是儒家的教义了。因此,通过我们上述分析,中国书法最高的审美要求,应该以儒家和道家这两个思想体系和精神追求为内核、标准。只要符合这个标准的书法,就是中国书法的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