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趣的桥名
潘君明
苏州是江南水乡,桥梁很多,桥名也丰富多彩。桥名大多与当地的风俗民情有关,有的桥名有点奇怪,但听了当地百姓讲述桥名的故事,就能感到乡味浓郁,饶有趣味。
叽咯桥与响铃桥。这两座桥都会发出声音,不感到奇怪吗?叽咯桥位于吴江区黎里镇禊湖道院前。传说禊湖道院的道长施奇策学问高深,喜欢弈棋,庙内的神仙也喜欢棋艺。某夜,两位神仙在桥上对弈,一位连输两局,第三局又将败北。另一位嘴里嚼着青橄榄,洋洋自得。输的神仙心里一急,右脚一伸,竟把两块桥面板撑开来,桥面板松动了。另一位神仙一看不好,急忙将嘴里的橄榄核吐出来,垫到面板下。桥面是稳住了,但一脚踩上去,石板就格叽格叽响个不停,桥名由此而得。响铃桥,位于昆山市张浦镇姜杭村。村前小河原本没有桥,后来造了石板桥,来村里的人多了,连小偷也进来了。修桥时,有人建议在桥上做个响铃,以作防范。聪明的匠人在石板下各搞了一个支撑点,只要人走上石板,就会发出声音,尤其是夜深人静时,人行桥上,声音非常清晰,就此得名“响铃桥”。
琵琶桥与升箩桥。琵琶桥位于吴中区光福铜观音寺门前。传说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府,那年光福一带闹水灾,范仲淹到光福视察灾情,顺便去看一所小学。小学前面有座小木桥,十分危险。范仲淹进校,老师叫一学童抱着旧琵琶唱道:“光福千条河,河上万座桥。水在桥下流,船在水上摇。学堂面前小木桥,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吓得我伲心惊又肉跳……”范仲淹听罢说道:“是啊,刚才本府过桥,也差点掉入河中。”于是,范仲淹捐资重新造桥,因是学童弹琵琶唱歌而引来新桥,所以叫“琵琶桥”。升箩桥位于黎里镇。升箩是量器,口大底小。据说民国初期,黎里镇有华、陶两家船爷抢生意。华家生意好,陶家看得眼红,为了抢生意,他专门造了一艘华丽的大船,要与华家别苗头。华家知道后,心生诡计。当时正在修桥,他打听到陶家船的宽度后,暗中使钱叫匠人依他设计的图纸修桥。结果陶家的船因桥洞小而开不过去,生意也做不成了。原来,华家叫匠人将桥修得上面蛮宽下面很窄,类似升箩,所以将船轧住了。
凤辇桥与接官桥。凤辇桥位于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凤辇是皇后乘的专车,民间传说,金兵入侵,宋高宗赵构带了大臣和后妃,从南京沿长江一路南逃,逃到太仓岳王东驷马泾,暂且安顿住下。数日后,赵构等先行去杭州,后妃和大臣家眷留在东驷马泾。这些贵妇人过惯了宫廷生活,也想看看村野风景,皇后的凤辇停在桥上。这时,有一群人推着小车要过,高喊:“让道!让道!把车停在桥上,叫人家怎么过去啊。”这边的官差回答:“皇后娘娘的凤辇在此,不可啰嗦。”过桥人一听说是皇后娘娘的凤辇,都傻了眼。事后,这座桥就称“凤辇桥”了。接官桥位于昆山市千灯镇石浦。据传与一位状元公有关。状元卫泾,祖籍山东,因避乱定居在石浦镇,宋孝宗淳熙十一年,他得中状元。当时,石浦至大华浦没有桥,状元回家,总不能乘船摆渡,于是大家决定在河上建一座石桥,迎接状元公回家。桥建成后,状元过桥回家,乡民们也在这桥上迎接,这桥就叫“接官桥”。桥西有个小村,叫“接官桥村”。
输家桥与赢家桥,位于常熟市碧溪街道,前者在塘河上,后者在梅园后面。有个有趣的传说。约在一百多年前,梅园的邢某与港口村的施某是好朋友,两家较为富裕,两人都喜欢弈棋。但两家隔河而居,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两人要想对弈,因为河上无桥,要兜一个大圈子。一天,邢某到施家去下棋,两人对弈。弈到一半,还未分胜负,有个观棋的打趣道:“今朝谁输谁赢,现在还很难说,我看你俩弈一次棋也不容易,因为没有桥,兜一个圈子才能过来,要不这样,今天谁输了,谁就造一座桥吧,你俩方便,大家也沾光。”邢、施两人听了,表示赞同。结果,邢某输了,他就在梅园后面的塘河上造了一座桥,因他是输家,称“输家桥”。不久,施某在港口村附近的塘河上也造了一座桥,称“赢家桥”。现在桥仍在,称为“施家桥”和“邢家桥”了。
磨刀桥与纺织桥。磨刀桥位于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这桥名与抗金名将韩世忠有关。传说,韩世忠奉命镇守长江。一日,韩将军带兵路过青石桥,见青石栏杆十分细腻,可以磨刀。于是,他传令分两路纵队,一左一右经过青石桥时,每人将刀在石上磨一遍,把刀刃磨得十分锋利。兵马过后,桥上的青石栏杆全磨得凹下去两寸。百姓此后就把青石桥定名为“磨刀桥”。纺织桥,位于昆山市淀山湖镇双护村。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纱长村的村庄,妇女都是纺织高手,她们做出来的棉纱和布匹,成为昆山淞南地区的畅销产品。纱长村地处水网地区,出行都靠船只,但小户人家买不起船,棉纱、布匹到杨湘泾镇去进料交货,全靠男人肩挑手提。纱长村西面有一条朱家溇,河虽不宽,但水流湍急,河上用竹竿搭成一座小竹桥,过桥危险,常有人跌入河中。庄沈氏联络村里十多名纺织高手,决定将小竹桥建成一顶石板桥。她们从纺纱织布挣来的辛苦钱中拿出部分积攒起来,15年之后,她们终于凑足了钱,造了一座石板桥。村民到镇上去送货、卖布,再也用不着绕道走了。因桥是由纺织妇女集资捐造的,所以叫“纺织桥”。
炙鱼桥与雪糕桥。炙鱼桥位于吴中区香山街道外塘村前。传说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勇士专诸,公子光交给专诸一个任务,要他刺杀王僚。专诸了解到王僚喜欢吃鱼,就到香山外塘村酒店里学烧炙鱼。一日,公子光在家中宴请王僚吃饭,专诸献上炙鱼,从鱼肠内拔出匕首,刺死了王僚,使公子光夺得了王位。专诸学烧炙鱼的地方有座桥,就称“炙鱼桥”。雪糕桥位于苏州城内平江路南端,跨第四直河(平江河)。桥名“雪糕”,有个生动的孝道故事。桥边住着一户穷苦人家,母子俩相依为命。这年除夕,天气寒冷大雪纷飞,年老的母亲看到人家过年,想吃年糕。儿子知道后,就拿了一件旧衣,想去典当后买年糕,因时间太晚,典当行关门了。他缓步回来走到家门口的桥上,双手捧了一团雪,仰天长叹:“天哪,你要下的米粉就好了,穷人可做年糕了。”他将手中的雪团搓来捏去,不知怎的,雪团变成了粉团,回到家中,立即做成年糕,蒸熟后孝敬母亲。这事传开后,感动了乡邻,认为苍天有眼,也是一种吉兆,人们就将那座桥命名为“雪糕桥”。《红兰逸乘》云:“昔张孝子搏雪为糕以奉亲,所居在萧家巷,祠亦在焉。”
笑桥与苦桥。笑桥位于太仓市沙溪镇岳王西街。传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太仓人毕沅考中状元,皇帝下旨命毕沅为陕西、河南、山东三省巡抚。当晚,有三个负责出行、后勤、安全的官员,前来请示毕大人明日何时起程?毕状元脱口而出:“乌黑胧胧。”三个官员都傻眼了,他们是北方人听不懂太仓话。这时他们想起有位厨师是太仓人,三个官员见了厨师,忙掏出一锭银子送上。厨师惊讶地说:“实梗多。”三个官员听不懂太仓话,误听为“是更多”,于是又送上一锭银子。厨师告诉他们:乌黑胧胧,就是天快要亮的时候,按十二个时辰计算,是卯时。三个官员弄清后,躬身拜谢,临走又给了厨师一锭银子。厨师看着这三锭银子,乐得合不拢嘴,一夜没睡。第二天到伙房,又情不自禁哈哈大笑。一连几天都这样,旁人以为他得了什么怪病,上报毕状元,毕状元就叫厨师回老家太仓,安排他在老宅看家。老宅边有座小石桥,厨师天天坐在桥上笑眯眯,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开心,他更是哈哈大笑起来。他一笑,看热闹的人也跟着一起笑,日子久了,这石桥就叫“笑桥”了。苦桥位于吴中区光福镇塘村,跨陶家河。传说有户人家姓姚,主人叫姚莫玩,因他小时候贪玩,所以他娘给他取“莫玩”这个名字。姚莫玩年届三十仍未婚娶。他平日种田卖菜维持生计。他常摇着自己制作的木碗,当作乐器,口中念念有词,听起来十分悦耳,时间一长,人们将姚莫玩喊成了“摇木碗”。姚莫玩母亲病重,请来郎中看病。郎中说,已病入膏肓,不久人世了。他伤心得昏死过去,在梦中,有个白胡子老人对他说:“穹窿山上有灵芝草,只要将灵芝草挖回家,熬汤给你母亲喝下,身体便会转好。”摇木碗一觉醒来,就到穹窿山去了,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找到了灵芝草。他一口气奔到陶家河头小石桥上时,有人告诉他,你娘已经死了。摇木碗一听,顿时大哭,嘴里喊着:苦啊!苦啊!哭了三天三夜,吐出一口鲜血,猝死在小石桥上。这顶小石桥,村上人就叫“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