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怎样用12小时读懂一本600页的书

《表象与本质》一书笔记,就是这个方法的一点成果。我就以这本书为例谈谈具体操作。

回顾一下爱读(ADUR)的四个步骤:

  1. A( Assess):评估

  2. D(Discover):探索

  3. U(Understand ):理解

  4. R( Remember & Record):记住&记录

图书:《表象与本质》

环境:微信读书网页版

时间:约12小时

具体来看这四个步骤。

预备工作:评估(A)

时间:15分钟

目的:了解轮廓,制定策略

将《表象与本质》放入微信书架已经有一段时间,周末我点开看了下推荐语和目录。我知道它是个大部头,但具体有多大,没认知。

电子书不像纸质书,拿到手里就有直观感受。我打开豆瓣看介绍,678页,71万字,还真是个大部头。也有好消息,有读者评论说容易读,没有太复杂的推理和论证。

加上我以前看过一些类比有关的书,有一定的背景知识。用万维刚的图书难度系数分级系统——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从第三个开始,每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为图书难度打分。

我给《表象与本质》难度系数打分为5。

我又快速扫了下推荐序和中文版序,知道了写作风格和翻译质量,心里有数了,使用ADUR方法,10小时左右能读完并可以掌握80%的关键思想。

目的也很明确——通过阅读本书理解类比与思维,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我并不想学会怎样创造类比或记住某个类比。在这个思路上,开始探索。

第一遍:探索(D)

时间:1.5小时

目的:把握结构,标注重点

探索就是快速通读全书,标注出最重要的部分——信息结构中的杠铃。先读引言和第一章,了解作者提出了怎样的问题,再转到全书结语,看看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没有。

然后重点看引言结尾的「本书概要」,作者在这里绘制了一张全书导览图,告诉我们每一章都讲了什么。看完后,我有了这样的认识:

1、2章:从语言意义上认识类比;

3章:难以用词汇表达的类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4章:抽象过程中的类比,新手和行家怎样使用类比;

5,6章:思维与类比的关系;

7章:非专业人通过类比理解科学概念;

8章:类比在科学中的作用,科学家用类比获得了科学突破。

通读过程中我还发现,第六章中用字符串iijjkk 推导类比,看的有点晕,跳过。第8章,有很多物理学中的陌生知识,也跳过。跳过这两部分对理解全书主旨不会有关键影响。

跳过后,本书的难度系数降低了,现在只是3。下一遍精读的重点是1、2、3、4、5、7章。

第二遍:理解 (U)

时间:(8小时)

目的:理解

读第二遍为的是理解——清晰,批判性,有深度的理解关键论点,评价作者提供的证据和论证过程。要特别关注第一遍标注的重点,然后:

1)认真阅读引言,章节介绍,章节标题

2)直接跳到结论

你是否认同作者给出的结论,你对这个结论有疑惑吗?

3)If 你跟作者达成共识,then 跳过正文继续读下一章节。

4)If 不认同,then 阅读每段的开始句和结尾句,特殊排版和特殊字体部分。

很多情况下,它们能解释你的疑惑。

5)If 还不理解,then 仔细阅读正文。

读正文时关注动词和名词,并注意转折关联词后的文字。

上面这一系列就像编程中的条件句,只有当前面条件满足时,才执行后面的程序。视线轨迹图是这样的:

这种非线性的,有意识的跳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挑战。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不会陷入具体细节。

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有计划的中断检查,比如一个番茄钟后停下来,看自己有没有主动的,有意识的在问题引导下读。

跳读是对创作过程的还原,是对写作进行逆向工程。作者在创作时,不是线性的,通常是先列好大纲,提出观点,最后再补上细节。

以这种创作者的思路,主动跳读,更容易抓住作者表达的要点,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三遍:记住 (R)

时间:2.5小时

目的:记住,记录

读电子版时,第三遍读的不再是原文,而是前面标出来的重点和自己做的笔记。

微信读书网页版官方不支持笔记导出,我用Chrome 浏览器插件「微信读书助手」,导出后转到糯词笔记,再用糯词笔记同步到印象笔记。

这么折腾是因为我不喜欢微信移动端导出来的格式。你不一定要这么折腾,在移动端导出到剪贴板,直接复制到笔记软件中也可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