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会说汉语的乌兰巴托女孩能赚美元
行走蒙古,总有很多感触的发现,比如文字,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他们就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字,也就是回鹘蒙文,改用西里尔蒙文。如今的蒙古人,除了年纪大的或者偏僻地区的牧民外,都已经不会说,也不懂老蒙文了,这里的大街小巷,遍布的都是工业味道十足的西里尔字母。
走进乌兰巴托,你会有更有意思的新发现,这里的大学生们不懂自己的传统文字,但普遍会说汉语,即便不流利,和你沟通没问题。
乌兰巴托,蒙古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这里80%左右的人是30岁以下的。行走乌兰巴托街头,你会惊诧于蒙古女孩子的身材和脸庞,不是那种高大威猛,也不是那种大饼脸。
她们配上时尚的外衣,颇有韩国女孩子的味道。我们的导游就是这样的女孩。
她是蒙古国立大学大三的学生。姓陈,她很自豪地说,她们学校是蒙古最著名的,平均每三个蒙古大学生里面就有一个是这里毕业的。
陈导领着我们参观了她的大学,我们还真感觉出乎意料:大学没大门,更不要说大操场了,一栋三层沿街的楼房就是学校全部的教学楼了。
从正门进去,一楼大厅里有接待台、超市、公示牌等等,装修不豪华,甚至有些简朴。我们随意看着墙上的公示牌,上面主要是学生的成绩什么的,那种长条的西里尔文咱也不认识,但很吃惊地发现,竟然还有汉字标注的成绩单。我们赶紧找陈导来问。
她很平静地告诉我们:以前在学校里,外语学习顺序是俄语、英语和汉语,如今是汉语、英语和俄语。
她补充说,目前在乌兰巴托,年轻人大都会汉语的,表达能力超过年龄大的。每年十月份的时候,在蒙古国立师范大学,还有专门汉语水平考试,取得证书意味着被认可。
为什么会这样呢?陈导的回答很直接:以前学汉语是因为“奖学金优厚”,如今学会汉语可以赚更多美元。
陈导告诉我们:目前在蒙古开公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资企业达到近2000家,而在乌兰巴托,中餐馆有超过100家。
如果你汉语非常好,可以应聘到这些中资企业工作,当翻译的话,每月工资能拿到1000美元左右。如果你汉语差一点的话,可以到中餐馆工作,每月也有150美元左右的收入。像她这种在旅行社兼职的导游,每月拿到100美元也是没问题的。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蒙古的普通公务员,每月工资也就120美元左右。看到我们对她说的数字表示怀疑,陈导很认真地说:她父亲以前就是公务员,现在跳槽到一家中资物流公司工作了,主要做汉语翻译工作。
在乌兰巴托百货大楼后面的古玩一条街,我们在路口看到一份招聘简章,陈导翻译给我们说:这里在招聘服务员,会汉语的优先录用。她补充说:以前的时候,是会俄语的优先。蒙古人现在都明白,会汉语就意味着比别人更多一些机会。并且,在中资企业工作,还可以更容易从银行贷款。
在这几家古董店逛了一小会,我们发现三波来捡漏的中国游客,也明白为什么商家会招聘会汉语的服务员了。
不过,我们也了解到,目前在蒙古的外语学习人群中,学习汉语的人数还是少于英语和俄语,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