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名场面”,九车齐发,能打消市场的“四大质疑”吗?
恒驰1
恒驰2
恒驰3
不仅标定了各车型的续航,还有了部分尺寸信息。此外,恒大还邀请了媒体去参观其上海的生产工厂,并挑选了部分人对恒驰5进行了试乘试驾。再结合官方所说的,恒驰汽车将在今年四季度全面启动试生产,并在明年大规模交付。而这一系列的操作,相信已经消除了一部分人对其“PPT造车”的质疑。
恒驰4
恒驰5
恒驰6
恒驰7
恒驰8
恒驰9
作为一家房地产企业,恒大造车的动机从一开始就是争议的矛头。很多人想的是,恒大如此费劲跨行造车,明显是有利可图,而其中的“利益”,被一些人直接解读是奔着圈钱或圈地去的。
疆哥并不否定有利可图这一说法,毕竟这是正常的商人思维,但不一定单纯是为了“圈地”,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庞大的新能源市场。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近年来,在政策和技术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在进行着肉眼可见的扩张,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中汽协网站
再联系到蔚来、小鹏和理想等造车新势力逐渐打出了名堂,并各自在新能源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于恒大来说,想要跟风进军造车行业,似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这个市场确实是有利可图的,只不过这里指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
想要真正实现造车,是需要拿到“双资质”的,一个是有条件建厂造车的资质,另外一个则是能够上市销售的资质。蔚来和小鹏,就是因为缺少前者,才会受制于人,分别找江淮和海马代工。
那么恒大的车要谁来造呢?答案是恒大自己,因为早在2019年,恒大就收购了国能新能源NEVS。由于这个公司包含了萨博汽车公司及其技术和资产,因此恒大间接获得了双资质,得以把品控、质量把握在自己手上。
当然,单靠原有的生产线并不足以支撑恒驰1-9如此多的车型,所以恒大也在积极开建和改造工厂。而当前上海、广州两大基地已全面启动试生产调试,据悉,两大基地均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全面投产后能做到每分钟生产1辆车。
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直到2008年才推出首款车型Roadster。2014年成立的蔚来和小鹏,也都是到了2017年底才迎来了首款量产车下线。它们的造车逻辑基本是,先推出一款产品去试探市场,再后续跟进其它的产品,给人一种循序渐进的感觉。
可反观恒大,在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抛出九款车型出来,还信誓旦旦地说要马上量产了。站在消费心理的角度来说,这难免会让消费者觉得恒大太过于急躁了,导致对其最终成品有所顾忌。
实际上,恒大造车速度能这么快,也是靠它发挥自身的优势得来的,直白地说就是“烧钱”。据官方数据,截至去年年底,恒大集团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累计投入474亿元。对比蔚来李斌说的,没有200亿最好别想造车,这前期投入算是很可观了。
而敢于砸钱的恒大,在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策略下,也换来相应的回报,例如3.0底盘架构、动力总成、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虽说短期成本很高,但却缩短了研发时间,结合人才的引进,来对资源进行整合,一路直通车,快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一点是大家容易忽略的,恒大此种打法,有利也是有弊的。利的方面就像某些人想的那样,让资本市场看到信心。至于弊端,短时间内铺开这么多车,其实也一定程度堵住了自己的退路。
如果第一款量产车就不靠谱,那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届时也势必不好收场。从这一点来看,相信恒大不会单纯为了快而牺牲掉部分品控的。
怎么卖,其实就是关系到消费者怎么买,原本恒大是有广汇集团这张外牌可打的,但如今它已经不再持有股权,所以就选择了自建渠道,包括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3000个自建及授权维保修售后服务中心。而且还有“房车宝”平台可以助力,说不定以后你遇到的恒大地产销售,除了卖房,还会兼顾卖车。
卖给谁,就看目标群体了,从恒大这九款车的定位来看,价格应该是不低的,官方的财报也提到,恒驰1到恒驰9,都是对标BBA、特斯拉、蔚来的存在。那么卖给谁呢?恒大也表明了,即400万的恒大业主(每年还会增加)、数亿恒大球迷以及合作伙伴。
虽说这种目标定位有点特别,但合理依靠现有资源来进行扩张,对恒大这种造车新人来说,确实不失为是一种好的方法。想象一下,以后汽车圈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住着恒大的房,开着恒大造的车,去看恒大足球,喝着恒大冰泉,用着恒大的充电桩……
许家印曾说,恒大汽车正在走一条全世界车企都没有走过的道路。而新兴的事物总是会面临质疑,所以对于恒驰的问世,基本注定是要在争议和流言蜚语中成长,毕竟它的造车逻辑,确实是比较颠覆,也比较复杂,这时出现不同的声音也很正常。
恒驰5试乘试驾现场
作为普通消费者,疆哥觉得平常心看待即可。毕竟纸是包不住火,如果恒大的量产车出来后,质量不行或是价格虚高,市场还是会教它做人的。反过来说,如果恒大真的有心想长远造车,造好车,那口碑自然会快速发酵,毕竟这对于咱们国产新能源来说,也是很添光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