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学 | 脐疝影像学,附三段式描述性报告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出品投稿邮箱:yxfw8436@163.com栏目介绍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需要通过影像科医生进行明确的诊断或辅助诊断。一份完善的影像报告是影像学诊断医师通过各种影像手段观察病人身体内部情况,加以描述、综合分析、评估和判断而成。影像报告的规范书写是保障诊断质量的首要环节,尤其是对于急腹症的诊断,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临床干预。
本栏目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关文华主任医师合作,以札记的形式,选取一些典型的急腹症病例,附以较为完整的CT诊断报告,以此共同提高对急腹症影像表现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病例信息男,50岁。·主诉:发现脐周可复肿物半年,不能还纳伴疼痛3小时。·现病史:半年前无意见发现脐上一约“红枣”大小肿物突出,休息后消失,无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便血、呕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未行治疗,随时间突出肿物逐渐频繁,3小时前肿物再次出现,不能还纳,并腹痛,急就诊。·查体:腹膨隆,脐上可见约2cm*3cm大小肿物突出,质韧,有压痛,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腹部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CT图像:视频1 视频2 视频3 ·影像表现:(三段式描述性报告:1.主要矛盾;2.次要矛盾;3.其他正常表现)
01
主要异常表现(主要矛盾)中腹部前腹壁肚脐处见局限性膨隆,最大层面约52.7×42.2×46.7mm,轴位见腹腔结构经肚脐处向外疝出,疝环左右宽约19.0mm、上下高度约20.5mm其内可见积液肠管疝入,肠壁未见明显增厚,肠壁与囊壁间见积液,于Se:2Im:48层面、Se:2Im:50层面见疝环口部两处呈“鸟嘴样”肠管扩张-狭窄移行带显示,其近端腹腔内小肠肠管积液、少许扩张。所见结肠积气积粪明显,乙状结肠-直肠较著,局部结肠肠管扩张。
02
次要异常表现(次要矛盾)肝周、脾周、肠间隙内、盆腔可见多发积液征象。肝脏体积减小,肝脏表面欠光滑,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肝内外胆管无扩张。门脉主干宽度约15mm。脾脏体积增大,约7个肋单元,质均匀。食管下段、贲门-胃底周围可见多发增粗迂曲血管影。大网膜、肠系膜结构混浊,其内血管影增粗,周围见絮状稍高密度影及积液征象。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略增厚,其内密度不均,见液液平面显示,近背侧呈较高密度内多发类圆形稍低密度结节灶,大小约3-5mm。
03
其他正常表现胰腺大小形态属正常范围,未见异常密度灶;双侧肾脏、肾上腺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腹膜后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膀胱充盈良好,壁未见明显增厚,其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所见前列腺体积不大。影像诊断:脐疝,疝内容物为小肠肠袢,并闭环性肠梗阻。结肠积粪明显,请结合临床有无便秘病史。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腔积液、提示腹膜炎存在。胆囊多发结石及泥沙样结石;慢性胆囊炎。
04
要 点!!!【定义】脐疝Umbilicalhernia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
【病理】脐部缺少脂肪组织,使腹壁最外层的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连在一起,成为全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从此部位突出形成脐疝。【分类】1.婴儿脐疝:俗称“气肚脐”,为先天性,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常见疾病。多属易复性疝,较常见,嵌顿少见。脐部瘢痕区是腹壁先天性薄弱处;在婴儿期,两侧腹肌未完全在中线合拢,留有缺损(脐环)。当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容物疝出,形成脐疝。2.成人脐疝:较少见。多见于中年肥胖经产妇女。可能与脐环处瘢痕组织变弱有关。诱因包括妊娠、慢性咳嗽、腹腔积液等。疝内容物早期多为大网膜,随后还有小肠,结肠等。【CT表现】(1)脐疝属于腹壁疝的一种;腹壁疝的诊断主要依据疝环、疝囊的发生位置确定疝的种类;
(2)明确疝内容物的成分—腹壁疝的内容物可以包含腹腔脂肪、小肠、结肠、肠系膜、膀胱等结构;(3)是否伴有肠梗阻及其严重程度:a.肠管疝入后,易发生闭环性肠梗阻,典型的CT表现是有两处“鸟嘴样”肠管扩张-狭窄移行带,同时邻近部位表现肠管扩张伴气液平面;b.是否伴有肠壁缺血、坏死,由于缺血肠壁发生水肿增厚、肠系膜间隙模糊、肠壁间积液等;c.是否伴有穿孔,穿孔后局部见游离气体的出现。
课程推荐【急腹症影像学诊断课程】目前上线30节课,好评多多,学员超过680人。原价359元,优惠价219元,优惠截止日期至课程全部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