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测评|为夺走希特勒出兵的借口,张伯伦牺牲苏台德值得吗?
作者:文穴评论员
校对:LITCAVE工作室
配图:online
《慕尼黑》是我读的罗伯特·哈里斯的首部作品,这是一部典型的历史架空小说。
这本书围绕着希特勒上台后想要吞并苏台德地区的事件展开,描绘了「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前后因果。当然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小说塑造了两个试图去改变这一协定的年轻人,颇有些「荆轲刺秦王」的感觉。
但是历史小说最大的问题在于, 它改变不了历史,比较经典历史题材小说像《三国演义》、《水浒传》同样有这个问题,但是它们能呈现的是一个历史跨度下了人物个性,甚至和历史都没有太多关系。
《慕尼黑》似乎也像借用这段历史呈现围绕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任何事,比如小说中的人物莱格特,作为英国首相张伯伦手下的人,他费劲千辛万苦想要让张伯伦意识到对希特勒的「绥靖」就是在给欧洲的未来埋雷。
在小说中,作者当然也不会直接把张伯伦描绘成一个对现状茫然不知的人。在小说中,张伯伦被描绘成一个惯用外交手段对希特勒进行压制的人。
他知道希特勒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是作为台面上的政治家,他误以为希特勒也是个在外交上要面子、讲尊严的人。
「慕尼黑协议」的签订包括其中英国的一系列让步,在某种程度上,张伯伦是试图在外交层面上给希特勒上套。
就张伯伦看来,希特勒想尽办法获取苏台德地区,这是因为他有苏台德地区的把柄(曾作为捷克的领土那里数百万日耳曼人)。
所以张伯伦就希望在许诺德国在苏台德地区的利益之后,没有再次快速开战的理由,从而为英法争取1个月甚至更长的备战时间,这是张伯伦的策略。
虽然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种荒谬的绥靖政策,但是从一战之后的情况来看,确实西方国家对于德国的处置方式是内心有愧的,以至于在外交上,英法很难占据人道主义优势,所以一开始面对希特勒上台后的激进外交策略采取绥靖政策其实情有可原。
从历史的结果看来,我们会觉得张伯伦很荒唐,但是确实在一战后,很少有人愿意承担破坏和平的责任的(希特勒除外),所以从那个时间节点来看,张伯伦通过外交手段,出卖了捷克维护了欧洲的和平对于除了捷克的其他国家来说似乎是一个不赖的决定,虽然之后我们知道这无异于是抱薪救火。
回过来再说说小说,这部作品读起来还是沉闷了些,没有像编辑宣称的那样精彩,悬念其实也不强,毕竟大部分内容都是已知的。
反希特勒小分队的政治戏也很简略,从开始到之后的无疾而终,都有种小打小闹的感觉,历史感并不是很强,所以也不太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