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社交媒体上的「言论不当」?

图源网络·BBC 文化

作者:乔纳森·齐默尔曼

译者:Hazel&Eno

校对:LITCAVE工作室

配图:Online

原标题:哈佛撤回对已录取学生的录取通知是否意味着言论自由遭遇了压迫?

这里是文穴的翻译局,今日分享的是BBC文化频道作者乔纳森·齐默尔曼(Jonathan Zimmerman)的文章,由Hazel和Eno为大家翻译,原文发于2017年6月13日,仅供学习分享。

据报道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于今年4月取消了10名在网络上发布种族主义及淫秽表情包的学生的秋季入学资格。假设你是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一名新生,当你进入校园时,你会加入到这一话题的讨论吗?

我想我们都知道答案。这也正是哈佛大学的决定使我感到不安的由来,对于美国各大学已然是紧张不已的审查氛围来说,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这个决定更是火上浇油。

让我们弄清楚两件事:第一,这些表情包让人感到极度厌恶,表情包的主要内容其一是大屠杀中与犹太人有关的性行为,其二是将穆斯林与粗俗内容相联系,其三是认为恋童癖无伤大雅,其四是使用「皮纳塔(piñata)」一词来指代墨西哥裔美国人的自杀。

第二,这次的争论并不存在法律问题。《第一修正案》(The First Amendment )禁止政府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但私人机构并没有受到限制,所以哈佛有合法的权利撤回那些传播恶俗图片的学生的录取通知书。此外,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和其他许多大学一样,有着对于如果将来的学生出现从事违背道德的行为,可能会撤回对其录取决定的规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撤回录取通知书的行为是值得鼓励的。

哈佛宣称自由交流和表达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但它拒绝那些违规的学生的行为却强化了「学生不应该使他人感到不适」的理念,而这样的理念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间自由的交流和表达的。

“冒犯”的说法总是源于旁观者的视角,而我并不想让大学管理者替我们做这样的判断,你呢?

就在上个月,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明确肯定了自由交流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性。

福斯特在演讲中说道:「我们的价值观和教育观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的:我们的社会成员敢于发言,并将积极参与到社会中激烈的争论以及观点的博弈中来。这也要求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争论、挑战,甚至是言语侮辱时,都要勇敢无畏。」

然而,拒绝录取10名学生的决定恰恰传达了相反的信息:

当学生们面对有争议的或令人不快的信息时,他们应该感到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

尤其是涉及到校园多样性的棘手问题时,他们应该闭上嘴巴,而不是选择冒险发声。

学生们摆明着已经接受了这个信息,在2016年对3000多名大学生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对碍于校园的氛围而避免说些可能冒犯他人的话的行为表示赞同。

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对此并无异议,都赞成对种族主义和攻击性言论进行限制。在他们对校园里不断出现的「微侵略」和其他形式的种族犯罪指控越来越感到困惑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指责他们说他们是错的,因此希望能够有明确的规定来说明什么算是「有攻击性的言论」,什么不是,但是这样的规定又该由谁来决定呢?

学生们无法确定明确的界线究竟是怎么规定的,所以一直小心谨慎地在被警告的边缘游走。而且学生们在校园里呆的时间越长,就会越是谨慎小心。在2010年的一项调查中,有一问题是关于「学生们关于 “在大学校园里持有不受欢迎的立场是否安全"的态度」,回收的数据显示40%的新生 表示"强烈 "同意,但只有30%的高年级学生强烈同意,这表明大学让他们比刚来的时候更为谨慎小心。

校园里的很多人——可能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你不应该表达出任何抱有攻击性的想法。但他们错了,正如哈佛自己的宣告所提醒我们的那样,他们是错的。再看看福斯特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他曾鼓励道:即使被辱骂也要 「无拘无束的辩论」。

如果我们总是瞻前顾后,只想搞懂自己的言论冒犯到了谁,那我们就永远不会得到这一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对种族主义和其他形式的偏见视若无睹。那些被录取的哈佛学生所传播的表情包是卑鄙下流到无法衡量的,这些人理应承受每一个谴责。

但这些学生不应该被取消录取资格,他们可以算是为今后的各种攻击性言论的审查打开了大门起到了启示的作用。例如,在过去的几年前,一些反对以色列的学生制作了一些令人作呕的反犹太图像。像是滴着血的法西斯旗,或者是层层叠加的十字记号。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一名巴勒斯坦学生被哈佛大学录取了,且发现并传播了其中的一幅图像,那么,那些赞扬该校开除了这10名违规学生的人是否也会要求取消这名巴勒斯坦人的录取资格呢?我对此表示怀疑。“冒犯”的说法总是源于旁观者的视角,而我并不想让大学管理者替我们做这样的判断,你呢?

并且,当那个学校管理者如果也是一个声称支持言论自由的人,那这一切所表现出来的事情不就变得更为荒诞魔幻了吗?

对不良言论最好的回应是有更多不同的声音的出现,而不是缄口不言。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学的一课,事实会教我们反复经历,直到我们熟记于心。

Jonathan Zimmerman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教育和历史。他与Emily Robertson合著《The Case for Contention》。Teaching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American Schools(2017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你有关注过这则新闻吗,对于哈佛大学的做法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