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随笔:“力及其作用效果”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在第一课时学习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以后,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下面把两次上课以后的反思与修改的措施进行梳理如下:

第一次教学反思:

得:本节课是在第一课时学习了力的概念基础上,所学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力的三要素,二是力的示意图。

由于本节课的学习要涉及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在进行新课的学习之前首先复习了力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出了力的三要素的学习。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感觉学生对于力的三要素的学习比较顺利。主要得益于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其中对于力的大小和方向主要采用不同大小和方向的力,拉(或压)同一个弹簧,通过弹簧发生形变来分析导致作用效果不同的原因,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是由于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是弹簧发生的形变不同。

对于力的作用点不同的学习,是借用了《伴你学》上的一道习题展开(P5第14题),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在验证,学生做出猜想以后很兴奋,通过实验验证以后很有成就感。

今天对于《伴你学》P5第14题的采用是本节课一个最大的亮点,下面着重谈一下这道习题德处理上的收获。

题目:一个长方形木块直立在桌面上,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它的下部,你猜测木块将怎样运动?推它的上部呢?动手做一做,结果和你的猜想一样吗?这说明什么?

学生操作:学生在推木块的上部时,木块向前倾倒,这与自己的猜想是吻合的。可是学生推木块的下部时,结果出现了不同的现象:第一次学生是快速推木块的下部,结果木块向后倾倒;第二次学生沿水平方向慢慢推木块的下部,发现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前移动。

回头再看这个题目的设计,其实题目给出的条件中,推木块下部的时候是应该沿水平方向慢慢推。可是学生第一次操作却是快速推木块,结果木块并没有向前运动,而是向后倾倒了。尽管没有达到题目给出的效果,可是并不影响本题的解答。不过学生的这种操作方法,其实在学生进行操作之前自己并没有预计到,可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突发事件”。

对于学生快速推动木块下部,从而使木块向后倾倒,这其实是一种“惯性”现象,可以将这个现象作为后面学习“惯性”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通过今天这个课堂突发事件,让我再次体会到何为“教学相长”,并且再次感受到要做一个教学有心人,善于捕捉教学中的一些灵感火花。

失:对于力的示意图的学习,学生掌握的不太理想。由于力的示意图力学部分的难点,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在课上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画图不太规范,而且由于一些典型的力本节课并没有学习,例如:弹力、重力和摩擦力,学生画图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措施:针对第一课学生学习力的示意图出现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先自己阅读课本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进行规范画图的演示,然后让学生结合相应的习题进行训练,教师及时给与点拨和指正。

第二次教学反思:

得:由于第一节课在学习力的示意图的时候,学生掌握情况不太理想,在认真反思的前提下,做出了相应的修改措施。,第二节课的效果有所改善。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力的示意图的作图方法,然后教师进行了规范画图的演示,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本P4第5题进行训练,并且及时指出学生作图出现的问题。由于力的示意图是学习力学的关键所在,为此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尤其学生画图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学生说明由于刚刚学习力的示意图,有很多知识并没有学习,等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学习,对于力的示意图会掌握的越来越好的。

失:在学习了力的三要素以后,让学生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的“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此让学生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何区别,从学生讨论以后反馈的情况来看,对于方向相反很容易理解,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点不同)是经过分析讨论以后得出的。学生对于大小相同理解不透,甚至是无法理解,最终是通过阅读《伴你学》P4“与你探讨”第4问才得出的,尽管如此也是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有点死记硬背的嫌疑。

措施:对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于大小相同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实就在于相关的知识并没有学习,可以给学生说明以下。这个问题可以留到学习“弹力弹簧测力计”一节课的时候进行处理。

在学习“弹力 弹簧测力计”一节课时,可以结合《伴你学》P7“与你探讨”第3问,让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这个知识点。另外,在进行实验之后可以再结合《伴你学》P9第6题,进行巩固强化,从而让学生很好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上的关系。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