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字的简化方式,主要有六类,哪一种最不...

简化字的简化方式,主要有六类,哪一种最不合理呢?

(一) 以草代楷:如“页頁、见見、贝貝、讠言、钅釒、纟糹、长長、马馬、龙龍、书書、学學、韦韋、尧堯、为為,车車、杨楊、孙孫、图圖、买買”等;

对熟悉繁体的人,只是识繁写简;可是,对用来作为识字字体,就不明白字出何处,伤失了汉字见形明义的优点,使汉字无序可言。

如“书”,原“書”字明明白白,由“肀”手中握笔杆,“曰”正在往书上写字,因古时书都是手写的;由“書”联想到“畫”,是用笔在画幅“田一”上作画;又出现一个“晝”,字的下面是个“旦”,指的是日出而作,作业要在白天做,含白天的意思;写字的笔,单用时写作“筆”,就是在的笔杆上加个“”,表明是竹杆做的笔;由“肀”手握东西的字形,可组成大量的拼形会意文字,如“爭”“妻”“尹”“君”“事”等,“事”在日本汉字中写作“叓”,只是将“肀”换成“又”,仅把手的字形做了变换,可见世界上的汉字都是相通的。如果将识字教育全用繁体,简体字也就是传统的草体字。

(二) 以部分代整体:如“开開、关関關、厂厰、广廣、气氣、云雲、电電、丰豐、产産、从從、虫蟲、宁寧、与與、茧繭、灭滅、籴糴、丽麗、盘盤、灭滅、”等;

这正如日本的平假名的做法,这样写起来倒是少了几笔,但完全伤失了汉字方块中信息密集的优点,好像把一张内容丰富清晰的画,用白色盖掉了几块,搞得面目全非。如“声字,原“聲”字由“声”“殳”“耳”组成,描写的是手握鼔捶,正敲打着石磬,发出陈陈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现简化字“声”只留下了石磬,没人去敲怎么会有声音。再如“開”“関關”,原来都有“門”字参与,表示用双手打开门闩或插上门闩;“啟”字原意是一面呼喊一面用手“攵”去开门(户为单扇的门),现简化字“启”只叫不动手了,与字的延伸字义“启动”“开启”等表示动手,就字不达意了。

(三) 简化声符:如“华華、认認、识識、织織、达達、递遞、迁遷、毕畢、种種、怜憐、烟煙、战戰、剧劇、据據、矾礬、窃竊、忧憂、优優、艺藝、惧懼”等;

汉字本质上是拼形会意字,就是作为声符的部分,也尽量隐含字义,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因而简化字单纯的为注声而做的字,就有问题了。如“剧”字,原来“戲劇”两字多好,“虎”隐含舞台美术,灯光布景虎皮椅;“戲”字中“豆”古指食具,“戈”指刀枪,一看就想起“鸿门宴”“三叉口”,“戲”音同“喜”;“劇”字由“虎、豕、刀”组成,又是老虎、又是刀,那豬的下场好得了吗,一看便知是悲剧,“劇”音同“惧”;一喜一惧,这就是“戲劇”的含意;简化字“剧”从“居”从“刀(刂)”,似乎是拿刀入室抢刧了。当然也有些字有点意思,如“达”字,表示人(大)到达,比原来的“達”源于人(大演化成土)赶着羊群到达草场,要明确简单得多;还有一个好处是,与和它对应的字“逆”形成联想,“逆”字中是一个倒写的“大”,表示倒行逆施,倒退的意思,这样正写“大”是“达”;倒写“大”是“逆”,两字联想有点意思,便于学习。

(四) 新造会意字:如“国國、体體、阴隂、阳陽、泪淚、灾災、听聽、岁歳、苏蘇;炉爐、灶竈、灵靈、猎獵、协協、灿燦、猫貓'猎獵”等;
这部分字是按汉字会意字来造字,如以“灶”代“竈”使字形大大简化,大家都比较满意。但有的字简化后意思不全,如以“国”代“國”,原“國”表示在国境内,有武装(戈)、有人口(口)、有土地(一),表述得比较好,有利于加强国防教育;又如以“灾”代“災”,原“災”表示“水火无情”,大水、大火是人类的大灾,现仅用家里着火来替代,意义差远了。

(五) 新创造符号字:如“汉漢、邓鄧、圣聖、鸡鷄雞、难難、戏戲、劝勸、欢歡、仅僅、树樹、凤鳳、风風、区區、义義、冈岡、会會、动動、层層、坛壇、导導、异異、仓倉、环環、怀懷、还還、”等;

简化字这部分最糟糕,字形无理无规律,离开了汉字“形、义、声”的连贯性。就如以“邓”代“鄧”,原“鄧”字从“登”从“卩”,音同“登”,“登”的图示是上面两只脚(止止),下面是食具(豆),描写的是拿着食具登山送食,“阝”是由“邑”字演化而来,图示是一个跪着的人,字义是表示“氏族”,所以“鄧”是指住在山区的一组氏族的姓氏,音同“登”,这字又好认又好读;汉字凡是右边带“阝”的字多是姓字,如“邵”“郝”“郑”“邬”“鄢”等。还有一个字,以“导”代“導”更是糟糕,原“導”字从“道”从“寸(手腕)”,其中的“道”字从“辶”从“首”意为首要的大道,音同“到”,由此可知,“導”的意思是指引导人们走正道,音同“道”“到”,隐含只有走正道,才能“到”人生理想目标;一个多有意义的,又好认又好读的“導”字,却莫明其妙地简化成“导”字。

(六) 同声归併:如“后後、只隻祇衹、干幹乾、系係繫、台颱臺檯、兰蓝蘭”等(张泰昌)

#文字# #书法爱好者# #书法# #繁体字# #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