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门前的池塘/孙晓丹

我家门口有两个池塘。一个大,一个小。我们老家叫坑,书上的学名称之为池塘,还有的地方叫海沟子。它们相当于一个村庄的蓄水池的功能,有时供养村里鸭、鹅散养的地方。谁家养了鸭,养了鹅,早晨起来,把它们放出圈,喂一些食,它们吃饱了,便踱着小短腿,摇晃着笨拙的身子,去村前的坑里游泳了。

如果有生蛋的鸭、鹅,也会在踱回家,把蛋生到家里,在出来游泳。但这其中,也不乏懒惰者,不想再回家一趟,便把蛋生在池塘边的水里,或者生在池塘边谁家的草堆里。有一次我就在小池塘边我家的草堆里,捡到一堆鸭蛋。意外收获带来的惊喜与幸福,直至今天都让我难以忘怀。我从堆积的乱树枝的缝隙里,一个一个地把它们掏出来,用衣服的前襟兜着,小心翼翼地兜回了家。从此我便会经常查看那个小窝,后来又捡到了两个鸭蛋,再往后就没有了。也许是那鸭也觉察到,把蛋存放在这里不安全了吧。但从此,我便开始常在清晨,早早起床,沿着坑边,去寻找鸭蛋,还想要又有意外的惊喜。好事巧事碰到一次就足够幸运的了,哪里还有常常碰到的道理。

门前池塘,不仅给我带来惊喜和期盼,更主要的是,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吃饭时,左邻右舍都会端着碗,从家中走出来,聚在大的池塘边,或蹲着,或站着,或坐在地上,边吃着自家的饭,边说着家长里短。有时,也会把自己的新奇的饭菜,分一点给邻家的孩子。我们在池塘里洗衣服,从地里干活回家,也会先到池塘里把手脸洗干净……

池塘边长了许多大柳树,夏天,长长的柳枝垂到水里,树荫里便会落下许多树叶和虫子,那里也就是鱼儿的乐园。与我们孩子来说,就以多了钓鱼的乐趣。我们那时哪里知道这世上还有带滑轮的精致的鱼竿。我们通常是从家里,拿出自家的洗脸盆,找一张油纸覆盖在脸盆上,用绳子紧紧地箍一圈,防止油纸在水里飘走,箍好后,留一个长绳。最后在油纸上戳个小洞,塞一些馍进去,摁住盆,让它慢慢地浸入水中,再把长绳固定在树根上。万事大吉,我们也就在池塘边树荫下玩耍去了。

有小伙伴时,大家就一起玩各种游戏;没有小伙伴时,我喜欢一个人望着水面发呆,或者找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图画。记忆中,我所画的画,好像都是在地上,画画对我来说只是游戏,不像今天的孩子,把它奉为特长,专门去学。这样玩了半天,才会想起,池塘里还有我放的捉鱼的盆呢,赶紧把盆拉出来。有时里面时空的,有时也能收获几只小毛鱼。打开油纸,几条鲜活的小鱼在盆里慌乱的游着。用手去抓,它们大多不肯一下子就犯。似乎抓住了,可是它又会滑滑地从手心溜走,弄的手心痒痒的。钓这几条小鱼有什么用呢?拿到家里,妈妈也不会辜负我的劳动,便很高兴地用它们做鱼汤。几条小毛鱼,却烧一大锅汤,配上些刚从地里掐来的野菜。再去自家鸡窝里掏出两个鸡蛋,打碎在碗里,往烧得滚开得汤里一倒,金黄的蛋花顿时浮在汤上。淋上几滴在刘庄磨坊里打的芝麻香油,闻着就鲜美极了。

我最快乐的事,不是捡鸭蛋,也不是钓鱼。因为鸭蛋不会天天有,钓鱼也不是一个女孩真心喜欢的事。最能给我带来快乐,也是至今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在池塘边荡秋千的事。有记忆以来,那树就歪在池塘边,根在岸上,身子却斜在水中,好像一位爱美的女孩,想要在水中照一照自己的倩影。我一直惊叹,这样一棵歪倒了的树,居然还能一直活着。更让我惊奇的是,在它的旁边,有一棵葛花树,藤蔓很粗,不知长了多少年。葛藤紧紧的勒在歪树的身上,勒得很深。一条条藤蔓,一直缠绕到歪树的树梢上。神奇的是在树干上,有一条粗壮的藤,弯成了一个天然的秋千,悬在水面上。葛藤缠着树干,树干支撑着秋千,好像是两棵树,怀着默契,要为我们打造一个乐园。

可是,要到秋千的位置,却不容易。必须沿着歪树的树身,一点一点慢慢地沿过去,再顺着藤条爬到秋千上。记忆中,每年夏天,我几乎每天都爬上去,骑在树身上,两手搂着树干,一点一点地往前爬。后来,爬得多了,胆子就逐渐大起来了,居然敢站起身子,保持着平衡,如杂技演员走钢丝一样,轻松自如地走到秋千处。

在这里荡秋千是快乐无比的。上有茂密的树荫遮挡阳光,下有清凉的池塘水输送凉气。我可以站在秋千上,两手抓紧葛藤,使劲的蹬腿,大幅度的晃动,任风在耳边呼呼作响。我喜欢坐在秋千上,脚伸进水里,轻轻地晃动,或者干脆就静静地坐着,任双脚在水里涤荡。这样惬意的游戏,足以让我忘记一切苦恼。更何况那时,我也找不到烦恼。

这样的日子,那样的年龄的日子,便在这秋千里,飘来荡去,让人沉醉,留恋!如今,那歪树早已不在,葛藤也不见了踪迹。日子一晃,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我竟然不知道,它们是何时消失的,不知道它们那样的纠缠,最终是被人硬生生地分开了,还是化成了同一缕烟,分不清你我,渐渐消融在天地间了!

池塘边的日子很平淡。但那段日子,在我的生命中,却如同池塘中的水,清澈透明。它满含着生机,蕴藉着葱绿!在我记忆的深处潜滋暗长,凝结成璧!

作 者 简 介

孙晓丹,中学语文教师,曾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少年鲁迅文学奖,获优秀奖。热爱写作。






(0)

相关推荐

  • 槐的记忆

    漫野槐花摄绿魂,似云香雪沁心神.八方游客醉仙境,偷吻人间一段春.不知不觉间,眼前那串串随风飘舞的槐花和那淡淡的清香,渐渐把我的思绪拉向了童年的回忆.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的农村,无论是院子里, ...

  • 家乡的古樟

    家乡的古樟 家乡的一草一木足堪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情景没有随岁月褪色,反而在心灵深处更加清晰起来. 我的故乡是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刘家村,在村口有四口池塘,其中一口名叫新塘.在新塘边,长着五棵古樟 ...

  • 理想的家园:生机勃勃的院落

    梁东方 日出前十五分钟开始鸟鸣,它们的生物钟和感受能力是人类不及的.每天早晨鸟儿们的啁啾合唱由此开始,始而稀疏,继而盛大,阳光初染便会联合成繁复的由四面八方的个体组成的大型演奏会. 鸟鸣可闻,鸟身不可 ...

  • 乌桕树下的夏天

    夏至过后入伏,北京就进入了烧烤模式. 每次走在路上,我都恨不得自己是会飞的,"咻"一下,就飞到自己要到的地方,就不需要在路上接受电饼铛般的炙烤了. 每天,我坐在办公室,看着窗户外面 ...

  • 理想的家园:院子里的一首诗

    梁东方 早晨的第一口空气,含着一种格外清新的清凉,仿佛是世界之处的崭新的意味:略有生涩,裹着晦暗的寒意,却又是清风挟着的清新清明.这是大自然最纯正的黎明,是镶嵌在自然之中的理想家园里最富有魅力的时刻之 ...

  • 割漆人(下)

    民族风情散文系列<深山老林里的童年> 割漆(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原作者) 割漆人 下 出发前,父亲再三对我说,这地方你不熟,你要紧跟着我,进山后,不准乱叫乱喊,不准说不该说的话.我心里暗自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女人,不要相信“我养你”/曹志琴

    "在没有结婚前,要是知道他是这样的脾气,我才不结婚呢."幼维姐边喘着粗气边说.我回过身来看看身后的郑姐,又看看郑姐身后的幼维姐. 郑姐.郑姐的老公跟幼维姐的老公是同学,平时常在一起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菊花会/庄振加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菊花会/庄振加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她和他的故事/陈祥虎

    她是个理发师,这点村里人都知道,因为她的店就坐落在村马路边,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都去找她理发. 她的男人是开大车的,就是半挂车,眼下是二十多年以前,人们都这么叫.原本出车一趟三五天可以挣回不少钱,怎奈何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学僧聚会见闻有感/王国庆

    庚子暮秋,迎来闽南佛学院第二届学僧毕业三十年聚会.我因"流水三十年"欢迎晚会撰稿而全程参与,切实感受住持一方的法门龙象风采.一个同学聚会,能策划.安排得如此庄严.盛大.隆重,的确让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父亲的月季花/李丽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和我们在老家生活,农闲的时候母亲会带着我和弟弟去父亲那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父亲宿舍窗台上那一盆开着红花的月季了,清晨的阳光照在那盆月季花上,红花绿叶相映,就像一个娇滴滴水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难忘儿时红薯的特别吃法/李维维

    又是红薯成熟季节,这几天超市街上甚至门口的路上都有买红薯的.尽管现大棚流行四季都能吃上红薯,可这个阶段是季节性的红薯好吃还新鲜. 红薯的吃法很多,有油炸拌糖吃的,还有下在稀饭里吃的,最直接最简单最普遍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秋天的尧山/赵振超

    记得在十年前来到鲁山尧山参加业务学习培训,虽然在尧山脚下呆了将近一周时间,但终因会议安排的紧凑没能走进尧山的深处去细细品味她的滋味. 这么多年了,这点遗憾总在心头荡漾,有时我想,人生应该有一点冲动,比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短暂的狂欢,永久的怀念/张素洁

    小酒暖身夜踏雪, 琼枝玉树尤欢迎. 华灯锦瑟映玉骨, 土地万物穿纱衣. 三三好友酒兴浓, 相约踏雪话青葱. 撒雪溜冰释天性, 挤兑搞怪心轻松. 朗声说笑乐融融, 平生修得友谊果. 偶拾童趣乐同游, 寻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白鹭飞/郑丽涛

    白鹭,我认识这种雪白的精灵,要感谢郭沫若.他在散文里发出这样的赞叹:"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