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福字都能倒贴,为何康熙版的福字不能?你看倒过来是个什么字
每当新春佳节,倒着贴的“福”字便开始广泛地出现在人群的视野当中,意味着“福到了”,这显然已经成为了过年时期的一种习俗,但是凡事也有例外,既然福字要倒着贴,有一种却不能,那就是清朝康熙写的“福”字,这又是为什么呢?你看倒过来是个什么字,其实就明白了。
在北京著名景点,恭王府花园的进门处,有一块“福”字碑,而这正是康熙的御笔,相比于喜欢疯狂题字的孙子乾隆,康熙却极少有笔墨流传于世,这块“福”字成为了所剩不多的真迹。在它的背后,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1673年,孝庄太后六十大寿将至,却突然感染疾病,日渐昏沉,皇宫着急成一片,太医也束手无策,当听闻祖母病重的消息,和孝庄感情深厚的康熙亲自前往探视,他听说,天子身为九五之尊,可以向上天“请福续寿”,于是孝心至切的康熙,斋戒三天,随后挥笔,一个福字在纸张上一蹴而就,随后又加盖上了““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玺。
说来也让人感到奇怪,康熙写下福字之后,还真的就一天天康复起来,一直到15年后,才去世。
后来的康熙,发现这个福字,竟然如此巧妙,他多次想要挥笔重写,却始终没有了当时的那副神韵,因此这被认为是上天的旨意,称为“天赐洪福”,孝庄生前,专门命令工匠,其雕刻成牌匾,刻在了石碑上。传承到了今天。
只是让人感到好奇的是,为何“福”字,却并没有选择倒过来呢?,后世也给了几种原因,第一种,因为这是圣上的墨宝,君王所赐,此有倒置的理由?
至于第二种,才最为主要,康熙写下的字,从正面上来看,其实蕴含了很大的奥妙,字体瘦长,又像一个“寿”字,福字的一半 ,模仿的正是东晋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寿”的写法,被称之为“长瘦(寿)福”,民间又叫做“福中有寿,福寿双全”。
而更让人感到赞叹的是,这个福如果细细一裁缝,右上角像“多”,下边为“田”,左半边似“子”和“才”,意味着“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五福合一,至于福下面的田,同样也没有封口,意味着“无边之福”。
但是这个福字一倒,就彻底变了味道,因为开口的“田”,一旦扭转了方向,反而更像是一个凶兆的“凶”,十分不吉利,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块福字碑,要采取正放的理由了。
事实上,清代皇帝和“福”字中间,始终有一段说不清的纠葛,满清入关以来,原本朝臣要避顺治帝福临的讳,为了缓和矛盾,顺治帝决定颁布诏令,让臣民无须避讳:“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
但是到了乾隆时期,文字狱越来越严重,导致乾隆再次下诏,不允许使用“五福临门”作为门上的对联,以表示对先祖的恭敬,不管怎么说,康熙的这个福字,却留了下来,还获得了“天下第一福”的称号,如果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参观参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