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读书有什么意义?
正文
关于读书这件事,以前写过一篇文章
聊了毛主席和高层读书的共同点,讲的是读书的方法论,这篇文章,我们来谈谈读书的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此处的读书指的是一般性的阅读,不是进学校,读书升学的意义。
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而言,人的完整的认识进程是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闭环,具体来讲就是经过实践,得到初步的,表面的感性认识,对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辩证分析,得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进一步发展。
外部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知觉器官而产生的便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通常是肤浅和片面的,感性认识应当发展到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才能够从本质上反映事物。
那么读书属于这一进程中的哪一者呢?读书也是一种实践,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实践对象是他人的认识。
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读书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至少有两点
其一,就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而言,唯物主义信奉可知论,也就是任何事物在根本上都是可以被认识、被检验的,但实际上,具体到个人,每个人的亲身实践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分工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推出世界是如何运行的规律后,再去从事各项工作,这是对有限的精力的一种浪费,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通过学习(读书就是一种重要方式),获得关于事物的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再去实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做菜,照着菜谱做和自己摸索着做,前者相比后者往往就能够付出较少的精力而得到较好的结果,推而广之,学习任何技能大多如此,也正如实践论里所谈的: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
我们不否认实践是所有知识的根本源泉,但我们也不可能仅仅依靠个人实践来获取所有知识,读书的一大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快速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弥补个人实践能力和精力的不足,当着我们自己在实践中遇到了相应的情况,这些从书本上得来的间接经验就能够帮助我们减少摸索所需要的时间和代价。
换句话说,读书扩宽了个人的实践边界,让我们不用通过真正的”实践“也能获 取关于世界的相关认识,比如
文学可以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知道人生的多样性, 选择不同认识路径可能造成的不同结果;
历史作为实际发生过的人和事,能够让我们更深刻了解人性的复杂和社会运行的规律;
一些工具性实用性的书籍则能够教给我们前人关于某个领域实践的直接经验等等
其二,帮助我们形成、修正理性认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实践环境中,积累着一定的实践经验,比如经历着996工作制,我们对这种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厌恶、以及不好等等朴素的观念,至于为什么厌恶,为什么不好?很多人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亦即对于其背后的成因以及不合理性还没有产生概念,这个概念,就是上面提到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应当上升的理性认识,才能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这一上升过程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需要我们动动脑筋。对于简单的事物,我们可能会在固有思维模式下就快速形成关于事物的理性认识,比如看到大街上有人随地扔垃圾,我们第一直觉往往就是这不是一种好的行为,进一步就可能得出这个人素质低下的结论,但对于一些复杂的事物,比如上面提到的996工作制的成因,我们就要开动脑筋想一想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一定能够想出来,或者我们想出来了,但觉着自己想的未必对,这时候我们往往就要去求助于书本,求助于别人的认识,假设我们去看了《资本论》,我们大概就会懂得这是生产力没有大的突破下,资本主义为维持利润率所作出的延长绝对工作时间的老把戏,在这个过程中,书本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帮助我们形成或者修正我们的理性认识。
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聊聊最近很火的《觉醒年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什么重要呢,一个原因就是它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所谓思想启蒙,就是在大家都困顿于中国积贫积弱的感性认识而不知如何进一步剖析时,提供了思想上的见解,并且直接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引入了中国社会,进一步促成了接下来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容易造成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是阻碍古代中国从技术大国发展为科学大国的直接原因,经验主义的特征就是对事物只满足于感性认识,而不去深究底层的原理,比如做炸药,只满足于A+B+C能成为炸药,而不去研究A+B+C为什么能成为炸药,经验性质的东西,因为缺乏理论的支持,就会止步于奇技淫巧,无法成为系统化的科学,因而在初期发展之后,就容易陷入瓶颈和停滞。
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整顿党的作风》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读过的书都会忘,那读书还要意义吗?
人脑的记忆能力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单来说,也就是记忆随着时间是快速衰减的,这是生理规律,大部分书,我们即使是反复去读,只要一阶段不接触它,往往也会忘记大部分内容,而对于只看一遍的书,一段时间后能记住的更是少的可怜,那么,记都记不住,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一句话常用来类比解释这一问题:你读过的书,就如同你从小到大吃过的饭,看不见但是早已经融化到你的骨肉里。
这一类比有道理吗?我们从读书的两点作用上去分析一下,第一点,我们说读书可以扩宽实践的边界,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读过的书,如果我们能够全部记住,那自然是最好的,但即使记不住,学会通过阅读去拓宽实践边界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技能,换句话说,我们确实并不需要能够记住每本书中的内容,只要确保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找到它,就够了。
这似乎和“融化到我们的骨肉”里没什么关系,确实,上边这句话只能从读书的第二个作用去认识。读书的第二个作用是帮助我们形成、或者修正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由感性认识而来,这中间经历了一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思维的分析、判断过程,有时候面对同一件事,我们会说有的人思考很有深度,有的人很肤浅,这个区别就在于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分析能力不同,这种思维分析能力是怎么锻炼来的呢?
读书学习就是一种锻炼的途径,书籍中的具体内容确实是容易忘记的,但是作者是如何论证、分析、阐述一件事的逻辑,则会不断的和我们现有的思维框架融合,不断改造我们的思维框架,思维框架会影响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既是显微镜,也是有色眼镜,显微镜就是上面提到的深度问题,有色眼镜就是指看待事物的角度,一个直观的表现是,文学的书读得多了,就容易从感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的书读得多了,就会偏向从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就比如花从树上掉落这个现象,感性的人可能就会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落红不是无情物”等等感慨;理性的人可能就会思考花为什么会掉落,花掉落的速度是怎么样的等等问题。
思维框架这个东西,通常是在潜意识里起作用的,就是认识能力的“骨肉”,并且会外化为我们个人气质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而言,读过的书忘了也是无大碍的,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这本书已经实现了它的一个重要功效——对我们思维框架的改造,当然,这一过程中,还得注意读书的方法,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可以参看之前的文章,此处就不再赘述。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