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生产突破性ODHE技术,大连化物所将在亚化煤制烯烃与新材料论坛发布

  •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惠生工程联合开发的“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ODHE)”技术,通过中试评价。

  • 具有乙烷转化率和乙烯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碳排放显著降低等特点和优势。

  • 13届煤制烯烃与新材料论坛2021将于928日在杭州召开。大连化物所杨维慎研究员应亚化咨询邀请将做大会报告: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ODHE)技术与产业化展望。

近日,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物所”)与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惠生工程”)联合开发的“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ODHE)”技术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会”)组织的单管中试技术评价,标志着乙烷直接催化氧化脱氢定向合成乙烯技术已具备工业示范和商业化推广条件。

本次评价会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谢在库院士等在内的七位专家组成,大连化物所刘中民院士和惠生工程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闫少春代表合作双方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副主任王秀江主持。

会上,大连化物所杨维慎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ODHE技术开发历程、单管运行情况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随后,项目组与专家组进行了深入的答疑与交流。

经过认真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催化剂在经过1500小时单管试验后仍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相比传统蒸汽裂解技术具有乙烷转化率和乙烯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碳排放显著降低等特点和优势,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备工业化条件,建议加快产业示范进程。

闫少春先生表示,化物所作为知名的科研机构,在行业内多个技术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研究成果,很高兴惠生工程与化物所合作开发的ODHE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希望未来双方团队进一步精诚协作,快速推进ODHE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并以此次为契机开拓双方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多年来,惠生工程始终秉承“发展科技、惠润民生”的企业宗旨,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战略投入,积极开展并强化构建与全球领先的科研院所、高校和生产用户的“产学研用”合作。凭借多年的新技术工程放大实践与经验,惠生工程与国内外技术合作方实现了多个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的成功案例。ODHE技术正是基于化物所与惠生工程的各自优势、以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而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典型合作,这一成功研发将持续夯实惠生工程“技术+工程”的发展战略,同时也将为行业的提质增效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亚化咨询评论:“乙烷制乙烯”是生产乙烯公认最高效的路线。在中国西北地区,煤制烯烃结合乙烷制乙烯技术,将同时具备增产与减碳的潜力。

2021年8月,中国石油两套利用自主研发技术建成的大型生产装置——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相继投产,总产能140万吨/年。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工艺流程,将乙烯收率由原来裂解石脑油的30%左右提高到80%,吨乙烯投资成本比常规低30%以上。中石油利用天然气中的乙烷生产乙烯,一方面改变了天然气所含乙烷仅作为燃料低利用率、低附加值的现状;另一方面增加了产业链的竞争力。

中国石油立足于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系统思维,创新布局,建设两套天然气开发、乙烷回收、乙烯化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国家示范项目。塔里木油田已建成国内单套最大的轻烃回收装置,每年可回收45万吨LPG及稳定轻烃,乙烷回收项目每年可回收76万吨乙烷。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在榆林建设了20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处理项目,去年8月底已建成的长庆上古天然气处理总厂,每年可供给生产原料乙烷105.27万吨。

大连化物所与惠生工程联合开发的ODHE新技术,具有乙烷转化率和乙烯收率高、碳排放显著降低等特点,在中国西北地区等面临“减碳”压力的能源重镇,尤为值得关注。

亚化咨询主办的13煤制烯烃与新材料论坛2021将于928日在杭州召开,将探讨中国烯烃与新材料产业政策; MTO工艺与催化剂技术提升;工厂运行优化;单套80-100万吨/年大规模煤制烯烃装置的竞争力;煤制烯烃/大炼化/PDH/乙烷裂解制烯烃竞争力比较;高端化学品产业链发展方向;茂金属聚烯烃技术与产业趋势;副产品高价值利用和环保;煤制烯烃与新材料的“碳中和”思路与方案等。

最新演讲日程:

煤基新材料和烯烃的“碳中和”思路——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双碳背景下的煤制烯烃与新材料——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MTO工艺最新进展——霍尼韦尔 UOP公司

碳中和CTO的技术和思路——惠生工程

EVA技术引进及项目建设管理——中国石油大庆石化

乙烷催化氧化脱氢制乙烯(ODHE)技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浦景化工C2法MMA新技术开发进展——上海浦景化工

废气废液协同治理技术在化工行业的工程场景应用——同智创新

燃烧设备与环境系统的解决方案——柘科(中国)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小组讨论:双碳背景下,煤制烯烃如何发展?——规划院、长城能化、大庆石化、国能集团、中煤集团、惠生工程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