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真正能驱动人心的法则,不是让人获得利益,而是遭受损失

有鬼谷道友问阿信:正值“金九银十”,公司处于销售旺季,可是团队里的一个核心成员却提出离职,看他态度似乎很坚决,我应该怎么做呢?

我问: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道友说:如果能留住最好,如果留不住也希望给他一个教训,让他感到后悔。我也想臭骂他一顿,可是我发现这样的手段不仅显得自己没素质,而且达不到效果。

我问:你听说过损失效应吗?如果你明白了这个理论,你可以假装不可思议地告诉他:

“人事部还没告诉你吗?由于你的业绩做得很好,公司已经决定提拔你做销售部经理了。”

如果他留下,那么目的就达成了。如果他还是选择走,那也是带着痛苦走的,毕竟,触手可及的好处没捞着。

一个平平无奇的话术背后其实有一个精深的理论。

损失效应,脱胎于前景理论,认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如果你想成为说客,请记下这个理论,可设计不同的风险报告,进而操控对方的行为。不妨请苏秦为我们演绎一下。

彼时,秦国的连横和六国的合纵都在拉拢各自的盟友。为了说服韩昭侯加入合纵阵营,苏秦先是从地利、军事方面强调了韩王的强大。可能是实在没啥好吹的了,苏秦甚至说出了韩国的小卒个个都是独孤求败,有“一人当百”的实力,一人砍百八十人跟玩似的。

一席彩虹屁飘过,韩王似乎不感冒。这使得苏秦不得不调整策略,他说:大王当然可以投靠秦国,到时候秦国肯定找你要好处,比如割让宜阳和成阜。您以为你当真割了,秦国就会满足吗?

不会,“今兹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今年被您满足了,明年要的会更多。每年秦国都会来找你要土地,给吧,实在没那么多地给了。不给吧,以前给的土地就白给了。欲壑难平,大王不给,到时候秦国还是会发兵来打你们。

后世有句话叫“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其实是改良我苏秦的,我的原话叫“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这“牛后”其实就是牛屁股,估计后人觉得不雅就改成了“凤尾”。

那么,大王,您当真想当牛屁股吗?

原话是: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苏秦这一通操作效果杠杠滴,只听见韩王攘臂按剑,仰天叹息曰:“寡人虽死,必不能事”。

苏秦回(du)报(zhuan)了一个“风险评估报告”,告诉韩王,如果臣服秦国,就好比成了牛屁股,被天下人耻笑不说,还会失去大量的土地直至毁灭。短期的稳定和长久的灭亡,如果你是韩王,你会怎么选?八成也会像韩王一样被说服。

苏洵在《谏论》里也讲了类似案例:假设,现在有三个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介于勇敢和怯懦之间的普通人,一个怯懦的人。你跟他们一道走到深谷边,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起跨越这深谷的,就是勇者;不能跨越的就是怯懦。”作为勇敢的人以怯懦为耻,一定会跨过深谷;普通人和怯懦的人就不能。

你接着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过去的,给他千两银子;不能跳过去就不给。”那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普通人会追逐金钱利益,也一定能跳过去。那个怯懦的人还是不能过去。

最后,你放出一只凶猛的老虎向他逼来,这个怯懦的人会怎么做呢?他会立马选择跨过深谷。

苏洵问:“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分吗?关键是因情势驱使他们罢了,形势所逼。

如果你没学过说服,其实就是两个枯燥的故事。如果你学过说服,则会品读出一则说服操控术,即,如何说服一个人?

人遇到风险,就意味着有很多不确定性,往往如鬼谷子说的“凡决物,必托于疑者”,遇到了困惑和疑难的问题,因此,不同人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所以,苏秦和苏洵是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对方决策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了解下“前景理论”推演的结论: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损失的痛苦比获得所带来的喜悦更敏感,而损失和获利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评价事物时的参照点,就会改变对风险的态度。

阿信曾经问一个朋友:过去,你没车没房没存款,你说你不幸福。现在,你啥都有了,你感到自己幸福吗?朋友说:感觉自己更不幸福了!

你会发现,得到未必让人幸福。那么,如何会让人感到幸福呢?

假定你在路上捡到100元钱,或许你会开心一小时。但是,如果你丢了100元,你会心疼一整天。得到的快乐难以抵消失去所带来的痛苦,这种心理行为被称为“损失规避”。

大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即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要大于后者。

在苏秦的案例里,韩王害怕失去土地。在苏洵的案例里,勇者的人害怕失去荣誉,普通人害怕失去利益,而懦弱的人害怕被老虎吃掉。损失比收益更能打动人心,就如鬼谷子说的“善其用福,恶其用患”,一般说来,人们都希望遇到有利的事,不希望碰上祸患和被骗诱。

众所周知,阿信是个研究鬼谷子的民间手艺人,鬼谷子在《决篇》里有个句话很值得玩味: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

这句话很好理解,能够去除祸患的,可以做出决断。可以得到幸福的,可以做出决断。如果你认真品读,更会惊叹鬼谷子洞察人心,他把“去患”排在了“从福”的前面,根据这这则理论,便有如下的案例:

某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想降员工的工资,他们是这么做的,先放出风声,公司由于经营困难需要裁员,搞的人心惶惶。正当员工们觉得大难临头时,老板开会宣布,不裁员了,但是为了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需要施行降薪。

员工们一听饭碗还能保住,在“辞退”和“降薪”之间,纷纷拥护降薪方案,并为自己保住了饭碗而感到幸福。

究其原因,世人害怕遭受损失甚于得到收益,相比于获得,人们更害怕失去,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真正能驱动人心的,不是让人获得利益,而是遭受损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