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再扩围 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

文/《新产经》左雨晴

自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起,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更是进一步提高,更多地区加入到对外开放的格局中。2013年9月至2019年8月,我国已经陆陆续续批准了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初步形成了“1 3 7 1 6”的基本格局,构筑了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态势,对形成新一轮全面开放格局具有推动作用。

而就在今年9月,我国自贸试验区再添“新成员”。9月21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自此,中国自贸试验区由此前的18个增至21个。自贸试验区的这一再扩围,究竟有何深意?4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或者扩区又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

       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

所谓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内,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自由贸易区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可以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

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容,只有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我国最早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可以追溯到2013年9月设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随后的近6年里,通过几次扩围,形成了“1 3 7 1”的12个自贸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2019年8月,又在沿海和沿边省份增设了6个自贸试验区,至此实现了沿海自贸试验区全覆盖,以及首次在沿边设立自贸试验区,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雁阵”。

开放不止步,改革不停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贸试验区不再仅仅停留在地理面积的增加,更带来了制度创新的深化。今年9月,随着北京、湖南、安徽加入自贸试验区,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再度扩围。据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绍,此举目的是通过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改革探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加快形成发展的新格局。

此次扩容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更是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据王受文分析,4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或者扩区中,北京科技创新动能强劲,湖南装备制造业积淀深厚,安徽新兴产业要素比较活跃,浙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而4个省市的地理位置,将实现京津冀全覆盖、长三角全覆盖,同时叠加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形成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打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4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或者扩区,将通过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补链强链,依靠产业链集成创新进一步稳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先进性、稳定性和竞争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王受文表示。

       差别化试点赋予特殊使命

与以往的自贸试验区一样,此次新增的自贸试验区也延续了差异化试点,每一个自贸区建设,都根据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发展阶段而肩负着不同的使命。王受文表示,此次方案充分考虑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围绕着服务贸易、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业态,提出了特色鲜明的差别化试点任务,打造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以北京为例,作为首都心脏,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具有引领作用,这一定位将支持北京自贸试验区在有条件的区域最大限度放宽服务贸易准入限制。关于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亮点和特色,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归纳了四个方面:助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助力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着力打造数字经济试验区;着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而作为京津冀这一“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主动融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而对于湖南来说,湖南自贸试验区主要依托经开区、黄花综保区以及高铁南站、机场口岸,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连接粤港澳和中部地区的现代化服务中心。据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介绍,湖南自贸试验区涵盖了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其中长沙片区突出临空经济,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岳阳片区突出临港经济,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郴州片区突出湘港澳直通,打造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以及湘粤港澳合作示范区。在三个片区的综合效应下,湖南自贸试验区将着力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自贸试验区则是通过布局一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前沿研发平台和基地,努力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其中,合肥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芜湖片区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跨境电商等产业,蚌埠片区则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等产业。“设立安徽自贸试验区是安徽服务国家开放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平台。”安徽省副省长章曦表示,安徽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发挥好三大优势,着力三项探索:充分发挥安徽的科创优势,探索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安徽产业优势,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安徽区位优势,探索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与北京、湖南、安徽不同,浙江早在2017年便挂牌成立了自贸区,此次是进一步扩区。根据方案,浙江的自贸试验区从油气全产业链拓展到了五大功能定位。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表示,扩区之后,浙江要聚焦五大功能定位,不断加强改革攻坚:一是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和油气储运基地、全球一流的石化炼化一体化中心和海事服务基地。二是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全力拓展新的国际贸易领域。三是打造国际航运与物流枢纽,支持全球智能物流枢纽建设。四是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全面拓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生活新服务等领域。五是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自贸试验区的再扩围不仅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了探索的新路径,更彰显了中国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其积极意义因此更加深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