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和蟒袍的区别
龙和蟒的区别
真正的“蟒”就是蟒蛇,也叫蚺蛇。《尔雅·释鱼》:蟒,王蛇。其《注》进一步解释: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也就是说,蟒就是一种蛇,只是个头比较大而已。但再大的蛇类,样子也差不多:光溜溜的一条身子顶着个脑袋,没有四肢,更没有爪子。
所以,真正的蟒,和传说中的龙,其区别是全方位的,根本就不是几个爪子的问题。只有龙袍上的龙,和蟒袍上的蟒,其区别才是细微的。具体来说,龙袍上的龙,和蟒袍上的蟒,其外形其实都是龙,区别在于前者的爪子是五趾的,而后者是四趾的。
龙袍
绣了龙为什么叫蟒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衣服上和龙袍一样,绣的都是龙(尽管少了一个爪子,它依然是龙),为什么“蟒袍”为什么只能叫“蟒袍”呢?
第一,蟒袍上只能绣“龙”。龙是人类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一种神话动物,其形象威武雄壮,有头有脸,有角有脚。而蛇虽然也被昵称为“小龙”,但其形象与龙比起来,实在是相差太远。一般来说,蛇所代表的的形象,都是反面的、邪恶的。王公大臣们的衣服上若绣的都是蛇,那成何体统啊?开起朝会来,简直就是蛇窝啊。所以,蟒袍上绝不能真的绣上蟒蛇。
蟒袍
第二,必须不能叫“龙袍”。因为,皇帝常自称为“真龙天子”,“龙”是皇帝专用的名词,“龙袍”也只有皇帝能穿(清朝的皇后、皇太后也可以穿龙袍)。所以,尽管王公大臣们的吉服上也绣着龙,但只能叫“蟒袍”。大臣若拥有龙袍,只有一个原因:想造反!
更靠谱的说法是:“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野获编》)蟒袍其实也不是大臣们自己想穿就能穿的,只能达到一定的地位了,皇上赏赐下来,才可以穿。皇上则是照龙袍的样子赏赐的,只不过是减少了一个爪子而已。
蟒袍
龙袍和蟒袍的区别
一般来说,龙袍和蟒袍的区别,就在于上面绣的龙是五趾还是四趾。有一般的,就有不一般的。清朝赐给大臣的袍子上就有五趾的龙。但是,只要是大臣穿的袍子,不管是几趾的,都只能叫作“蟒袍”。
除了龙爪多少之外,龙袍和蟒袍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颜色!
像下图这样明晃晃的颜色,就是属于皇家专用的,其他人不得“僭用”。不然很可能脑袋不保!而蟒袍的颜色就多了,分为上五色(红绿黄变黑)和下五色(紫粉蓝湖香)十种。
按照《吉祥钦定大清会典图例》里的要求,龙袍必须是“皆明黄青色,领、袖皆石青:片金缘,绣纹。金龙九,列十二章。”这里提到了龙袍与蟒袍的又一个区别:十二章纹!
龙袍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这十二种章纹都有着美好的寓意。据《周礼·春官·司服》,日月星辰“取其明也”;山“取其人所仰”;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宗彝取其忠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养人”;黼取其“割断”;黻取其“背恶向善”。
东汉初规定:“天子……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以下)七章……”明代服制则规定:天子十二章,皇太子、亲王、世子俱九章。所以,只有十二章纹齐全的,才是龙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