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讲甘露消毒丹

高建忠治疗咳嗽经验整理篇(满满的干货)

金刺猬

2018-05-19 00:00

1、痰白属寒,痰黄属热------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基本不管用。很多寒性咳嗽的病人偏偏吐得是黄痰。对于慢性咳嗽,痰的稀和稠比黄和白对辨寒热更为重要,一般来说,痰稀多寒,痰稠多热。

2、慢性咳嗽-----病变---------长期病灶-------正气虚馁有关系--------多是阳气不足,或全身的、或局部的。而局部邪气长时间滞留,又很容易、甚至是必然化热,这时前面是 虚寒,后面是实热,对治疗的要求相对就较高了。

3、书中说见到舌质暗、有瘀斑、脉涩为有瘀,但临床上一定要等到有这些典型表现才去辨出瘀,我们会发现我们能辨出的很少。何况有很多人舌质原本就是暗的,难道舌质暗就应 该考虑瘀?有人说久病入络,时间长了就有瘀,但也不一定。时间长了,我们使用活血化瘀药并不见得疗效有多好。有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些活血药,但这种做法究竟对不对, 利多还是弊多,需要进一步探讨。

4、湿热咳嗽,常用甘露消毒丹方而不加任何止咳药,效果很好。

5、《金匮要略》治疗咳嗽主要是从痰饮考虑的,实际上张仲景偏重于治饮。后世医家在张仲景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对痰、湿、瘀的辨治,这应该是医学的发展,但后人见流 忘源,反而把原本的饮邪给忽略了,这不应该。

6、治咳不止于肺,而又不离于肺-----陈修园说的。没有肺气宣降失常,病人是不会咳嗽的。因此,治疗上恢复肺气宣降是很重要的。三拗汤(当然严格意义上讲,三拗汤并不是麻 黄汤去桂枝)来恢复肺气宣降。不止于肺是强调治本,不离于肺是强调治标。风寒----桂枝,不敢加桂枝,荆芥、防风可以加吧;有痰----温燥的制半夏;有热---辛凉的生石膏, 就演变为麻杏石甘汤,治肺热壅实之咳喘;有湿-----淡渗的薏苡仁,就变成麻杏苡甘汤了。这样的话,三拗汤就变成治风寒咳嗽的基础方了。

7、咳嗽——机体祛邪表现,不能随便止咳。只有在病程很长,咳嗽------耗损肺气一种,才去考虑止咳,但这种情况在我们的临床上不是很多见。

8、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吴鞠通说的。记住这句话,对治疗咳嗽是很有用的。我们一定要相信有时小方小剂疗效很好,而大方大剂疗效很不好。1克,3克,一剂药不过 十几克、二十几克,能解决问题。

9、保肺清金-------明清时期的书说的很多,基本用药模式-----养阴药加上苦寒药或甘寒药。陈修园他说,保肺清金,流俗之谈。在陈修园看来,大部分人不需要这样来用药,需 要治寒。如果是表寒,用麻黄、桂枝、细辛等;如果是里寒,用干姜、附子、半夏等。而我们反省自己的临床,在治疗咳嗽时,干姜、麻黄这类药用的还真不多。这也许说明,我 们的临床出现问题了。记住,麻黄、干姜是治疗咳嗽很重要的两味药。

10、止嗽散,《医学心悟》中的方剂,--------风寒轻浅的咳嗽,此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很多医生治咳嗽就喜欢用这张方子。实际 上这张方子用于外感风寒不甚而引起的咳嗽。适用于咳嗽的末期而不是咳嗽的开始。-------使用这张方时,我感觉注意紫菀、百部这两味药,不要早用、多用。

11、如果说止嗽散治疗咳嗽的末期,那么开始用什么方呢?----那就是麻黄汤。

12、桑菊饮是吴鞠通的一张方子,特别清淡,比银翘散更清淡-----加生麻黄,也就是合用三拗汤。感觉剂量小一点,煎得时间不要长,开对了可管用了。开的剂量大了,煎得时间 长了,效果反而不好。

13、清燥救肺汤----喻嘉言最得意的方剂-----治温燥咳嗽的,临床碰到温燥咳嗽,反而用桑菊饮加减。

14、喻嘉言-----青龙为神物,最难驾驭。张锡纯-----小青龙汤3~5剂后接用从龙汤,提示我们既不要畏首畏脚,也不要孟浪。小青龙汤----核心为干姜、细辛、五味子。陈修园认 为小青龙汤中所有药物都能加减,但这三味不能动,《医学实在易》两张治咳嗽的方子-----小青龙汤与小柴胡汤。前方用治内外合邪之咳嗽,后方用治咳嗽百药不效。如果我们从 脏腑辨证,你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两张方的。

15、麻杏石甘汤------大夏天到阴冷的地方去乘凉休息,有人睡着热炕吃冷饮,完了就开始咳嗽,多为寒包火。如果不喜欢用石膏,可以用黄芩的的苦,加上僵蚕、蝉衣,这样一配 ,就出来辛寒了。也可再加防风---继成了代替石膏辛寒之物。叶天士特别喜欢用麻杏石甘汤-----治寒热外,调整肺气宣降。张锡纯用此方,石膏的用量恒为麻黄的十倍,这个配 伍比例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但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6、小柴胡汤,治咳嗽不好理解。《伤寒论》或然证里就有咳。治哪种咳?-----三焦咳、少阳咳?不好说。但《伤寒论》条文中说用了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小柴胡汤能让上中下三焦气机通畅----咳嗽是由于三焦气机不畅而致肺失宣降引起的,那么小柴胡汤治咳也就说得通了。不需要见到寒热往来等症,当然能见到典型的小柴胡汤汤证最好。

17、二陈汤----任应秋治中焦咳用此方。痰湿咳-----多见于小孩,小孩感冒咳嗽用过药后烧退了,咳嗽也减轻了,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咳嗽,这是伤了脾胃了。这种咳嗽是为了排痰 ,这种情况下,二陈汤是很管用的。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证型随便加减,我们熟悉的清气化痰丸就是由二陈汤加减来的。三子养亲汤也是治痰湿咳嗽的,小孩很少用,老人 常用。

18、养阴清肺汤------内伤咳嗽,但用错的机会比较多-------把邪留住了。用这张方的前提是基本上无邪,至少要保证舌苔偏少,脉偏细,而这类病人不多,因此用这张方的机会 也就不多了。

19、 都气丸-----用于肾咳-----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了一味五味子。

20、金水六君煎,张景岳在二陈汤基础上加了熟地、当归,-----徐灵胎狂骂之的方子,但张景岳这张方子成名了。上海的裘沛然却说有的病人痰老是去不了,用了熟地却真的少了 。这个个痰是由下焦水泛而来的。他还认为熟地剂量小了会腻膈,量大了反而直奔下焦去了,古人用熟地时喜欢配苍术或砂仁。

21、补中益气汤-----李东垣治内伤脾胃致咳嗽者。春月----佛耳草、款冬花;夏月----五味子、麦门冬;秋冬月-----麻黄。易水学派的四时用药法,现代已经很少有人会这么用 药了。

22、黛蛤散---治肝热犯肺咳嗽,但是考虑有肝火时,我会在方中加一点龙胆草,方子少用。

咳嗽病篇------如属温病,似不当用小青龙汤;如属伤寒,似不当用达原饮。喜用经方者不会想到用定喘汤;善用定喘汤者不易想到用小青龙汤。标准化的试题中绝不会有类似的 题目,搞理论的人很少会认可这样的辨证论治。但,真实的临床就是这样,方随证转,哪管你门派之分与学术隔阂。

(0)

相关推荐

  • 彭大夫咳嗽中医秘方(八)散寒化饮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 大家好,又是一周不见,今天写咳嗽第8篇. 今天讲的还是经方,小青龙汤.这也是一个很厉害的方子,不仅仅可以用于咳嗽,很多呼吸系统疾病,痰多的,都可以考虑使用,甚至可以用于其他系统疾病. ...

  • 彭大夫咳嗽中医秘方(九)射干麻黄汤

    咳嗽最后一篇了 大家好,今天写咳嗽第9篇. 接着上次的小青龙汤,今天讲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的条文很简单,就是16个字--"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灰常简洁--我 ...

  •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14)

    我的中医人生(11) 作者:刘敏   2017年02月12日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言: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 ...

  • 尿频尿急很难治?郝万山教授与高建忠2个医案精彩讲透!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尿频尿急是在临床上很常见但也很复杂的一种病症,年轻的中医大夫遇到这种疾病时往往会变得手足无措,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郝万 ...

  • 【名中医讲临床】高建忠 通关丸漫谈

    (一) 生命的存在,有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机体的健康,有赖于正常的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谈了理中丸的第一功效,就是止吐泻的,那么这一节我们来谈理中丸方中何为君药?我们先来看看原方: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

  • 高建忠:搞懂这仨方,“气、湿、痰、郁”统统拿下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小白郎中推荐搜索 温胆汤 小柴胡汤 三仁汤 I导读:小柴胡汤治疗气滞兼热(可有兼虚),三仁汤治疗气滞兼湿,温胆汤治疗气滞兼痰,三方合治,统治三焦.   ...

  • 中风后遗症当首重治郁---高建忠

    一.中风后遗症患者多郁 治疗中风后遗症,很多书中多用补阳还五汤,但临床应用时经常会碰到疗效不好的情况.笔者在临床用逍遥散方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第一方,疗效会显著提高.道理很简单,就是中风后遗症患者多郁 ...

  • 高建忠:东垣尊古法立新方治腰痛

    李东垣<兰室秘藏·腰痛门>中载有如下一案: 川芎肉桂汤 丁未冬曹通甫自河南来,有役人小翟,露宿寒湿之地,腰痛不能转侧,两胁搐急作痛,已经月余不愈矣.<腰痛论>中说:皆为足太阳. ...

  • 高建忠—血府逐瘀汤漫谈

    拾伍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血府逐淤汤漫谈 (一)明白气血和辨病位用方不读书,不足以临证.每一位临床大家都应该是饱学之士.不临证,也不容易读懂书(中医书). 中医书中很多内容必须经临证体悟才能真正明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同一个药,在治疗外感病的用法和内伤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李东垣在临床上分辨外感内伤的原因之一.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共四味 这四味药哪一味药是君药呢?最早对经方做方解的是南宋时期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到了<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先用理中丸,后用五积散,我们来分析一下五积散到底起什么作用. 五积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的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张璐说:此虽类集十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