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醒思录(一百一十五)
转:家长百事答
克服苦难和战胜恐惧是两回事,如果能战胜恐惧,也没什么算苦;如果没战胜恐惧,克了再多苦也是白付出。
所有的难题都是“逃”制造出来的,只要自己去面对、不逃避,就一定能得到自己可接纳的满意。
用已知的当下推未知的未来,看似客观,其实并不全面,因为我们当下的见解受限;用已知的未来推未知的当下却相对全面,因为靠愿力和信念推演的合理未来,拥有全局感。
不管谁好谁坏,谁对谁错,让自己负面就是错的;就像喝水,不管河水井水海水雨水,喝了得病就是错的。
靠感受来决定行为的人多变;靠信念来决定行为的人恒持。人生就是场远行,有信念才能走的远,而找到“信”则就是让自己强壮成一名长跑运动员。
大引导小管理,就是好教育。
感染于自己的喜悦,是生门;感动于自己的悲惨,是死门。门门不在命,生死都在心。
随意的,都放逸;
刻意的,都吃力。
只有勤习,让刻意成为直觉才是自在的喜。
人一生的要旨就是找“认同”,摸到门的人找“自我认同”,没摸到门的人找“他人认同”。找到“自我认同”的人就不停的换题目,找到“他人认同”的人就不停的换观众。
都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自己的什么呢?是自己弃好向坏的想象力。
沉进去看,就会把玩具当人生,就是玩物丧志;
跳出来看,就会把玩具当工具,就是事事修行。
就修行而言,在“正”中,只修敬就可以了;但不在“正”中,就得先修“强”。
就强大而言,在稳中,只修智就可以了;但不在稳中,就得先修“勇”。
就勇敢而言,要先修美好的想象,那就是修豪情万丈。
人该无条件的让自己变好,那样就会一切都好。但事实上人们都却都在求:自己不变,别人无条件的对自己好。为啥人们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因为三点:一、畏难,自己已辛苦,不想再付出;二、侥幸,自己值得被善待,对象要洗牌,对的人早晚会走来;三、惯性思维,因为父母对我好,所以别人也该对我好。因为以前对我好,所以以后也该对我好。
孩子的自我在七岁时基本建立起来,七岁就是一个分水岭。有自我前,家长是命令的,有自我后,育子关系就是对战;有自我前,家长是建议的,有自我后,育子关系就是合作。
任何负面情绪需要的都是希望和爱,概莫能外。什么能给人希望呢?智慧!什么能给人爱呢?慈悲!这两者又恰是佛法的精髓。
对良性,一定要务虚,要充满神性力量;对劣性,一定要务实,要钉钮皆牢。这便是智慧的整体样貌。
把目标变大,当下的大困难就变小了。关键是人怎么去相信那个大的目标是目标而不是幻想呢?专注挖掘,找到合理。只要目标合理,人就会信自己,就会如有神助,解决一切难题。
对治失控最好的方法是“前置引导”;
对治麻木最好的方法是“循迹追问”。
虚者实治,实者虚治。心理上极度痛苦的人最需要的不是疏导,而是做事;现实中做事总坎坷的人最需要的不是事情上的修正,而是心理上的开阔和跳出。
人其实都肯努力的,关键是怎么能保持一直努力呢?两点:虚处的希望和实处的约束。就拿那些赌徒来说,本来都是很懒很懒的人,一旦沾上了赌博就能一直去努力筹钱赌,借钱那么难的事也会勇往直前,为何呢?因为两点:一是可能会赢的希望,一是摆脱不掉债主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