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记忆 | 邮政大楼,见证济南百年历史沧桑
☝☝点击查看视频☝☝
在济南,上了年纪的人几乎都知道“经二路邮局”,可以说,它在济南的知名度仅次于1992年被拆除的老火车站,是济南人最为关注的老建筑之一。
这个常被济南人提起的“经二路邮局”,就是坐落在经二路162号的济南邮政大楼——原山东省邮务管理局大楼。它是当时济南商埠区最高、最大的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建筑之一,是济南市邮政建筑的代表。
1918年动工兴建,1919年竣工,1920年开始营业。百年光阴倏忽而逝,幸运的是,邮政大楼至今矗立,见证着济南百年历史风雨沧桑。
1920年代的邮政大楼
站在塔楼上,可以看到老商埠区所有的高层建筑
挑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行走在商埠区经纬纵横的街道,阳光打在高大的西式老建筑上,又从挺拔的法国梧桐的枝叶间洒下来,仿佛让人觉得置身于欧洲的某个小镇。经二路162号,邮政大楼依然矗立,难得的是,它至今仍在使用,人们依然在这里办理邮政业务。
现在的邮政大楼 魏玉兴摄
邮政大楼的诞生与济南开埠有着重要的关系。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后,迅速发展的贸易带来了各种需求。1918年7月,由驻天津外国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查理与康文赛设计,瑞典人纳自敦在商埠区经二路主建高27.4米的三层邮政大楼,1919年竣工。1920年2月,大楼开始营业。1922年大楼遭遇大火。1923年修复为两层大楼。1928年“五三惨案”期间,邮政大楼被日军占据为囚禁被俘人员的场所。
1939年大楼被日军济南司令部强占。1945年日本投降后,大楼又被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占用,一直到解放后,才又恢复成为邮政局。
1950年代的邮政大楼
邮政大楼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均运用了西方古典建筑的手法。整幢建筑分地上二层和地下一层,坐南朝北,沿经二路东西“展开”,长度约占纬二路和纬三路之间将近一半的地段。大楼墙基用小型蘑菇青石砌筑,外墙为红色砖墙。
大楼正立面十分开阔,整个建筑非常讲究对称。楼的第一层为营业厅。但是它的一层高度有现在建筑的两层那样高。大楼一层的正立面主要分三部分:中间为整座楼的主入口,门口向外凸出,有四根粗大的圆柱支撑着门楼。除了中间一个主门,东西两端还各开有一门,形成独立的营业厅。门前各建有一长方形亭子。大楼正立面的窗户用大型长方形木窗,有利于采光,窗户上部都有精美装饰。
使用至今的扶梯 新时报记者钱欢青摄
为了使这么长的楼立面有变化,楼的东端、西端和中部都向北凸出半间,东西端凸出的部分,一二层都用栏杆和大型爱奥尼克柱建成假凉台,使整座建筑开阔而富有变化。大楼最为突出的是楼顶的塔楼。塔楼高出楼顶二层,平面是方形,四面都有四根方柱支撑着塔顶。塔顶为四角形盔顶,上面铺着中国传统的黄琉璃瓦,在每一面的中间还铺着一条绿琉璃瓦浮雕花纹作装饰,使塔楼显得格外美观,也使整座建筑非常有精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站在塔楼上,还可以看到老商埠区所有的高层建筑。
邮政大楼的塔楼 新时报记者钱欢青摄
与邮政大楼40年的光阴厮守
1995年12月被列入济南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这座历史底蕴深厚的邮政大楼,已经在这里上了整整40年班的济南人赵曼怀着深厚的感情。赵曼1961年出生,1978在知识青年下乡的大潮中下了乡,1980年回到济南,就进了这座大楼上班。与邮政大楼40年的光阴厮守,让赵曼感觉“十分幸福”。
1986年邮政冬运大忙时,赵曼一直工作在第一线,妻子送饭到第一线。这张照片曾刊登在当年的济南日报上。
如今赵曼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助理,同时也是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济南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活化利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对于邮政大楼的历史,赵曼如数家珍。大楼里曾经作为锅炉房的地下室,大楼中保持原样的旋转扶梯,还有二楼走廊里悬挂的老照片,都是赵曼常常驻足的地方。
赵曼记得,2008年大楼修复翻新时,施工人员把墙皮刮掉后,露出来的都是当年战争留下的密集枪弹孔,通过累累的弹孔,能让人体会到当时战争的惨烈。
2008年维修前伤痕累累的塔楼
在大楼外墙主入口的两侧,赵曼还带着我们欣赏里两个特殊的“邮筒”:它们被砌入在墙中,和外墙联成一体,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它们都是可以真正使用的“邮筒”。这是1918年大楼初建时的配套设施,当初的功能就是方便用户往里投信,如今虽已不再使用,但我们依然可以想见当时人往里投寄信件时的样子。
砌于外墙中的老邮筒 新时报记者钱欢青摄
在赵曼眼里,邮政大楼的价值,不仅因为它是济南市邮政建筑的代表,见证了济南邮政的发展历史,更因为它见证了济南百年的历史沧桑。眼下,他正在参与编写《活化——百年邮政大楼的家国情怀》一书,在书中,他特别收录了两封抗疫期间的济南邮政人的书信,“让这本书能在记录百年邮政大楼完整历史的同时,也体现出延续至今的家国情怀”。
1920年代的邮政大楼
用文字和影像,记录邮政大楼的家国情怀
和赵曼同为《活化——百年邮政大楼的家国情怀》编著者的李建军,是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和济南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活化利用协会会长,自马不停蹄梳理出邮政大楼的18万字文稿和300多张照片之后,李建军内心感慨颇多,“邮政大楼从1918年动工兴建,1919年竣工,1920年投入使用,后来又遭遇火灾、重建,到2008年又进行了维修,可谓历经沧桑。而百年来它所见证的济南五三惨案、解放济南等等历史,又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它经历了磨难又焕发新生,堪称老建筑活化的典型。”
2007-2008年保护修缮测绘图 姜波测绘
编著《活化——百年邮政大楼的家国情怀》是受济南市市中区政协的委托,此前的2019年,李建军参与编著的《活化——百年影院小广寒的保护与复兴》出版,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复兴经典案例丛书的构想于是诞生。李建军是中国烹饪大师、老电影收藏家,同时也是小广寒电影博物馆馆长。在设计修复小广寒后,他还参与主持了多座老建筑的活化修复设计,有效推动了城市老建筑的保护与复兴。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复兴经典案例丛书正是他目前努力在做的,完成《活化——百年邮政大楼的家国情怀》之后,李建军还要继续为其他的老建筑“立传”,在他眼里,每一座百年老建筑都值得去写一本书。
邮政大楼测绘图 姜波绘
济南时报记者: 钱欢青
播音: 钱欢青
摄像:徐超
剪辑:韩宇
图片报道:济南报业影像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