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翻阅起居注(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七)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曾对以宰相身份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前代史官所记之事,都不让君王看,这是什么原因?(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房玄龄答道:“史官不虚饰美化,也不隐匿过错,这样的直笔如果让君王看见必然会动怒,所以不敢进呈。(史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唐太宗说:“朕的志向不同于前代君王。朕想亲自翻看本朝国史,以便知道先前的过失,并作为今后行事的参考,希望你撰写完后上呈给朕看看。(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书言道:“陛下身怀圣德,行动没有过失,史官所记述的,按理都是尽善尽美的事。陛下如要翻看《起居注》,这对于史官记事当然没有什么影响,假如将这个规矩传示给后代子孙,恐怕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并非明智君主,就要掩饰过错袒护短板,史官必然难免身遭刑罚诛戮。如此下去,则史官们都顺从旨意行事,远避危害,那么悠悠千载的历史,还有什么可相信的呢?所以说前代君主不观看国史,正是为了这个缘故。(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唐太宗不听。房玄龄便和给事中许敬宗等将起居注删改成《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呈送给太宗。

唐太宗见书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用辞多隐讳曲折,便对房玄龄说:“历史上周公诛灭管叔、蔡叔以定周朝,季友毒死叔牙以保存鲁国,朕当年的所作所为,正与此类似,史官有什么可隐讳的!(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委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立即下令删改浮华之词,秉笔直书杀李建成、李元吉之事。

史官记录帝王起居的工作是完全独立不受其他事情干扰的,先世因直笔而死的史官很多,所以后世的规则是帝王不看起居注。太宗即位后,为留名青史一意孤行改变了这个规则,所以唐初之史,几乎成为李世民之独角戏。

(0)

相关推荐

  • 敬畏历史

    贞观十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负责撰写起居注的工作,近来你们记录我所做的事情是善还是恶呢?"褚遂良说:"朝廷专门设置了史官,君主一举一动都得记 ...

  •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渊落寞退场,看李世民是如何一步步当上皇帝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等人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禅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看上去李 ...

  • 李世民屠兄杀弟,逼父退位,霸占弟媳,为什么还说他是个好皇帝?

    倘若论起中国历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恐怕会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不二之选. 然而,恰恰就是这位众人心目中的明君,却有着一个屠兄灭弟.逼父退位.霸占弟媳(李元吉的宠妾杨氏)的不良前科,人品方面基本是属于稀碎的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故事《唐太宗纳谏》

    ♡明君于贤臣 唐太宗虽然出身于大贵族家庭,但是他亲自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亲眼看到农民起义的强大力量.他总结出隋亡的原因是隋场帝荒淫无度,违背君道.所以,他当上皇帝后,总是不忘隋朝灭亡的教训.他经常说 ...

  • 那个时代的历史更真实?

    历史本来应该是真实的事实陈述,即使有论述观点,也只是撰写者个人的看法,不应该因此而掩盖真实的历史事实.可是,中国历史的可信度真实度到底如何呢?那个时代的历史更为真实更为可信呢? 中国历史最为可信最为真 ...

  •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5.榜样的力量「纠结/情结」

    卷四·大业.贞观纪事(下) |第八章·大相径庭:两个榜样的造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炀帝魂褫气慑,望绝两京,谋窜身于江湖,袭永嘉之旧迹." 这话是贞观名臣魏征说的. 他是在分析 ...

  • 魏征后人混在晚唐当宰相

    太和九年(835年),有一次唐文宗读<贞观政要>,感慨于老祖宗唐太宗和名相魏征的君臣佳话,便下诏寻访魏征后人. 中书舍人杨汝士说:我去年任同州刺史的时候,曾邀请一个新科进士当我下属的防御判 ...

  • 唐太宗评论诸臣(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十三)

    唐太宗对司徒长孙无忌等人说:"人苦于不能自知过错,你可以对朕真说朕所犯下的过错.(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长孙无忌答道:"陛下的文德武功,是我们这些人怎么赶都 ...

  • 唐太宗谋讨高丽(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十)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九月庚辰(初四),新罗派使臣来朝,称百济国攻取他们国中四十多座城,还和高丽国联合,图谋断绝新罗到大唐的通道,因而请求大唐派兵救援.唐太宗命令司农寺丞相里玄奖带着皇帝的玺书前往高丽国,玺 ...

  • 唐太宗怒毁魏徵碑(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六)

    起初,太子李承乾失德,唐太宗李世民私下对中书侍郎兼左庶子杜正伦说:"我儿子如果只是脚有毛病倒也没什么,如果他疏远贤良,亲昵小人,你要详加观察.如果你教诲不了,就来告诉我.(吾儿足疾乃可耳,但 ...

  • 唐太宗论和亲薛延陀(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五)

    薛延陀部落真珠可汗派他的侄子突利设到唐帝国行聘礼,拟献马五万匹,牛和骆驼一万头,羊十万只.突利设到了长安后献上这些贡品.太宗亲临相思殿,大宴群臣,设立十部乐曲,突利设再次行礼祝寿.太宗大喜,给了突利设 ...

  • 唐太宗再立太子(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三)

    皇太子李承乾获罪被幽禁后,魏王李泰便每天进宫侍奉太宗,太宗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岑文本和刘洎也劝太宗立李泰:长孙无忌则执意要立晋王李治.唐太宗对身边大臣说:"昨天李泰投到我怀里对我说:'我到今 ...

  •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一

    起義旗至發引凡四十八日 初,帝自衛尉[1]卿轉右驍衛將軍,奉詔為太原道安撫大使.郡文武官治能不稱職者,並委帝黜陟選補焉.河東已來,兵馬仍令帝徵發,討捕所部盜賊.隋大業十二年,煬帝之幸樓煩時也[2].帝 ...

  • 房氏之败(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七)

    房玄龄之子.散骑常侍房遗爱娶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高阳公主十分骄横,房玄龄死后,公主就唆使房遗爱和他的兄长房遗直分家.分完后又反咬一口,诬陷房遗直对弟不友.房遗直也不愿蒙受这样的委屈,就向 ...

  • 唐太宗释俘(资治通鉴卷一九八之四)

    契苾何力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唐太宗亲自为他敷药,并下令调查杀伤何力的人.后来查出刺伤契苾何力的人叫作高突勃,于是唐太宗将他交付给何力,让何力亲自杀掉他.契苾何力上奏说:"这个人是为他的君主冒着 ...

  • 盖德泽洽,则四夷一家(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十七)

    起初,唐太宗派突厥俟利可汗北渡黄河,薛延陀真珠可汗担心自己部落叛归其原来的主子,内心十分不安,于是便在漠北埋伏下轻骑兵,想要袭击俟利可汗.唐太宗派使者传文告诫,命他们不得相互攻伐.真珠可汗答道:&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