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二者到底有何区别?别弄错了闹笑话

在封建制度之下,一个人除了造反当皇帝,最高也只能做到“相”的位置,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这里的“相”到底是“丞相”还是“宰相”?很多人将二者混为一谈。从根本的角度出发,它们并不是一回事,不仅是文字方面,其功能和权威性也大不相同。

相“百官之长”,这个字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的称谓,只要是在朝廷上的执政大臣,都可以被称之为“相”。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泛称,并非某个特定的称谓,还有什么左相、右相、国相等等。在搞清楚这个字的含义之后,“丞相“和“宰相”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来看一下二者的异同。

丞相从根本上来讲,丞相是一种官名。三国以后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通俗的来讲,丞相就是国家的“二把手”,拥有很大的权力。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官职,但职责却是最接近皇帝的一位。

“丞相”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悼武王二年,《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从这来看,樗里疾和甘茂两位应该是最早的丞相了。后来十二岁的甘罗拜甘茂,最终成为秦国的上卿,从这里看,丞相绝对不是一个小的官职。到了汉朝时期,丞相一职正式被确定下来,权力也达到了一种顶峰。《汉书》中记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当时萧何就是这种官职。后来因为韩信造反,和吕雉设计杀掉了韩信,这块我们也能看出丞相的权力绝对不简单。

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来讲,丞相算得上所有人的终极目标了。可到了洪武年间,丞相一职遭到了罢免,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三位丞相以及与之有关联的几万人成为这一制度的“殉葬品”。所以民间也有了这样的说法:丞相开局是喜剧,结局却是悲剧,还是有着一定的道理。宰相“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我们在前面也有所解释,“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说到底,“宰相”包括“丞相”,但“丞相”不一定是“宰相”,“丞相”只有在掌握决策权时,才能被称为“宰相”。

当时在人们还没有这个概念的时候,宰相的实际意义也已经体现出来。比如诸位所熟知的管仲,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是“丞相”一词的代表人物,后人也将管仲称为“华夏宰相第一人”。这个词最早的起源于《韩非子》,书中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即掌握政权的大官。随着人们观念的流传,宰相也成为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权力大臣的代称。比如“相国”、“三公”等等,都可以被称之为“宰相”。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宰相的权力过大,皇帝也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是针对处理军事方面的官员;明朝时期,宰相制度也被彻底的废除,但不能没有人辅佐皇帝事务,为此也设置了内阁大学士。不过这说到底,和丞相宰相又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宰相是统称,丞相是官名,后者才是实际行使权力的人;宰相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宰相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所以说到底,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的区别讲究,但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我们最好还是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免得在必要时候闹出笑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