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宁海”走进田洋卢专题——探花故里访探花
“乡土宁海”走进田洋卢专题
漫游古村
田洋卢探花故里访探花
“毛毛细雨落宁海,雹子打天台”,当年皇帝圣旨口,褒奖宁海风骨叶梦鼎,恩泽了宁海方园百姓。无巧不成书,毗邻而居的天台、宁海,因山形地理迥异,气候有别,成就了帝王的美言美意,宁海福地人杰地灵。
-----题外故事
2016年的第一场春雪,白了天台山,寒了小缑城。
二月二,这个农历的黄道吉日,三朵女人花心心相约,春寒料峭挡不住火热师心(三位清一色是传道授业的语文教师,戏剧性地凑和:高中、初中、小学),从城区径直驱车奔向桑洲探花乡。
三人师,三人行,田洋卢里穿田洋,探花故里探探花。满怀一份虔诚,捕捉“读书种”的灵气。
老人会所,“卢原质专场读书会”一派肃然,聆听族长描述卢探花的人生经历⋯⋯
继而, 大伙儿穿行村庄古巷,寻觅“卢原质”童年、少年寒窗攻书的行踪,吮吸“读书种”的气息:田洋卢遍村姓卢,凡卢姓后代,皆以探花用功读书为楷模,人才辈出;田洋卢读书人,也以探花做人处事为典范,风骨铮铮。
脚步儿悠悠,敲打着古巷的卵石径;手扶灰墙青瓦,浏览着古巷的沧桑史。绕过一巷又一巷石径,走过一家又一家祖屋⋯⋯一堵残垣断壁,蓦然横亘眼前,因风雨摧残,因火灾事故,因年久失修,满目荒凉⋯⋯然一抹红霞,令人眼睛一炫。露天残墙内,一树野桃,竟然在这刺骨春寒中,傲然竞放,匹敌冬梅。不由令我感慨:斯人已逝,桃花依旧笑春风!
脚步儿悠悠,转行村东头文昌阁。此地正是六百六十余年前,方孝孺、卢原质姑表兄弟常挑灯夜读圣贤书之处。那时他俩正值总角年华,书香满屋勤学早。文昌阁里,“天下读书种”,于此萌芽滋长⋯⋯又何止一棵、两棵呢!
抬头仰望,三棵探花树雄健葱郁,数盏种子灯凭风摇曳。二月二的今晚又将是点燃“读书种子灯”祈福的良宵⋯⋯美好的心愿随着灯火辉煌,绵泽子孙,后继有人⋯⋯虽然因表弟方孝孺“诛十族”所牵连,被灭满门,所留古迹不多,然“文昌阁”保存完好,读书种气源远流长。
流连于文昌阁,思绪翩翩。忆当年卢原质回桑梓,闭门思虑四十盈日,仅为皇家争储那一点私事,在生与死面前煎熬决择:生,则可保全家;死,则弘扬道义。侍前主与后主,皆可发挥卢原质的才华,或许朱棣的赏识更能使之发挥才智。
也许是儒家舍生取义的生命理念,深烙于心!他毅然忠仁当头,追随“方孝孺”乘风而去⋯⋯亦可惜,亦足不可惜!然天台府域的“风骨铮铮”书写了宁海人的浩然正气!
春暮霭霭,灯光莹莹,那卢原质的古朴塑像,寒风里熠熠生辉⋯⋯
我愿拥一缕“读书种”的仙气返城,与徐姐、卢妹一起趁春天播种下去⋯⋯发芽,滋长,开花,结果。生生息息,繁衍不绝。
诗歌祭史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作者近照
想当年
你荣归故里
春风十里
马蹄脆响声声
家园繁花
为你舒展她的芳华
你钦点的探花与她们一起把桑梓艳丽
灼灼桃李红
缓缓山泉水
田洋卢文昌书院内的卢原质手植树
你知道所有功名的发源地
是在这样一个称为文昌阁的地方
子游千里念故土
那年春天你用握笔的手
郑重种下这三颗树
寸寸感恩心
声声祈愿情
与小树一起扎根
枝繁叶茂
多少年
风霜雨雪
三颗小树苗早已枝繁叶茂
岁月沧桑了它们的容颜
可是它蓬勃的生命里依然有你的温度与风骨
卢原质铜像
多少人
慕名前来
殷勤祈拜
为了文昌阁
为了文昌树
为了钦点的探花~你~卢塬质
我想
在人们虔诚磕头的那一刻
你一定赐予他们
你的才情
你的骨血
探花树上灯笼高挂
今夜
文昌阁里灯火璀璨
今夜
探花树上灯笼高挂
今夜
你的魂魄可否越过几百年的岁月河
告诉你的父老乡亲
你从未走远
今夜
对着静读你灵魂的那个女子
你有一丝的欣慰吗
编辑:白溪钓翁
审核:水东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