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 ——乐毅列传

“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

——乐毅列传

[导读]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句子,其“黄金台”三字用的是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的典故。燕昭王求的最大的贤士,就是乐毅。乐毅最大的功劳是辅佐燕昭王让弱小的燕国联合赵、韩、魏、楚四国以合纵的形式击溃了强大的齐国,一雪因“子之之乱”而被齐国大败之耻,几乎让齐国覆国。

乐毅为燕国雪耻的行动之所以取胜,是因为他正确的判断了局势,采取了恰当的措施。他知道仅凭一弱小的燕国,是无法与老牌强齐抗衡的,唯一取胜的方式就是与其他国家联合共同讨伐。所以他首先与赵国联合,同时以“淮北、宋地”之利诱使楚、魏参与,且让赵国以利诱惑秦国。四国联军各以利诱,果然大破齐军,让齐国最后只剩下莒与即墨两座城池;“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创造了“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的伟大功绩,开创了“自五伯已来,功未有及”之功业。这一成功战术,或许对刘邦相当有启示,刘邦最终能败战无不胜的项羽,用的就是这种“合纵法”。

与乐毅辉煌战绩相抗衡、且让乐毅最后败在赫赫战绩上的是齐国的田单。田单看到了燕国新主惠王与乐毅有隙,便以乐毅迟迟攻不下最后两座城池是采用“缓兵术”为自己称齐王来离间,最后燕惠王让骑劫代乐毅,乐毅迫于无奈只能奔至赵国。骑劫统领下的燕军在田单迷信树信心、示弱麻痹敌军、火牛阵冲敌阵等策略下一溃千里,短时间内燕国所攻下的七十多座城全被攻破,复归于齐。乐毅的功绩有多大,田单的功绩就有多大,二人对决,不分伯仲,是多么好看的一出戏。只可惜因为乐毅的被撤换,这出好戏只能在头脑中想象。

乐毅虽被惠王猜忌夺去兵权而赴赵,其结局还是好的,这源于他那封情文并茂《报惠王书》。惠王在折将损兵失去大好形势之后,一方面深为自责,一方面又特别担心乐毅助赵攻燕。但他所投的责怪乐毅的书其实是相当没有诚意的。如其中说:“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假惺惺的,令人不齿。但乐毅的高妙之处在于,他把自己投身于赵的不得已与对燕国的态度总归为:“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他将如古之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离开故国投奔他国不洗雪自己的罪过和冤屈,这让惠王大为放心。果然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于燕王、于乐毅都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本文写乐毅传记颇为简略,包括战前谋划,战时大捷,及最后燕国奔溃,但却全文录入乐毅《报燕惠王书》。其实传记与书信,二者是互为表里的,聪明的读者,自能看出其中的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