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与後有时让人很尴尬
作者:李怫麟
在书法创作中,有些字在使用上与我们今天的简化字有很大的不同。虽然都认识,也知道他们有明显的区别,但潜意识里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字,所以在使用上有些朋友便不加区分。
这种潜意识存在许多人脑海中,但浑然不觉,有时就会面临尴尬的场面。
我有个朋友,在读蝇头小利时,从来是读'苍头小利',这是他的潜意识,即便许多人在他面前曾经读过'蝇头小利'这个词,他也浑然不觉,也没往自己读错这个词上面去想。
还有个朋友将娱乐读成'误乐'几十年,难道他不经常听别人说'娱乐'这个词么?肯定经常听到,电视里面也是天天有,但他从来没往自己身上想,浑然不知自己读错几十年。有一次我暗里提醒他说不是'误乐'是'娱乐'他想了老半天之后才猛然清醒,一拍大腿原来自己读错几十年。
这种事情在笔者自己身上也有出现,笔者就将'戛(jia)然而止'读错成'嘎(ga)然而止'几十年,从来也没有觉得是错误过,真是很尴尬。
像某大学校长将'燕雀焉知鸿鹄(hu)之志哉'读成'燕雀焉知鸿皓(hao)之志哉'的例子就更多了。
“复旦女神”陈教授:错将“耄耋(maodie)”读成“毛至”。作为大学教授,那是相当尴尬。
像将亳(bo)州读成毫州的,那就更多了。所以,读错字,写错字很常见,也有潜意识的问题。有时候粗心大意,未深究原委,几十年也就这么做了。
由于汉字的简化,许多人已经忘记繁体字的使用,还有更多新生代如果不是学书法的话,根本就不认识繁体字。
即便是学书法,有些已经是书法家级别的。有时候,也弄不清繁简字如何区别使用。因为有些字现在被简化了,但古时候也是有的,但古时候有些字是两个字或者是三四个字,简化之后统一为一个字。这就造成了许多书法者分不清繁简字的区别及如何使用。
今天这篇文章要讲的两个字'后'与'後'有时候就分不清楚,在书法创作中容易弄混而产生尴尬的场面。比如下图这个场面,就比较尴尬。这是多年前的一张图片,记录了真实的一个场景。没有笑话谁的意思,把繁简字弄混,或者写错别字的现象每个人都有。上面说过,有时候就是潜意识当中一直认为是这样。也就没有深入去了解各中关系,从而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
就比如写'影後'的这位书家,本来是很好的机会,在电视台展示,赠送台湾著名演员归亚蕾一幅书法作品,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结果却失误了。以另外一种方式出名还是比较闹心的,有谁喜欢这种尴尬的场面呢?毕竟归亚蕾生活在台湾,而台湾一直使用繁体字(正体),归亚蕾一看秒懂,这典型是错字。但在公众场合,万人瞩目下,归亚蕾也是欣然接受,只当自己影视後面的人。
后和後这两个字,古时都是常用字,现在简化之后统一为'后字'。这个'后'字前两年因为司母戊鼎改为后母戊鼎引发了不小的热议。
曾子在《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这里面古时候在书写的时候就是用的'后'字。后一句'知所先后'则用繁体的'後'字
元·赵孟頫书《大学》
明·姜立纲书《大学》
即先后,前后,后面,后来,后续等词,用繁体的'後'字。注:繁体也称正体。
後与后字在古代是两个不同的字,应用场所,遣词造句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
因此,后与後这两个字在古时候,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今天,我们在写书法作品的时候,一般都是用繁体字,那么,这两个字就要有所区分。
特别是涉及到人物本身的时候更是如此。
这两个字在涉及到具体人物时并不通用,但有时候在一篇文章里面,同时出现这两个字,而且还比较多,那么在书法创作时候,为了力求变化,会有混用的现象,也不能说完全不对,但如果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人物,就要有一个严格的区分。
不过古时候,后字有时候可以通'厚'字。
后字,有专指,指君主正室。也指天帝,或上帝。
后稷,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古代农官名。后羿,人名,大帝神人,后羿射日,英雄也。
是故,君主的正妻,亲生母亲则均用'后'字,如:皇后、太后、皇太后等等。
今时,一些影视界,歌坛等女性大咖也被冠之以'后'。如:影后、歌后,视后,天后等等。即以上之'后'不通'後',如写成太後,影後,歌後就尴尬了。
甲骨文、篆书,後字
後字在古代作为常用字,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前後出师表》,苏轼《前後赤壁赋》等。王朝更迭有时候也会用到,比如:後汉,後秦,後周等。文章内使用带'後'的词语就更多了,下文会举一些词句。
後与前,与先相对。即前后,先后等词用'後'字。
对于物体空间的,即后面,后缀,后劲,后进等
次序,顺序时间的,即以后,日后,后来,后福,后期,后排,后代,后续。
争先恐后,鞍前马后,后起之秀,前赴后继等
以上皆用繁体的'後'
对于一些模棱两可起上下连接作用的词,如而后,然后等,即可写而后,也可以写而後,但一般是用'后'。
明白了这一点,在书法创作时就不容易弄混了。
其实,我的建议是,在书法创作中,于没有把握的字、词可以认真查一下。毕竟,现在信息发达,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无论是在家写字还是现场创作书法,拿出手机查一下个别字,也不是什么丢丑的事。但如果说特别自信,无意中真就写错了字,那才是真的丢丑。
而现实中,这种自信或者说潜意识作怪,书法创作出现的各种错误真是太多了。当然,包括笔者自己也未能幸免。
所以,这里就需要谨慎又谨慎,认真再认真。
下图徐大才女一个自信,挥洒而书的一首诗,而且没有深度思考检查对错,就发到网上,结果尴尬了。
所以,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检查再检查,谨慎再谨慎是目前书法创作当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毕竟,写书法作品与写文章出现错别字还是略有不同,写文章出现错别字,可以随时更改,还有编辑纠错,偶尔出现几个错别字情有可原。但书法作品不同,特别是在字数不太多的情况下出现常识性错误,那就需要反省了。
今人写书法作品与古人写书法,从本质上来讲已经发生了改变。古人写毛笔字是日常使用,很多名迹都是信函书稿,草稿,勾勾抹抹也正常,而古代的碑刻,手抄书籍经卷,诏书,官方文件或偶有错误,但其实错误率是很低的。
今人书法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创作,一篇作品的完成可能会写几遍,十几遍,多的几十遍上百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核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书写长篇大论,只写几十个字的作品,还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那真是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