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盗汗,高手善用这张方子!补阳、收汗,百邪不侵,请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阳虚盗汗的这个事儿。
你知道啥是阳虚盗汗吗?
我给你说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4岁,姓韩,本职工作是一个护士。
这个人,大概从一年前开始,有盗汗的毛病。
什么时候出汗呢?就是在天明之前。
而且,一旦出汗,就只是上半身出汗,而且还是凉汗。下半身、双脚,从来不出汗。
出了汗以后,此人就感觉浑身畏寒。到这个时候,汗就不出了。
另外,这个人容易心悸心慌,一旦心慌就想用手按着,晚上睡觉的时候多梦易惊。她梦见的东西也有意思,不是在河水中跋涉,就是在大雨中漫步。一觉醒来,浑身乏力,连吃东西都吃不下。
怎么办?几经辗转,此人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浮缓,苔薄白,舌淡红。
了解到问题的基本情况以后,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桂枝、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生姜各15克,大枣4枚,制附子10克(先煎),枣仁20克。水煎,日服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三剂以后,盗汗减轻,接着再用三剂,盗汗、心悸现象消失,饮食大大恢复。
到最后,上方做成丸药,连服两周以巩固疗效。此后半年随访,患者盗汗一直未曾复发。
这是1995年《中医药学报》上刊发的医案,我给你转述完了。
现在,我们看看这里的门道是啥。
你看,这个人的问题,首先在于盗汗。
盗汗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原因之一,是阴虚有热,迫津外出。虚热把津液赶出来了,形成了盗汗。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次,还有一个常见原因,就是你的阳气不足。
阳气不足,怎么就能盗汗呢?
因为阳气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体表的阳卫之气。阳卫之气,能固摄津液。阳气虚弱了,阳卫之气不能固摄津液,人的津液流出来,就成了盗汗。
我们看看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吧。他就属于一个典型的阳虚盗汗。
你看,她的盗汗,出现在天明之前。那是阳气萌动的时候。阳气不足,当发不发,无法固护肌表,于是人就盗汗。
她的汗,是凉的。这说明啥?阳虚啊,连体内的津液都得不到温煦。
此外,她还心悸多梦。梦见的,又是雨水什么的。这说明啥?更说明心阳不足啊。心里头阳气不足,连做梦都阴天下雨。用手按着能传递阳气,所以她在心慌的时候,想用手按压。
出了汗,她感觉到浑身畏寒,是不是?为啥啊?因为她体表阳气不足,卫气不足以抵御寒邪、温煦肌表,所以她就汗出畏寒怕冷。薄弱的卫气和外邪在较量,所以患者脉象浮缓。不足的卫气始终难以固护肌表,所以津液就流啊流,汗水就淌啊淌。
因此,这以上种种,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患者的问题,在于阳气不足,营卫不和。阳气不足,是根本。营卫不和(即卫气薄弱,不能守护营阴、津液),源于阳气不足。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应对,应该一目了然了吧?这就是补益阳气,调和营卫。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桂枝、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生姜各15克,大枣4枚,制附子10克(先煎),枣仁20克。
这里头,制附子,是可以大补阳气的。我们都知道。酸枣仁和五味子,可以养心安神,敛汗生津。
关键是,你看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这五味药。这是啥?是尽人皆知的桂枝汤吧?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加上前面刚说过的附子,好了,这就是桂枝加附子汤。此乃《伤寒论》里头的一张经方。干啥呢?就是调和营卫、扶阳固表。附子作为后盾,以千钧之势大补阳气。桂枝,通行阳气,配合附子,使得体表卫气为之一振。白芍,养阴敛汗。生姜大枣,固护脾胃,增进营卫化生之源。
你说说,这么一搭配,患者的阳虚盗汗,是不是就好了?
嗯,没法不好。想不好,也不太可能。
总之,这就是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阳虚盗汗的例子。现在的中医临床,用此方最多的地方,就是治疗盗汗、鼻炎、早搏等等。治汗症,是最常见的。
我把这些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来借鉴、参考。其实,中医治疗阳虚盗汗的办法有很多,不见得必须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我上面讲的,都是临床经验之一,不是唯一。
关键在于,我们普通人,如果有盗汗的现象,应该在脑海中想到是不是阳虚所致。这样的盗汗,汗水一摸,往往是凉的,出汗以后往往怕冷,脉象往往偏虚弱,舌淡苔白,身体平时看上去就比较虚软。这种人啊,就要考虑阳虚的问题了。
当然,具体辨证,我们还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我们有问题,不要自己乱猜,要去看中医。这是很重要的。
嗯,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