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心城区的五大道——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民国时期建筑艺术作品
我们用2天的时间参观五大道,第一天中午到达天津入住五大道对面的津塔公寓后下午就开始五大道的游玩,因为没有经验,走的很累而且效果不好。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功课,所以只是走走看看,说实在真看不懂什么。晚上回公寓后查阅百科和微信读书,发现有一本《天津小洋楼》,认真读了该书之后才对五大道有一些认识。第二天再到五大道,没走多久就碰到一位六十多岁骑着三轮电动车的当地人过来招揽生意。他既当司机又当导游,开始说一小时收费120元,后来也许是缘分,也许是我们昨晚看了书,对五大道有点基础,所以他越讲越兴奋,足足走了2个多小时,最后才收了我们140元。有了他的讲解,确实增加了对五大道的了解,而且还知道了其中的一些趣事,真的很不错。离开天津到秦皇岛的北戴河和山海关,唐山之后返回天津时,我们又在五大道、意大利风情街、天津古文化街、天津之眼这一带逗留了2天。虽然时间限制,意犹未尽,但确实领略了一把天津民国时期的风貌。
天津老城区“五大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这个区域起始于民国初期的租界,是昔日侵略者留下的痕迹,但说是“租界”,住户却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导游”说:住户94%以上是中国人,外国人是很少的。
天津也是中国最早收回租界的城市之一。自1917年北洋政府与德国政府断交收回德国租界,之后陆续收回各国租界,一直到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对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收回天津的最后两个租界,标志着天津租界历史的结束。
天津租界是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及地域文化承载体,是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北方最为繁华的“畿辅首邑”,见证了天津近代的繁荣和辉煌。天津租界中具有各国风格样式的建筑在中国接收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使得天津老城区至今依旧保留着百年前的风格。
距今约200年前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洼塘淀,属于冲积平原。在这片 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开始进入天津,1860年12月17日天津英租界开辟,五大道地区被划为英租界。之后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美国、德国、日本、俄国、奥匈帝国等九个国家先后进入天津建立租界。这些租界都是在原天津老城的海河对面的滩涂地上填海建成的。
1911年辛亥革命后,尤其是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许多清朝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从北京来到天津租界寓居;另外许多富贾巨商、各界名流、红角、北洋政府时期的要人也曾在此建房;一些北洋政府内阁包括总统、总理、总长、督军、省长、市长等各界名流人士百余人下野后在此寓居,基本上中国的达官贵人,商贾名流都汇集于此。五大道因为是“租界”,无论国内各派军阀的混战还是外国侵略者的炮火,战争的烽烟,社会与朝政更迭变幻都不会殃及这里,所以成为了“国中之国”,成了政治的避风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与海关之利,加上有钱有权的人都聚集在这里,因此也充满了商机。
五大道是一个以由南向北并列着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这五条道路为主的一个街区的统称。
五大道虽然原住户洋人很少,基本上是中国房主,但崇洋之风在那个时期是非常严重的。他们自己虽不懂得西方建筑的美学和结构,但每一栋建筑物基本都是洋人设计师或者按照洋楼的风格设计。但有的人又喜欢加上一些中国元素,于是就随心所欲地去删减与添加,这反而给建筑师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虽然都是洋楼,但每一栋建筑物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格
,各有各的装饰,不知不觉地就集合成了一座“万国建筑博览会”。“导游”说:最多的时候不同建筑风格的洋楼达到2000多栋。有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
“导游”说:最早期的五大道是“马场道”,马场道也是整个五大道里面最早、最宽、最长的大道。最初并没有很多建筑物的,而是在一片滩涂地上先挖开人工一条至若干条排水沟,挖出来的泥土填平之后形成一条可以跑马的大道,慢慢的就成了“跑马场”,用于跑马娱乐和赌博的,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跑马场,这个跑马场一直经营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当年跑马场的老板和驯马,饲养员都跑到香港,成为了现在香港跑马场的前身和前任。有了跑马场之后才逐渐平地、修建这些“万国建筑物”。
随着外国资本的日渐入侵,洋人还在天津建起了银行、洋行,还有许多洋式的大饭店,这其中著名的有戈登堂,有利顺德大饭店,以及曾做过德国领事馆的德国俱乐部,还有后来的开滦大楼、劝业大楼、兴业银行大楼、大剧院、电影院、音乐厅、起士林餐厅、西开教堂、惠中饭店、渤海大楼等等,还有当年的侨民学校英国公学、满洲国领事馆、美军军营和美军俱乐部以及2000多栋私人住宅,天津逐渐成为一座高楼大厦林立、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
现存保存完好的最早期的马场道小洋楼有1921年建的“达文士楼”,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园别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创建于1922年的罗马风格的“北疆博物院”是中国早期博物馆。建于1921年,主楼三层带地下室,外檐大块蘑菇石墙面,曼塞尔式瓦顶,圆形大钟,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的天津工商学院(现为天津外国语大学)也是最早期的建筑。
现在保护和修复的比较好的建筑物有300多座,有些还在维修中。我们现在看到的比较出名的建筑物都曾经是一些名人的故居,比如有:溥仪住过的“静园”;清室第四代庆亲王载振居住的“庆王府”;张学良、张作相、张自忠、胡佛、张伯苓、孙殿英、段祺瑞、徐世昌……等都曾在这一区域居住过。
最为特别的,已经成为天津及五大道标志性建筑的还有旅居加拿大的天津市民张连志先生在2002年开始购买、维修、装饰,用了几万片古董陶瓷装饰起来的“瓷房子”,2007年对外开放的私人博物馆。
从五大道学习到的知识点太多太多,要分开多篇慢慢阐述。
如今的五大道早已不是侵略者地盘,也不是民国时期达官贵人,商贾名流的地盘,而是中国人民的旅游胜地,是了解外国建筑风格的一处胜地和教科书。
2021年3月五大道成为天津市首批“统一战线教育实践基地”和天津的主要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