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背景下,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2024-08-05 09:54:18 国内的企业都比较急。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作者|C叔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11月20日,2020启明创投第十二届CEO云端峰会周第三天的医疗健康论坛的CEO圆桌环节,千麦医疗首席执行官陈娅妮,仁度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居金良,推想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宽就《全球新冠疫情大考下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核心能力》展开讨论,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担任主持人。在这场高峰对话中,三位嘉宾围绕新冠疫情下,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阶段、优势与挑战及大家普遍关心的如何推动新技术的应用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对于目前关注度非常高的AI与医疗结合的机会与发展空间的话题,做了非常深入的谈论。 新冠抗疫中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千麦医疗的核心业务是第三方医检,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这个行业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产业。千麦医疗疫情前在全国有10个独立医学实验室,是武汉的火神山、雷神山两家医院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千麦在抗疫过程中又增加了三个独立实验室,分别在江苏、天津和广西。推想科技专注于做AI医疗,用人工智能技术沉淀顶级三甲医院医生的能力,最终希望把它提供给更广泛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能力同质化。对于推想科技来说,肺部疾病本身就是最开始时的切入点。在抗新冠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对于临床诊断及政府掌握信息都能发挥作用,在海外市场也帮助很多国家。仁度生物是RNA分子诊断的企业,是国内唯一能做全自动检测的公司,也是药监局第一批点名的企业,目前自动化设备已经出货超过200台。受到产能限制,公司目前只能维持供应国内市场的产能的规模。中国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的核心能力 陈宽就中国创业企业在AI 医疗影像应用方面的地位表示,如今海外AI医疗行业的闭环其实是比中国更大更完整。“就企业本身来说,我认为中国的AI医疗企业是领先的。扩大到整个行业来说,海外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尤其像美国、欧洲。总结来说,中国有很好的研发的条件,海外其有更好的商业化的条件。”中国企业依然需要全行业的各方参与者,共同地去推动行业向前发展。胡旭波表示,目前中国的创新药公司研发能力的已经慢慢体现出来,但是在商业化方面同样面临很大的挑战。“创新药在美国,之所以能够一个药的研发,平均投入成本在20亿美金左右,是因为做成了之后,有一个比较好的定价,商保部门也能够支付。因此企业如果聚焦的是一个较大的疾病的话,可能一年、两年就会有几十亿美金的市场份额。”“在中国会是创业公司的CEO想这怎么卖。创新药如果价格定得很贵,医保会不会造成瘫痪,是不是合适,支付能力在哪里?过去两年政府号召大家创新,的的确确也在发展硬科技,我们的研发能力可以上来。另外一方面,整个商业环境、整个体系,也是需要时间来建立的,光靠风险投资的钱在里面投,这也不能够维持太长时间。”对于仁度生物能不能赶上罗氏的问题,居金良博士表示,“我觉得可以,难度在哪里?第一个是花钱,第二个是时间,就是国内的企业都比较急。”“第一步先把它从病房做到门诊。门诊一天做分子诊断,一、两百个是合理的。如果想做3000多个,我们也能做的。所以接下来的通量应该是想做一个3000个/天,就是先对标罗氏。” 第三方检测及新技术应用陈娅妮表示,“中国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在过去20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从零开始到现在跟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太大。”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的重要使命是整合生产力,用高效能的服务来占据市场,而这也被认为是竞争力提升的体现。 相较于Quest或者像日本BML这些机构,嘉宾在讨论中也认为,“我们落后的部分跟中国的体制和监管的关联度特别大。”第三方检测即便是发展到今天,我国企业占有率还是偏低的。现在遇到的巨大的瓶颈是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它关系到未来我们怎么样去提升竞争力。“特别是这次疫情给我很大的启发,就是在中国,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的行动力是非常强的,一定是走在全世界前列的。当然中国人是非常守纪律的,这是我们的一个个性。但是未来我们要改变竞争力,或者说要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今年千麦医疗已经在逐步在梳理和投入AI的应用与运用,比如在前处理时用AI 来读取,提高精确度及效率。还包括核酸检测实验,利用设备及机械臂来实现一个小型的流水线,以及遗传染色体的AI 读片。陈娅妮表示,“我相信我们这个行业,未来竞争力还不仅仅在某一个检测项目、某一项技术上,而是整体的走向自动化、实现AI 应用,这将是一个大的革命。我相信在中国第三方医检这个行业一定是越大越有能力,因为越大越能够集聚规模化的效应。”陈娅妮还透露,无论是前端的供应链还是AI、自动化的应用,“都是千麦要走的路和方向”。胡旭波表示,“未来这些技术如何应用到其他行业,包括第三方检验,确实有可能都能落地,变成营运的一部分,效率比同行高很多。新的来自于中国的第三方检验的商业模式或者盈利模式能够在全球成为效率最高的。这也就是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公司核心能力的体现。” AI与医疗结合的机会与发展空间对于未来AI与医疗结合的机会与发展空间,陈宽表示,“我们(推想科技)的专长,很多时候是希望深扎到医疗路径当中,作为工程师,我们研发技术,搭建底层平台,专注于一个又一个的医疗场景。”实现这样的平台,其实是可以在多个场景中发挥作用与优势的。更多的挑战在于,怎么能够更好地跟实际,也就是临床的场景进行深度的结合,真的能够为包括医生,包括患者在内的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价值。 赞 (0) 相关推荐 杨建允谈医药器械企业转型轻医疗轻医美产品怎么借助私域运营获客 "两票制"和带量采购等的变化,使得以往的销售渠道被挤压,一些企业将被迫在本来就不大的市场份额中争抢,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风险,甚至是企业的生存遭遇生死之秋. "两票制&q ... 大健康产业投资并购动态周报Vol.33 西恩投资专注于大健康领域的并购,以业内的优秀产业方为服务对象,立足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判断,利用自身拥有的大健康领域数据.产业资源以及专业并购团队,结合投行.投资和产业咨询等多种业务工具,让优秀的产业 ... 849.05亿元!张江医药产业2020年成绩单又亮了! 欢迎朋友们参加直播!还有礼品等着您! 根据浦东发改委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张江区域(含张江高科技园区.康桥工业区.国际医学园区.张江镇)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33. ... 播种者说|杏泽资本陈海刚:疫情下创新药市场会流入更多“水源” "每次疫情到来时,政策和监管上都会有一定的突破." 作者:罗宾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据外媒报道,穆迪在上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疫情继续持 ... 2020年度业绩抢先看!59家医药企业公布业绩预告,超4成业绩不佳 截至11月26日,A股共有604家企业披露了2020年业绩预告.其中,有158家预增(包括预增及略增),116家预减(包括预减及略减),122家亏损(包括增亏.减亏.首亏及续亏),70家扭亏,11家续 ... 速览 | 共有5家企业获得融资,总投资额超1.7亿美元 人工智能 Renalytix AI完成2900万美元A轮融资,助力"AI+影像"的肾脏疾病临床诊断 近日,动脉网通过外媒资讯获悉,总部位于纽约的创业公司Renalytix AI完成 ... 逆势扩张: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交所上市融资 开拓药业(09939.HK)于 2020 年 5 月 22 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 20.15 港元,募集资金 17.47 亿港元:开盘价 20.15 港元,收盘价为 21.5 港元,较发行价上涨 6 ... “ITBT”跨界融合大热,这种新研发模式或将改写未来生物制药格局 随着首届中国生物计算大会的召开,ITBT再次被推到了行业风口上.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百图生科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彦宏在会上发表了开场致辞,中国科学院鄂维南院士.施一公院士.董晨院士.谭蔚泓 ... 2021年Q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资本报告 核心观点 一.2021年Q1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盛况空前.一方面融资总额高:2021年Q1全球医疗健康融资额同比翻番,创单季度新高:另一方面本季度大额融资交易十分频繁:Q1共发生98起过亿美元融资:近 ... 元明资本创始人田源:穿越迷雾—投资生物医药企业感悟 导 读 过去10年,医疗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投资领域,直接关系人民的健康,同时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领域,在全球有市场也充满商机与机会. 本文共4224字,约6分钟 编辑 | 苗弋 医疗自人类文明诞生起就相 ... 科创板运行1周年!25家生物科技公司成功上市,5家市值超200亿 2018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重点鼓励生物医药等六大领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2019年6月13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宣布科创板正式开板,为中国资本市场以及 ... 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我们的核酸检测结果是怎么出炉的? 自8月1日以来,郑州市已开展了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拥有约126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要在10天内密集进行三次全员核酸检测,3780万份鼻咽拭子样本采集后,检测结果究竟是怎样准确.快速出炉的? 8月9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