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探讨】农村老话说“老人过生有三寿”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老话说

“老人过生有三寿”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有道理吗?

关山听风

“老人过生有三寿”之说不仅仅是农村老话,是全国流传广泛的俗语。也就是说,不管是农村,还是其他地方,大都是这种说法。

1、“老人过生有三寿”是什么意思?

湖北湖南江西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段《老人过生有三寿》乡村歌谣:“六十为下寿,八十为中寿,百岁为上寿。寿活双甲子,眼欢六代孙。”

民谣中对老人过生的三寿说得很明白,即下寿、中寿、上寿。三寿的年龄也非常说明了,分别是六十、八十、百岁。寿活双甲子,眼欢六代孙,即六十为一甲子,双甲子是一百二十,也就是说老人活到一百二十岁,眼前出生的孙子已是第六代人了。

我国古代历来就有三寿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三老”的说法。如《文选·张衡<东京赋>》载:

“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薛综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

“三老”为古代设立的一种乡官。开始设置时,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掌管民间百姓的教化工,由乡村德高望重的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担任。后来演变成一种具有社会管理和教化的乡官。这种说法明显带有政治色彩。

二是比现在的“三寿”标准要高。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

如《左传.昭公三年》:“三老冻馁。”晋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不见养遇。”

三是和现在的标准一样,六十为下寿,八十为中寿,百岁为上寿。

民间现在对寿的称法还有多种,比如把七十称为大寿,八十为上寿,九十为老寿,百岁为期颐。还有的称七七称喜寿,八十八称米寿等。这种寿称严格地说,都不在民间传统的“三寿”之内,是对寿的另一种尊称,但如果按地方习俗称“三寿”,也是不可轻易给予否定的。

2、“老人过生有三寿”的说法有什么道理?

农村“老人过生有三寿”的说法,指的是老年长者的三个不同阶段,一种年龄段的划分。这种划分与一些地方做寿的习俗有紧密的联系。

比如,过去一些农村由于寿命比较短,把做寿时间提前到了五十。这种说法有很多读者朋友感到很奇怪,因为我国很多地方要到六十花甲才能做寿,没有听说过五十就可做寿的,还为此争论不休。其实这就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五十做寿在南方很多农村都是这样,并且与做寿材联系在一起,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做棺材,这主要还是与旧时农村人结婚年龄小,平均寿命较短有很大关系。当然,南方农村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是到了五十可以做寿,也有一些地方要到六十岁才可以做寿。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习俗讲究做寿做双,也就是说五十、七十、九十做寿时,最多也就是小范围的,很多农村的老人干脆不让做,还有的农村老人有“躲生”的习俗,如湖南、湖北等一些地方,认为逢单做寿对寿星不好。而在六十、八十、百岁时,可以大办一次。

其中的理由是,农村说法是五十九岁死时还算是短命。六十正式进入老年,也就是说进入了下寿的年龄,自然是值得庆贺。八十岁进入中寿阶段,也是一值得庆贺的寿辰,到了这个年龄段以后,老人即使去世,也是喜丧了,有的农村是不能哭的,算是寿终正寝。而到一百岁的人,也就是上寿,又称期颐,就要大办寿宴,不过能进入这个阶段的老人是可遇不可求。

我国地域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对“三寿”的说法也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做寿习俗。比如说,有的地方做寿,男女不同,男做单,女做双,也就是说,男的做五十、七十、九十,女的做六十、八十。还有的地方上百岁时不能做,或者要提前做,叫“百岁要藏”。诸如此类,地方做寿习俗多种多样,不可尽数,正是“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要说“老人过生有三寿”讲出什么道理来,其实传统民俗文化本身就无法讲道理,也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是一种民间的传承,同时也在传承中不断变化,以适应时代要求。

事实上,我们现在民间流行的寿文化,并非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寿文化,是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寿文化。比如说,现在很多农村祝寿时,订做生日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就是吸收了西方的生日文化。我们同样也讲不出这种祝寿方式到底有没有道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