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享受孤独
文/何思颖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随着知识与阅历的增长,会逐渐发现身边能与之对话的朋友越来越少。
很多人并不是单纯的孤僻,而是有原则、有选择性地社交,和三观相近的人仿佛有千言万语,和三观相反的人却基本无话可说。如果双方的灵魂不匹配,就会表现得连对话的欲望都没有,唯有躲进蛰居的硬壳里孤独地生活。当一个人时常感到孤独时,他或许已成为一位思想超越时代前沿的智者。
如果你不想随波逐流,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享受孤独,在孤独中探寻,在孤独中成长,在孤独中无为,在孤独中有所为。正如叔本华所言:“人生在世,要么孤独,要么庸俗。除此之外,可供选择的并不多。”
不管黑夜多么漫长,不管打压多么残酷,总会有一些人始终坚持着心中的信仰,坚守着良知与底线,不愿与坏怂们同流合污。他们就像暗夜中的灯塔,或许不过是一只萤火虫,却总能发出让人感到温馨与安慰的亮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这个悲催的尘世才表现得不至于那么令人感到绝望。也许,这就是智者存在的价值吧!
再漆黑的暗夜,都会有自燃发光的人;再残酷的打压,也会有坚贞不屈的人。他们是光明的引路人,是生命的火种,是希望的春苗,是社会的良心。
这样的人,我们习惯性称之为“时代的灵魂”。有灵魂者,必先有思想。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学识与阅历汇集成册,使其能够让更多人受到启示就叫思想。如果这位思想者还能坚持为普罗大众做点什么,坚定天赋人权的价值取向,发扬绝不融于世俗的品格,透露出镌刻进骨子里的坚强,保持着一种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那么他虽死犹荣的光芒就足以照耀一代甚至几代人。
一个民族的面貌,基本是由它的精英的精神面貌及价值取向所决定的。美国之所以堕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纯粹是由于他们的精英阶层——财富精英与知识精英们已经集体转向极左,缺乏国父先贤们所提倡的担当,变得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为了获取利益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
赫胥黎:人类最大的危机不是中du,而是丧失了能够意识到自己中du的思考能力。
当精英们不再保持独立思考,而是选择向权贵顶礼膜拜,甚至于摇尾乞怜,那么这个民族就很难再看到上升的空间与途径了。
毋庸讳言,清醒的人都是痛苦而孤独的。因为清醒,有人失去了亲情;因为清醒,有人失去了友情;因为清醒,有人失去了爱情……除了保持住高尚的思想、高贵的精神、高傲的灵魂,先知先觉者在物质上几乎陷于困顿状态……
对于思想者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灵魂活在云霄,而肉体却扑腾在猪圈。
到老了,他们油尽灯枯,耗尽了身上所有能发出光和热的东西……每一根照亮别人的蜡烛身后,都有一根奋不顾身地毁灭自己的火柴。维新变革中,梁启超就是那根照亮别人的蜡烛,谭嗣同则是那根奋不顾身地毁灭自己的火柴。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先行者呢?保持独立特行,以求知探索来充实自己的落寞空虚;决不跟随浮躁癫狂的盛世狼烟翩翩起舞,始终保持着警醒、善良、谦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坚持做对的事情;日拱一卒,暂退一步是为了日后能多迈三步;可以苟且,但绝不迎合,苟且是求生的本能,迎合则是奴性炼成……
面对罪恶与不公,如果你选择了明哲保身,就等于把灾难留给了后世子孙。选择孤独并不是避世隐居,而是要等待时机厚积薄发,直至将自己活成民族的墓志铭……
如果你是一只雄鹰,就不要在乎燕雀怎么看你,因为你飞行的速度、高度、力度、角度,它们是看不见,也看不懂的。惊涛骇浪只能卷走一堆堆废纸,却无法摧毁一只只展翅翱翔九天之外的雄鹰。生命的价值在于——宁可孤独,也决不顺从……
(感恩遇见,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