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为什么疏远了?当你需要借钱,首先想到亲戚还是朋友?

亲戚越来越淡漠,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是这些年的一个突出问题。对70后之后的人来说,同学、朋友等等关系,远远要比亲戚关系重要得多。虽然现在仍然有许多传统习惯中,亲戚关系仍然在发挥一些礼仪性的作用,但日常性的联系已经大幅减少了,关系自然也就越来越淡了。

亲戚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是在农业社会条件下,交通不便,人们的流动性不太高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如果稍微注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通过婚姻建立起来的亲戚关系,大多数都发生在二十公里左右的范围之内,这就是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人们正常的通勤方式所能够达到的交通范围。

但即便是在农业社会的时代,邻居也比亲戚关系更加重要,因为亲戚并不是每天都要相互来往,而邻居则是几乎每天都要来往的。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远亲戚不如近邻居”。与此相应的另一个现象则是,因为传统上多数是女方嫁入男方所在的村子生活,所以男方的宗族关系往往也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比亲戚关系更加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日常性通勤半径也在不断扩大,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198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控制的放松,人口流动性大幅提高,外出打工、求学、工作等等原因,让人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导致新型的、建立在非血缘关系上的社会关系更多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而信任则是建立在日常性的交往上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是用血缘关系来保证相互之间的信任,而在人口流动性增加之后的社会里,更多的信任是建立在日常性的交往基础上的,比如对对方人品、道德的了解基础上。如果没有日常性的交往,即便是有血缘关系,也很难相互信任。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条件下,亲戚之间最重要的往来,除了逢年过节之间的礼节性交往,更重要的意义实际上是相互帮助,尤其是在金钱方面。但即便是有血缘关系的背书,这种相互之间的信任实际上也非常脆弱,因为金钱上的往来而导致亲戚之间断绝来往,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如果你有一个亲戚借钱不还,那么你当然也不会再和他来往了。

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人口流动性增加,亲戚之间的经常性交往就比较困难了。比如你在珠三角工作,一般也就是逢年过节回去一两次,你在西北老家的亲戚,除了你回老家的时候礼节性来往、看望之外,基本上就很难再有太多经常性的交往了,相互之间也很难了解对方的生活状态,自然也就谈不上相互信任了。如果这时候你要问亲戚借钱,对方当然会觉得比较为难。

如果有一个本来血缘关系并不算太近的亲戚,在同一个地方学习、工作,日常性的交往比较多了,那么也会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但这种关系中,血缘关系只是提供了一个相互交往的起点,后面是否能够持续的交往,也是要靠交往过程中是否能够建立起相互信任。即便是很亲近的亲戚,如果交往之后相互不认可,那么就不会有太多来往了。

在197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对这种社会关系的变化的体会更深一些。这就是因为,这一代人刚好赶上了人口流动性大幅提高的时期,加上义务教育强制普及,普遍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结识了大量的同学,其中一些关系比较好的在工作之后也会长期来往,相互之间的帮助也比较多。所以,上一辈人就会认为,年轻人只认同学。

随着工业化的持续进行,农村作为一个社区的逐渐瓦解,亲戚关系也在逐步瓦解。这是大势所趋。但因为打工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多数外出打工的人,仍然要尽量维护自己在老家的亲戚关系,在一些重要的时候可以相互帮忙。而那些通过上大学离开老家的人,在父母去世之后,和老家的关系也就慢慢的疏远了,这也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人际交往圈子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族到杂姓村里不同姓之间的熟人、再到工业化时代城市社区的陌生人交往,这种社会关系的变化实际上一直都在发生,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有所反映。比如在政治上,周朝之所以实行分封制,就是希望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用血缘关系来维持全国的统一,但在几代人之后这个体系就开始瓦解了。到秦汉大一统,开始强调君臣、上下,就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人都是很实际、很功利的。如果亲戚关系有用,比如能借到钱,那么就说明亲戚关系很重要,他就会主动去维护。如果发现朋友比亲戚更容易借到钱,那么就会把朋友看得更重。而在今天的中国,依赖亲戚关系还是依赖朋友关系借钱,还是依靠自己的交际圈借钱,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他所处的社会阶层。依然依赖亲戚关系的,则是处在相对较低的层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