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 · 李恩成中国画作品展
李恩成丨Li Encheng
前 言
Preface
在当代花鸟画坛,李恩成是一位备受注目的青年艺术家。他生于华东齐鲁之地,学养传承深厚,修习传统研精究微,画风端然雅正。在写意花鸟画的传统中,李恩成展开了渐行渐深、愈行愈远的修习。仔细来看,李恩成所选择的,其实主要是明清以来的花鸟画传统——恽南田的没骨风神,任伯年的潇洒帅气,陈白阳的朴拙率真,陈老莲的高古诡异……皆化为他寄寓本心的叙事方式,可见他对于传统的承习用力尤深。
李恩成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审美格套,跳脱出传统的构图、章法、笔墨的语言秩序,以独特的没骨笔法结合写意画法及带着强烈现代感的表现形式,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语言。可以这么说,李恩成的水墨花鸟画最大的一个特质就在于研习传统而生发出的灵动清奇。在致力于水墨花鸟画的实践中,他力求笔墨韵味、自然物象和审美格趣三者一体,追求形式创造与精神意义的统一。其水墨花鸟画,笔墨收放自如,色彩构成奇诡绚烂,张弛有度的氛围、考究的构图及精心的画面布局,投射出的是他对生活、对生命的洞悉。
在李恩成的创作中,一花一木皆被赋予了浓情诗意和默默温情,既有着对社会现状深切的人文关怀,又有着内心隐匿的“出世”情怀。一花一叶,一枝一草总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触碰及他敏感的神经,恰是这由内而外的精神触动,激发了他对造化万物的“真实”实感。这里的“真实”,不限于来自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的情感体验,也涉及他的生命体验。他的情感世界、内心关切,在他的“故园春梦”“瑞气”“夏日熏风”“闲花野草”“素问”等一系列作品中留下了印记。
任何一位画家都无法置身他们所处的环境之外,放弃不了身边的事物。闲花野草之所以在李恩成的花鸟画中反复出现,这与他儿时的生活范围有关。李恩成对闲花野草的情有独钟,近乎痴迷的层度。描绘草木这一艺术行为本身,一方面是对自然美的再现与表现,反映着人对自然世界的依恋和审美态度;另一方面,借比兴之义表达人的审美理想,追问生命本源。他常年游走于各地,寻访花木,以充沛的创作激情,醉心于一花一木所蕴藉的生命厚度。
此次展览以“芳华”为题。“芳华”二字,交代了李恩成的“家山”情怀,他一再强调儿时的芳草地给予他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他笔下的芳草地,亲切宁静,诗意充盈。看似平凡的闲花野草,成为李恩成塑造自身灵魂、把握本体价值的叙述方式,反映了在喧闹、繁杂的都市生活中,其内心深处对自然生命的情感态度。换句话说,对一花一木的生命活力的高度敏感性,是李恩成的花鸟画之所以触动人心的原因。这次展览所呈现的花鸟画作品皆为李恩成所痴迷的“闲花野草”。观众尽可从展览所呈现的作品中,领悟李恩成的花鸟世界,细嗅花香,静听虫鸣,品读那一份浓郁的文人情怀和生命厚度。
当代院风
2020年10月
文 | 李恩成
我从小生活在北方平原的村庄,柳荫墙根、田间地头和阡陌纵横的稻田荷塘就是我们玩耍和成长的天地,整日厮混在村子的各个角落,闲花野草都是我的朋友,蛐蛐、蚂蚱、知了、青蛙都是我的玩伴,童年的时光过得悠长而开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走出村庄,天南海北的去看外面世界的精彩,从天真年少走过而立、走过不惑,前进的道路曲折坎坷,岁月的沧桑印证着成长和收获。如今的家乡已被城市的发展淹没,找不见那时的一砖一瓦,但记忆中的老家依然物阜民丰,儿时的歌谣“金滩头,银坝子,吃不穷的冷水沟”依然在耳边回响。
《芳华》表现的就是对儿时芳草地的依恋,细嗅花香,静听虫鸣,微风拂过,思接千载。徐熙的野逸,孙廷振的生动,恽南田的清雅,任伯年的率性,都是我学习的源泉。笔墨当随时代,我以我法画我心,既是对大自然的崇敬,也是对祖国日新月异发展、卓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致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仅以此作献给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奋斗在各行各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者,也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一路芳华。
《芳华》局部
《芳华》局部
《芳华》能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被评为银奖作品,我很受感动和鼓舞。作为一名山东画家,长期以来优秀的齐鲁文化影响着我,又通过多年多方面的借鉴学习,逐渐形成目前没骨和小写意相结合的画法。在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中,花鸟画在全国大展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相对于人物画的主题性和山水画的宏伟壮观,花鸟画通过微观呈现所创作的作品无法和它们抗衡,但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性恰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曲折传情达意的特征。只要路子正,用功勤,以真心表现真情,同样能打动观众,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认可,引起观者的共鸣。这也更坚定了我继续研究探索新时代花鸟画表现技法和形式的决心和信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展开幕
|
|
|
|
《芳华》刊登于学术期刊
问:老师您好,我们这次访谈的话题主要聚焦于您的创作《芳华》。您的创作《芳华》是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银奖作品,作品描绘了广阔田野里自由生长的闲花野草,这看似平凡的寻常景物却发掘出特殊的美,如此地触动人心,彷如一股清泉涌入观者心田。您选择芳草地作为主要意象的出发点是什么?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答:芳草地是我儿时家乡的记忆,里面有各种或知道或不知道名字的闲花野草,但又不完全是那时的记忆,更有长大以后,走出家乡,走向更广阔天地间所遇到的类似故乡的更多样,更丰富的花草种类,儿时的记忆不会是那么清晰了,但感觉是真实的,亲切的,美好的,充满着活力和生机的。
中国花鸟画的特点是借物抒情,状物言志。我想通过这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来预示我们身边的各行各业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群众,里面虽然没有牡丹、芍药、玉兰等名花异卉,但这些闲花野草一样会有自己芳华绽放的时刻,同样可以铸就自己生命的辉煌,就如同普通的大众,同样会为祖国的发展发光发热,做出自己的贡献。
问:您能否谈谈作品《芳华》从选题、立意、构图、技法等创作过程中尚未跟观众透露的一些有趣的细节?
答:《芳华》是先有了这幅画之后才定的题目。平时关注一些不太被人们注意的花花草草,大部分是生长在田间地头,崖边沟壑,甚至是路旁或墙根,他们那种顽强的生命力,时刻打动着我,所以平时就画些小幅的写生,甚至移栽到自己的画室里,朝夕相伴,观其花开花落,繁盛枯黄。这幅《芳华》是迄今为止画的最大的一幅绢本设色作品。整幅作品的创作过程非常顺利,每天画到晚上十二点,再对着画发上一两个小时的呆,其实就是思考下一步去怎么画,凌晨五点就起床接着画,那段时间精力特别旺盛,媳妇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整幅作品没有草稿,全是腹稿,这么大的画面构图很难弄,因为内容全是小花细草,根本没有大块面的东西,技法上采用了没骨和小写意相结合,这样既能尽精微,又可灵活多变,而不谨毛失貌,以写意的理念统领。
|
|
|
|
问: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现代化使得当代社会语境与农耕文明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您在作品《芳华》中所营造的富有生命力和诗意的东方文化意象,是多数现代人精神所往的自然田园风光。以亲和万物、天人合一的意识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是花鸟画创作最为核心的命题。关乎此您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答:我的家乡就是被快速发展的城市进程所淹没的,那个有六七百年历史的村子就是在2018年消失的,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倒不是说抱怨或不满,社会在发展,总会发生一些改变,但那份留恋与不舍,永远不会平息和忘却,这也可能是2019年创作这幅《芳华》的潜在因由。越是失去时才越觉得它的珍贵,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成了怀念的对象。儿时家乡的自然环境异常优美,物阜民丰,稻田荷塘阡陌纵横,尤其是生活在钢筋水泥构建起来的空间里的当下,更增添了对那时田园生活的留恋与向往。任何人心中都有一片自己的田园,我其实就是画了一幅自己意向的田园风光片段,有花有草,有虫有风,更有自由的童心和逸趣。
问:您出生于华东齐鲁之地,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和濡染。在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研习中,您主要选择了明清以来的花鸟画传统,包括恽南田、任伯年、陈白阳、陈老莲等等。您能否具体谈谈您的画学启蒙以及后来接受系统美术训练中您注重哪些方面的课题研究。
答:我出生在齐鲁大地,孔孟之道,礼仪之邦,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勤劳朴实的民风和尊崇道德,求知上进的传统一直浸淫着自己。学画之初并无资料可言,老师更是无处寻觅,只是听着大人们讲过邻村的某个画家的励志故事,便把他当成偶像,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和他一样。伙伴们各自珍爱的连环画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借来朝夕临摹,上课也偷着画,把课本上有空的地方都画满了。后来能跑到新华书店,古籍书店等专业卖资料书的地方,就如饥似渴的翻阅着,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都一点一点的买成了画册。
花鸟画的研究与学习已经持续了近三十年,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它的魅力和趣味,大量的优秀花鸟画作品和画家有太多值得我去借鉴和继承,但更为重要的不是重复他们,而是要去发展,画出自己对于花鸟画的理解和认识,花鸟画如何在当下成为提高和影响人们审美的途径,花鸟画的创作如何在共性中走出个性,个性里还如何反映普世价值,以及没骨技法和写意技法的结合,甚至和水彩技法的结合,这是当前我研究的方向和课题。
落红难缀 43cm×32cm 绢本设色 2020年
秋容如拭 43cm×32cm 绢本设色 2020年
睡莲之四 32cm×43cm 绢本设色 2020年
《芳华》描绘的是广阔田野里自由生长的野花野草,画面中没有富贵的花卉,只有一些平凡的花草,作品构图具有现代感,远近空间处理巧妙,视觉冲击力较强,整体给人灵动清新的感觉,自然且生机勃勃,正如最美的年华,触动人心,一股清泉涌入心田。在绘画语言上,采用了没骨的方法,将水、墨、色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笔下的一花一草充满了意趣。如今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村庄、芳草地正在消失,柳荫墙根、田间地头和纵横的稻田只在记忆中萦绕,而生长在那一片野草地里,带有野趣的、不畏风雨盛放的野花更具生命力,这象征着千千万万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的自我绽放与升华。《芳华》呈现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祖国发展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者,他们将自己的美好年华奉献给了祖国。
——龙瑞
(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李恩成告诉我他从小生活在农村,伴随着山东淳朴的民风和自然田野风光快乐地成长,村里村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闲花野草陪伴着他的童年,蛐蛐、蚂蚱、知了都成为他儿时的伙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故乡的村庄在一个个地消失,《芳华》是埋藏在他心底深处默默的乡情和淡淡的乡愁。此作品之所以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就是基于他真实情感的流露,在表现手法上也没有去炫技,没有去追随所谓的流行画风,不去刻意追求某种风格,以自然而然的笔墨抒发出真情实感,采用了没骨和小写意相结合的笔法描绘出那一片自由生长、茂密而繁盛的芳草地,这片芳草让观者感到熟悉而亲切。在那充满生机的芳草之间让观者看到自我,感受芳华,抑或是清晨,抑或是午后,抑或是黄昏,开放在你我心中。《芳华》中的花卉和草虫皆来自于我们的身边,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给生活以真情,还艺术以自由,扎扎实实循序渐进锻炼自我,他沉下心来静听虫鸣,细嗅花香,感悟生活,珍爱生命。李恩成和他的《芳华》不仅记录着他个人的成长发展,也隐喻出这个时代为祖国发展默默无闻工作的广大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绽放与升华。
——张望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美术馆馆长)
如果虬枝古木、暴风骤雨,能摄目惊心,博人眼球,那么丽日轻风、塬上花开,则显得清新可人,让人亲近、释怀。李恩成先生的《芳华》显然是后者最感性的描述。我们在重大展览中见惯了太多大而满的重现式作品,视觉与精神的疲劳是可想而知的,这时《芳华》的出现,犹如清风拂来,让人耳目为之一新。《芳华》是截取寻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它没有过多的经营和雕琢,犹如乡村少女出门前的状态,仅理理青丝整整衣,便素颜迎人。这份清新、自然在当下显得极为珍贵。我们见得太多刻意和修饰,甚至处心积虑,因此,《芳华》获得高度关注和好评是很自然的事了。作者有意绕开固有的模式,似用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切入画面,没骨法的介入更让对象呈现出若即若离的形态,那份恰到好处似信手拈来,从中体现出作者高超的把控能力。作品中部所绘的弋尾为其重点,汁绿的叶片与白色的花相映成趣,而左侧的藤本与深紫色、粉色后花穿插在弋尾周围,既丰富了画面又增加层次。右侧细草则积线成面,与左侧的花草互相呼应,密而通透。细草间星星白花似与左侧花脉脉对视,却又揖让有致,隐而不发。各色蚂蚱、蟋蟀等在花草间寻觅着生命的乐趣和存在的价值,一派生机。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芳华》,自然缺不了清新、婉约、恬淡等词,犹如柳永之词风。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芳华》,比如柳永,可人之余不免失之于薄。
——江敏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相比较而言,李恩成的《芳华》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与众多作品比,《芳华》画幅不算太大。处在展厅中,不显山,不露水,却是一缕清风。站在她面前时,脑海间很自然地展现出了林徽因、张爱玲、张充和等民国才女的形象。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芳华》就是芳华。
显然,《芳华》有别于其他作品,靠的不是大制作,也不是大题材。闲花、野草、小虫这些常见的物象,被作者收在画面中,只是作了疏密、浓淡的调整,而且不显雕琢。所以,大自然的和谐与纯美,尤其是那种不可捉摸的“气息”,被作者原汁原味地“移”到了观者的眼前。野芳发而幽香,凭的就是自然的清香与逸气。
尽管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见,但我们还是要真诚地感谢评委。提供了这样一份作品,让大家看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虽然,势单力薄,敌不过与“完美的精致与统一”,却也是一份希望。
——2019年10月15日,老乐于抱拙园
农家即景 32cm×43cm 绢本设色 2020年
如云 32cm×43cm 绢本设色 2020年
露浓花瘦 43cm×32cm 绢本设色 2020年
虞美人 43cm×32cm 绢本设色 2020年
滑动查看长图
冷溪沟 32cm×11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滑动查看长图
草间弥生 32cm×11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滑动查看长图
大溪地 32cm×11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E N D·
▼
展览地点
▼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