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快报】2020年重点推荐书画名家——江智猛
艺术简介:
江智猛,福建省龙海人,客座教授、研究员。现为中国文艺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漳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龙海市海丝文化研究会会长、龙海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海上兰亭书法院院士、中国书画创作院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理工大学、闽南师大等高校客座教授。
1999年9月被中国文联命名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2010年被评为“中国书坛最具影响力十大评论家”,2017年8月被聘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委员会委员,“一带一路”国际文明论坛艺术交流组委会委员、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智库专家,2018年4月被中国艺术百科杂志评选为“中国梦艺术家”。先后应邀到厦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嘉庚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古田干部学院、漳州市委党校、漳州开发区、漳州市委宣传部、万科集团等几十个单位举办海丝文化、闽南文化、民俗文化、闽台文化专题讲座。
《行书:临苏轼《寒食帖》240cm×50cm》
《略论“书法余事也”》
——学书之路随想
江智猛
孔夫子曰:“志于道,据于得,依于仁,游于艺”。自古以来的书法名家、文化名人抱着以书法为余事的态度,很少有人把书法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或最后归宿。正如明末著名民族英雄、文化巨子黄道周认为:“书法只是他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的小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第一要务,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不朽之事业。对于一般人而言,学习书法是工作之余的事。也就是说书法不宜作为本业,还要有其他的事业作为立身之本。窃以为,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办公自动化电子文档的出现,毛笔的实用性书写被电脑、微信或其它网络形式所代替,人们手工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书法的传承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历史变革与环境考验。几千年的传统汉字书写受到根本性的冲击,再加上优秀传统文化也在百余年间被西学和新知全面取代,汉字书写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依托正在缺失与弃绝。因此,当代有志于书法者要抓住新时代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回归、复兴传统汉字书写,提高书法的艺术性、传承性、民族性,让书法走向一条纯粹的专业化道路,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精粹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篆书:自撰梅花诗句80cm×60cm》
当然,书法虽非一门独立的艺术,它有太多的依托性,它依托于其他行当而生存着。“书法余事也”,这里说的“余事”,本人理解是:工作之余,学习之余,余者娱也。历史上有“无意为诗境乃真”的许多例子,譬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师古而不泥,尽得神髓,具有引人入胜、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汪洋恣肆、惊天动地的个性魅力,独创毛体;郭沫若曾评价鲁迅先生“无意为书而成大家”。于右任先生说:“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今天,中国书法无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从事书法工作的队伍、活动空前的繁荣。书家人才辈出、书法流传不绝、书体丰富多彩、书坛生机盎然。书法从传统文人闲暇之余的雅玩清赏逐渐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从书斋走向展厅、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同时,也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急功近利、欺名盗世、庸俗吹捧、盲目自傲等不良现象,污染了书法环境,造成多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习书者虽众而艺成者寡。
《隶书:郑板桥诗句68cm×150cm》
“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学习书法是件快乐的事,是挥洒自己心情的最好方式。我自从爱上书法,再也不感寂寞了。在对传统书法艺术不间断的研习、揣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对书法有新的看法和认识——“书有道艺无涯”。爱好书法者应励志以高眼界,临池以固其本,读书以增其华,广交游以扩见闻。在将书法作余事、作闲事时,保持自娱心态,少些私心杂念,多点过程享受,慢慢体悟书法学习中经岁月积淀、饱经沧桑的艺术人生。一是,要有一份执著心。要有兴趣和爱好,保存一种割舍不了的情怀,一如既往,永不懈怠;二是,要下一番苦功夫。多临多看多练多思,有一定量的积累,才有一定质的飞跃;三是,找准一个适合方向。要选好字帖,定准目标,在“专”、“博”上下功夫;四是,需要一定文化修为。书法离不开文学滋养,传统文化是书家基础课,精品力作是可以用文化的高度来衡量的艺术;五是,要有一种品味。这里强调的是“人品”、“文品”要皆佳。做事和做学问一样,都要求如何做人。每幅书法作品是书家精神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体现,具有灵魂厚度的智慧。切记勿要学其笔墨、忽视人品,临其表象、缺失个性。通过学习、思索与鉴赏书法,让灵魂更加高贵。正如苏东坡语:“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
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九日于日知斋
作品欣赏:
《隶书:心静如山90cm×40cm》
《篆书:夏云奇峰48cmx147cm》
《篆书:皎然诗180cm×60cm》
《草书:《云开雨过联》45cm×70cm》
《草书:陶潜诗240cm×30cm》
《行书:云霞梅柳对联180cmx56cm》
《行书:身无心忧对联,98cmx46cm》
《隶书:念佛弘法对联180cm×35cm》
《篆书:自撰《微心乐道联》26cm×180cm》
《篆书:苏东坡诗180cm×35cm》
《篆书:李白诗180cm×60cm》
《刻字:天祥斋》
《刻字:心独苦 60cm×45cm》
《刻字:龙戏凤》
《国画:波平海晏189cmx58cm》
《国画:荷塘争艳;189cmx48cm》
《国画:珍珠墨客》
《花鸟画:年年有余》
名家点评:
笔墨熔铸精神世界
——江智猛书法艺术印象
高庆春
江智猛是福建龙海市的青年书法家。2011年他到我的工作室来进修一年,在老相识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借他作品集出版之际,我愿说上几句话。
漳州地区是人杰地灵的所在,自古以来就多有文人雅士。江智猛生于斯长于斯,受到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对书法艺术有着挚爱和不懈的追求,又兼修诗文楹联。近年来,智猛先后取得了不俗的艺术成果。总的感觉他的书体全面,注重综合修炼,是一位文人式的书法家。特别是5年前全国首届篆书展他的作品获奖,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从那以后,智猛在篆书上下工夫研习,不断地有新作品面世,在一些展览和活动上亮相。
篆书作为古文字书体确实不容易写好,首先要讲究对古文字的尊重和篆书艺术规律的把握。智猛虔心地研究、虔诚地书写、虚心地求教。在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融入个人的理解,特别是在笔法上、结构上,乃至章法上都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篆书既有古典的味道又有个性化的创造,是鲜活生动的、新颖活泼的篆书。书法艺术传统的海洋博大精深、资源丰富,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华都拿来用,如果从这些精华里选取一小部分、一点东西为我所用,其实也是学习成功的标志。
几年前,江智猛的篆书作品在首届全国篆书展上获得提名奖,那次展览竞争很激烈,那件作品是兼容大篆、甲骨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综合了很多传统的艺术元素,同时又有自己率意、鲜活的笔调,在众多的参展作品中还是较突出的。由篆书辐射到其他无论何种书体,他都有自己的取法和审美意识,我认为这方面他是睿智的,有自己的原则和艺术追求。
沈鹏先生在关于原创性的独到见解影响了当代一大批中青年的作者。沈先生提出的“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迸进”的十六字方针是沈老书学思想的精华。对此智猛也有自己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书内书外、艺道迸进”这方面,智猛是既注重书法本体的实践,同时又在自身修养上很下功夫,除了诗词、楹联他所擅长的文学方面,他还在人生艺术实践上、在对艺术的感悟上也都用心来体悟,从而丰富自身的书法艺术创作。
智猛也涉及了隶书以及行草书,发挥篆籀笔法的厚重、古拙、朴茂的基本的特点,辐射延伸到其他书体上,表现出来既尊重传统规律,又有个性化的创造和鲜活个性元素。我认为他当下的状态是符合学习传统过程中的艺术规律。智猛笔下的书法,不仅仅是技法的一个再现,更多的是融合了对人生、对社会、对艺术理解的笔墨再现。从而,将笔墨折射到书法作品里。我觉得从这个方面看,江智猛的书法艺术也代表了当今中青年的一种书学态度和艺术追求的方向。
古人所谓的书法就是自身修养的一种补充和再现,写字是作为余事、乐事,智猛也持此观点。其实书法艺术原本是文人修炼的,乃至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创作”这个词既有我们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理解,又有它的负面,过于强调笔墨的表现,往往作品安排的痕迹、人为的痕迹过多,绝非上品,应引以为戒。古人所谓功夫在书外、艺外求艺、书外求法,往往就是这个道理。
智猛正值人生中最好的阶段。相信,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对艺术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悟、文学修养的积累,不断充实变化为书法艺术内涵,智猛的书法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也祝愿他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社会。
2015.2.13于北京寓所
(作者为中国书协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副主任、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主任)
江智猛艺术印象
陈吉
江智猛先生自幼酷爱文学、书画艺术,并长期执著追求。就读龙溪师范学校时,他拜杨松青、郑玉水先生为师,开始临研《多宝塔》,研习《宣示表》。后来他浸淫《兰亭序》《圣教序》《黄庭经》《乐毅论》《洛神赋十三行》《书谱》《蜀素帖》等名帖。他研习传统,但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经常会把崭新的、独立的思辨融入创作,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江智猛先生阅历丰富,在农村、在中学、在乡镇、在机关都留下他工作和生活的影子。人生风雨,生活艰辛始终没有改变他对文学艺术的虔诚和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他的书法有法度、有神采、有内涵。多年来,他刻苦研习古人字帖,在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在笔法上,他得魏书之精髓,八面出锋而不失中锋之轨迹,使转提按运笔自如,线条平实劲挺而富有弹性。观其用笔,流水行云,气息一贯始终。其结字,平正中欹侧多变,或扁或长,或方或圆,顺势而成,生动自然,饶有情趣。特别是他的行草书结体,开与合的对比,抑与扬的交错,动与静的辉映,体现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原则。其墨法,在整体平实中追求墨块效应和字群结构,墨色鲜活,润枯有致。在章法上,智猛更是精心创制,追求字字变,行行变,幅幅变,多有佳构。他携着魏晋风范、宋元遗韵、明清态势一路前行,他的楷、隶、行、章草等各体书法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创作的心态和艺术追求。
诗以明志,言为心声。江智猛的诗词楹联无论在写作技巧上、还是在语言锤炼上都是比较娴熟的,他的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感恩生活,回报社会。智猛先生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常常为公益事业捐赠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为社会献上一片爱心。古人云“德成为上,艺成为下”的训诫,智猛先生已然行在道上。
(2016年3月31日于福州)
作者:陈吉 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
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