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为道,术为技--影视作品技术与内容需要相互助力,不可舍本逐末
文/杜辉
艺为道,术为技。艺术通过词组可以理解是技艺与技术的结合。而当代的电视作品与现代科技技术也可以以此为论。电视作品的剧本、导演、演员的演技可以称为艺。而电脑特效、摄影技术、灯光声像等技术可以称为术。技术是表现内涵的外在手段,技术不是目的,而是达成目的的工具。相反电视作品或者其他文艺作品,其核心价值是内在思想、价值观。技术手段只是锦上添花。
技术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因为其容易取得、便于应用,所以被我们无限地放大,反而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被忽略,被粗制滥造。究其内因,一方面是技术手段的简易低廉。另一方面,好的艺术内核需要好的知识力量去创造,而好的知识力量获取的门槛极高,资源极少,大家为了短期效益,只能通过廉价的技术手段来弥补稀缺的内核创作。结果好的作品因为成本高,创作周期长,反而被劣质作品取代冲击。最后恶性循环,造成了现在的普遍局面。
观众做到电视机前,固然有娱乐、消遣、学习等不同目的,但是在这不同目的之下,其核心是通过观赏电视作品中别人的思想以寻找共鸣,学习知识,了解世界,寻找自我价值。比如当你看到一部家庭生活故事的电视剧时,因为其故事感动而入神恸哭,这就是因为其故事来源于真实生活,让你可以找到思想的共鸣,所以带动情感的爆发。假设从导演、编剧、演员都对这些知之甚少,编剧胡编臆造故事,导演不知人情冷暖的生活细节,演员做作。这样拍出的作品,会有人喜欢吗?就算是找了明星,但是颜值真的可以代替智商嘛?
现在的电视作品,以术为道,所以本末倒置。技术手段,现代科技,丰富了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比如现代电脑技术对于灾难片在场面上的还原拟真已经达到了让人亲临其境的效果,如果还是用当年奥特曼那套化妆道具,纸糊城市,估计观众也无法认可和接受。但是场景特效再好,观众也是要看故事要看内容的。我们在很多旅游景点经常可以看到所谓的全息、4D、5D电影。这些固然用现代声光电的科技,让某些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甚至气味、温度、风速都可以表现出来。但是这类电影节目往往没有什么核心的主题,没有故事内涵。我们在娱乐过后,能在脑中残存多少记忆?如果是天天在家中的电视机前看这类节目,我们还是有新鲜感嘛?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在现代技术下,声光电等电子特效及其他技术表现手法,变得极为廉价。而人脑的智力创造变为稀缺和昂贵的资源。会做特效的人远比可以写好剧本的多。一个好的导演或编剧、演员、剧务不是学过专业,外形俊美就可以的。他们需要生活的积累,需要智识的开拓,深刻的人生思考。缺乏对生活的洞察,对人情世故的体会,编剧不可能写出好的剧本,只能是失真的意淫。没有对人类感情细节的捕捉和体会,导演如何能在剧中把一切社会元素紧密统筹,抓住细节,让作品紧扣人心?没有好的剧务道具师,我们就会看到很多剧中不合常理的道具。如秦汉人会吃到明朝才从美洲传入中原的玉米、土豆。如辛亥革命时期会出现二战的武器。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实则也是作品品质的重要内涵之一。演员如果只是有外形颜值,那不过是绣花枕头一包草。演员只有对所演角色有深刻的背景理解,知识研究才能更好地演绎角色。试想一个城市长大的孩子,你让他去演一个在农村吃苦的角色,如果没有背后下的功夫怎么可能演绎的情真意切?上述所有的这些,都不是浮躁虚华所可以替代的,都需要文艺工作者扎实的基本功,生活的积累,不断地学习才可以胜任。都需要创作者不停地思考才可以有智慧的闪光与创作。
当然技术与艺术并不抵触和对立,术与道是相辅相成的。技术手段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更能呈现技术手段的成果。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助力,但是两者又不可单腿走路,只抓一边。观众的口味和视界,在不断地提升,并越来越苛刻。仅有美妙的故事已经不能完全吸引观众,抓住眼球,在美妙的故事之外还需要有较好的影音效果来烘托内容。所以电视作品不可舍本逐末,也不可原地踏步。
作者注:
本文是继续教育时《电视文化概论》一课的作业文。写作时间大约是16年10月。简单表达观点,不过说的车轱辘话,仅此而已。